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也是读书中读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也是读书》收入的是葛剑雄教授读关于读书治学的随笔,介绍了他本人所写及他所编的书,还有他所读的他人包括他的学生所写的书,共介绍了80本书,记录了他求学、学术研究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葛剑雄教授不仅向读者传授了读书方法,同时分享了他的治学之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描述知识分子、为学之人常用的一个句话,是指一个人努力读书,让自己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这句话用在葛剑雄教授身上也是同样。读书使他通向学术的殿堂。文章中首先讲述了当年曾因身体健康原因,错失高考上大学的机会。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葛剑雄教授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文中讲述了他从报名,到考试,经过面试,最后被录取,从而实现了他的大学梦。也正是这一决定和选择,便终其一生严谨治学和辛勤笔耕。读书使他具备深厚的学养。葛教授研究生专业是中国历史地理,他介绍当年学习《汉书.地理志》时,他将《汉书》看了个遍,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写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葛教授对中国历史怀有浓厚的兴趣,针对国内国史普及方面存在的问题,葛教授写了大量的普及性的历史文章。胸中装有古今中外,所以他能谈史论学。读书使他养成严谨的治学。当年葛教授学术研究起步阶段,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遇到很大困难,甚至让他束手无策。为了解决研究难题,他去了美国哈佛大学,这次经历让他打开了眼界,同时,也感到中国人口史研究方面国人还是空白。学习期间,他发现外国人研究中国人口问题所得结论并非科学可靠,这促使他回国后加倍努力,完成《中国人口.总论》第二章。他深知中国人口史研究的空白和必须重新研究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最基础性工作做起。
葛教授从中国人口的迁移入手,写出中国移民史,作为中国人口史的一部分,用10年的时间完成《中国人口发展史》。每一个数字、每一份资料、每一个结论,都经过反复对比验证、斟酌推敲、客观谨慎、严密论证。读书使他拥有一颗丰富的灵魂。葛教授除了自己专业方面的研究和造诣,他在散文写作方面也是成果颇丰,《剑桥札记》、《书人集》、《行路记》、《碎石集》、《冷眼热言》、《人文千秋》等的自序可以看出葛教授的兴趣爱好、文人情怀,激发起继续阅读葛教授的书和文章的兴趣。他所编的《苍山河山》、摄影集《三峡记忆》(分为山水记忆、先人的记忆和我们的记忆三辑)的序言中,深刻地感受到葛教授对于山川的情感,对于居于此地人的深情。他把山水、人情盛装在胸怀、呈现于影像、流淌在文字中。
《也是读书》激发起我内心一种欲望,想要继续阅读葛剑雄教授的书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