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是人类的本能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是一本概括式介绍的天体物理学的科普读物,书的内容涉及大爆炸理论、星系的形成等等,可以当做不错的了解现有主流宇宙形成过程的最基础知识科普的书来读。
拿到书之前,以为这本书会用比较多的专业术语和计算公式等来书写,看完整本书可以会心一笑,作者用了最简单的话来给读者介绍了天体物理学的几个主要内容:宇宙的形成、光、暗物质、暗能量等,生动有趣。
回想以前学习和读到的知识,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按照现有的历史资料看,古人看宇宙,因为观测工具的限制,可能主要觉得地球是万物的中心,到中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让人对宇宙的认识再进一步,开始有人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慢慢的人们开始认识到还有其他星系,太阳系只不过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小小的部分。随着观测工具的更新、观测技的提高术、科学理论的发展等等,以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由一个觉得自己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到知道自己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个星球中比较幸运的一个存在、人类自己在地球上也是一个经历时间较短的存在等的事实后,压缩了人类对自我的定位,让人类更加清楚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虽然对宇宙的探索,更多的让人类感受到渺小和脆弱,但是对外太空的探索,也对人类社会本身的塑造提供了很多正面的动能。人类社会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都随着这些探索宇宙的好奇心有了很大的改变。大航海时代,人类用星星来进行定位,这是观测宇宙的促进经济发展、加强不同国家交流的一个小例子,美国发射阿波罗飞船登录月球,直接催化后全球科技的急速发展,我们现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电脑、手机等等设备,都与美国与苏联的外太空探索竞赛有关。所以,我们在享受今天很多便捷服务的时候,要感谢人类对外太空探索的执着。
人类对外太空的了解不断加深了,人类甚至把人送到月球又返回地球,这是巨大的壮举,正如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说的“这是我的一小步,但是是人类的一大步”,在人类不断突破自我的同时,我们的社会还充满着贫富分化,很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生病了不能医治,这不能不算是一个讽刺,所以在我们不断向仰望星空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一下身边的人,在制度上、经济发展上,更加善意的、公平的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
宇宙仍然是一个包含有很多秘密的地方,人类还是需要加大对外太空的探索。
现代西方受教育的人,看待世界有两个基本工具。
第一个基本工具是观察测量——要观察星星,要观察天体的运转,要观察经济的起落,总之先要对世界和研究对象做一个客观的观察和测量。
第二个基本工具是逻辑分析——在客观观察的基础上,针对测量到的数据做分析,一步步进行逻辑推演,最终推导出结论。
这两个工具加在一起,其实就是科学素养,用科学的方法去看世界。
加上一句比较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