失控的是那世道人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名隐藏真容的持枪炸弹客,闯入了好莱坞名流云集的餐厅,并胁迫黑人女导演拍摄实况上传至网络。嗅觉灵敏的媒体界闻风而动,为抢占头条无所不用其极。随着歹徒的杀戮游戏升级,舆论风口陡然变向,歹徒由一名恐怖分子变成了 “现代罗宾汉”,观众包括媒体从业者争相下注:下一个死的会是谁?人质的安危、歹徒的动机淹没在大众“娱乐至死”的疯狂中,严肃的新闻报道演变成了一场盛大的娱乐节目......
《失控》(英文名<THE KILLING GAME>),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是英国犯罪惊悚小说新秀詹姆斯-卡罗尔的全新力作,全书悬念丛生、节奏紧凑、高潮不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悬疑惊悚佳作。
《失控》的页码设计别具一格,电子钟表式的数字、点燃引线的炸弹和心电图,把三个半小时的时间流逝与翻页的过程融为一体,成功营造了一股紧张的阅读气氛。
詹姆斯-卡罗尔跳脱出传统的警匪对决,转而以人质中的好莱坞公关高手、躲在洗手间的影坛动作新星、意外抢到内幕消息的小电视台这三个视角为叙事线,齐头并进层层铺开,通过手机、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介而彼此交织在一起。
故事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当属歹徒劫持人质的餐厅现场了。歹徒一开场便以毫无预兆的一枪爆头,把整个场面置于其游戏规则之下,随后的 “俄罗斯轮盘”、“音乐雕塑”、“真心话”的杀人游戏更是将剧情推向一个个高潮。歹徒看似随意的点名和杀人,亦或向公益戒毒机构捐款900万美元,都向读者抛出了这样的问题:既不是恐怖分子也不求财,那么歹徒真正的动机是什么?
我跟随詹姆斯-卡罗尔的笔尖,一步步走向事件的真相,当一切真相大白,我却突然意识到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继续、“杀戮”远未停止——《失控》所挖掘与展示的社会现象,当引起每一个人警惕和深思。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指出: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失控》通过媒体和观众展现的社会乱象并非凭空捏造,围观跳楼的群众齐声高喊 “跳、跳、跳”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对,跟最近微博 “甘肃女孩跳楼事件”中,起哄架秧子的围观群众一个德性,所以也不要一味指责国人素质低,都是人性中的丑陋使然。而面对人质危机当前,观众们却开始打赌谁将是下一个爱枪子儿的,想想就令人毛骨悚然。
看完《失控》,我有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如今,网络直播蔚然成风,人人一个手机、人人都是自媒体,而电视媒体相比之下已成为旧媒体的代名词,对此,詹姆斯-卡罗尔在小说中却几乎没有提及。我有几种猜测:一、《失控》的写作年代,百度了一圈,无从查证;二、当前有一种论调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手机直播、二维码支付各种场景应运而生——可见,这一切都是真的。
于是,另一股危机感向我袭来: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中国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泛娱乐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