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说起关于爱情的话题,我又想起了你。

大概小时候,囫囵吞枣的看过太多翻译腔的国外名作,被长长的名字和字面的生硬翻译“倒”坏了胃口,以至于后来,再听闻名声很响的著作,心里总会有抵触感,怕看到“噢,我的上帝”这样的画面触感,但《恋情的终结》真的非常好读,书中集爱情形态之大成——热恋、出轨、分离、复合、献身、报复、死别,包含了沉醉、忐忑、恐惧、悔恨,种种心态交织,窥见了人的脆弱、自私、高尚、卑鄙、狭隘、宽容,这是一部爱情之路所经过的种种心境,格林借用爱情,婚姻的皮囊,将爱情男女心理分析得淋漓尽致,但对我来说,最妙的地方,这个生于1904年的作家的文字,读起来毫无年代的陈旧感,当他站在男人的角度,说起因爱而起的嫉妒和猜疑时【我把每个谎言都放大成背叛,就是在最直白不过的话里,我也要读出些隐含的意思来。其实你没有发现吗,只有在痛苦和嫉妒之中,你才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爱情的存在。在痛苦之中,我们似乎会觉察到自己的存在,虽然这种存在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畸形的自我中心主义,但是快乐却会将我们消灭,令我们丧失自己 。】
当他因为对萨拉的爱,而聘请侦探,偷走萨拉的日记,发现了萨拉在日记里写到的——【他经常告诉我说,他从未这样深深地爱过另外一个女人。他以为经常说这句话,就能让我相信它。然而我之所以相信它,只是因为我也完全一样爱着他,如果不再爱他了,我就会停止相信他的爱。 仅仅需要爱是不够的,我们首先得爱才行,可是我不知道怎样去爱。但我需要爱,我太需要它了。】他说【你知道自己身上没有任何除了父母亲或者天主以外的人会爱的东西,然而此刻你却发现并且相信有人爱自己,这真是件令人奇怪的事情。】恋情经由猜疑,怀疑,不自信,经由萨拉深情类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日记之口,将本德里克斯从怀疑的沼泽里打捞起,重新回到信任的土壤,可是战火的突然袭击,让偷情的两人就此开始了生离,因为他倒在炮火中,无助的萨拉只能对上帝许愿了“只要他活着,哪怕我们永远不要再见面”的誓言,而为了遵守誓言,萨拉只得忍受着爱的痛苦,离他而去,只是这份为了他好而割舍的爱,并不能让两人生活的轻松起来,她说【本来我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爱,一次只花掉一点,在此处和彼处,在这个男人或者那个男人身上省着点用。但是甚至在帕丁顿车站附近那家旅馆里头第一次幽会的时候,我们就已花完了我们的一切。】而他【你对我的好,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非常残忍的东西。我们失去了联系。我们在同一片沙漠里,在寻找的也许是同一眼泉水,但却相互看不见,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之所这么说,是因为要是我们在一起的话,沙漠就不再会是沙漠了。】
本德里克斯试图重拾这段爱,可是分开的这些年,萨拉却一直活在对爱情的无能为力,和企图对信仰的“讨价还价”里,她怕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让本德里克斯再次深陷炮火的“惩罚”,她怕违背了对神的许诺,他们的爱会遭到神的诅咒,于是,她最终死于自我折磨中,爱情的洋葱层层剥开,恋情伴随着死亡终结了,他说【我已经没有爱的能力了,除了对你,除了对你。我是孤身一人,我想孤身一人。如果我不能拥有你,我就永远孤身一人。】
萨拉死后,本德里克斯把她的死迁怒于信仰身上,于是有了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两段话——【你是不是能把爱情也说成是不存在的?噢,是的,他说,“对某些人来说,它和贪婪一样,是一种占有欲;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它则是一种想要丢掉责任感的投降欲,一种想受到别人欣赏的愿望。有时候,它只是那种想说说话、想把自己的包袱卸下来丢给一个不会嫌烦的人的愿望,想再找到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的欲望。当然在所有这些之下,还有生物学上的动因。】和【人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所以自然会爱他。你知道集市上那些把人照得变形的哈哈镜。人还造了一面美化自己的镜子,在里面看到自己可爱、有力量、正直,而且聪明。这是他心目中的自己,他在这面镜子里比在哈哈镜里更容易认出自己。哈哈镜只是逗他哈哈大笑而已,而这面镜子里的自己确是多么的招他爱啊。】
我们总是在怀疑中信仰,在信仰中怀疑,最终又会在这种怀疑中,找到信仰的“真谛”,就像爱情,经由怀疑,猜忌,痛苦,而找到爱,确定爱,得到爱的真相——爱总伴随着甜蜜和痛苦,如果不存在嫉妒,就不存在爱情。爱情如同热病,在高烧的谵妄中,是消灭病菌,还是被病菌消灭?不,这不是一道选择题。答案只有一种,不管爱情是否会消失,你都不在了。被耗尽了。你没有耗尽,你还生龙活虎,意气风发,是因为真正的爱情从来没有降临过。你收获膺品。如同坐在祷告室里一身轻松的信徒。你是幸福的,光没有降临,阴影也就不会笼罩。
爱是我最终接受了你肉体的离开,但我会融入你生前的一切,你住过的房子,生活多年的丈夫,你爱借钱的母亲,你以前说过的话里出现的人,甚至是你企图求救的信仰,爱是,当我想起爱情,我又想起了你。
最近读的书中,最好读,受益最多的一本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