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战争的都是利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刚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丝绸之路就是讲讲这条路上的一些国家的故事,没啥意思,看完之后才明白自己知道的还是太少了。
这次就挑几个印象还算深的章节去写。先说蒙古吧,从前初中讲历史总是把蒙古人统治下的元朝说的神乎其神,什么开放了,什么领土广阔了,总是让那时的我和我兄弟神往,看完这本书,再结合之前我看过的《蒙古帝国》,我发现蒙古人不像我;他们很会学习,他们学习大宋的战术打中东,欧洲的国家,再用中东及欧洲的技术研发武器,征服中国的西夏,金,南宋等政权,还有一个就是嗜血而且爱复仇,因为蒙古军队没有那么多的人去守卫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城池,又为了防止城内人造反,于是他们以敌人一开始未投降为由,杀掉了很多人,蒙古帝国直接或间接屠杀了大约2亿人,其中中国就有7000万人被杀,据说这么多人只有工匠留下来,因为蒙古人认为工匠可以帮他们大忙,比如研发武器等技术活都少不了他们。
至于复仇,有一个例子足以说明:1260年9月,他们在巴勒斯坦北部的艾因贾鲁被埃及的马穆鲁克人打的大败,这是蒙古大军在西征历史上第一次野战中被对手全歼。到了1299年,他们终于将马穆鲁克人彻底击败,实现的自己这一辈子的梦想。
还有一点我想说明:我们还是要全面看待一件事物,前面我总是说以前的人吹蒙古吹上了天,虽然他们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他们犯下的累累罪行是无法否认的,比起蒙古的种族屠杀,什么奥斯维辛集中营,什么731部队,都是小巫见大巫。
第二个是关于英国德国苏联和中东的事,原来苏联和英国占领了伊朗,在听说希特勒的纳粹军队攻打英国苏联时,他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讨厌英国苏联占领自己的地,并希望德国早日大败他们好让自己自由,这其实在正常不过了,毕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整篇最重要的无非是伊拉克和伊朗的破事了,他们有这么大片的拥有石油的充满了希望和潜力的土地,后来因为自己没有实力去开采,只好和西方国家签合约,最后他们渐渐发现自己的钱几乎被西方人赚光了。便想终止合约,但是和西方翻脸不是闹着玩的,最典型的就是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死伤10万余人,结果联合国军却屁事没有,直到现在那一片土地上还在为了石油,水,小麦打仗。我原来觉得他们穷,他们被美国为首的西方暴打都是自讨苦吃,结果发现他们还是挺可怜的,明明有了这么好的资源,却被敌人利用,结果自己变成了一个输光了的穷光蛋,实在是挺不可思议的。这让我认识到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只有自立自强才可以。
我发现国家的行动就像一个普通人的行为,所以国家其实是体现权力阶级的人的意志的,人和人之间也会为了利益而不断地斗争,国家和国家之间同样为了生产资源、物质财富等争夺发动各种各样的争斗,甚至战争。在这本书里面,我简直看不到高尚的国家形象,大概都只是在利益面前,或者合作或者毁灭,如此这般,这样的嘴脸而已。
这本书写的是丝绸之路,而以中东地区为主要解说对象,围绕中东发生的资源和利益的争斗, 为什么中东原来很富现在却一团乱麻?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宗教影响:中东地区主要是伊斯兰国家,作为宗教很容易被权力者利用。这和当年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的口号被慈禧太后利用多多少少有点类似。
2.独裁:小时候经常看关于卡扎菲的新闻,以前总是认为他就是一个恐怖分子,打死最好,但实际上他是为了国家安全而实行独裁,因为不这么做只有死路一条,既要面对国内的反对,又要面对西方国家的压力,像卡扎菲这样‘用心良苦’也只能以悲剧收场,实在令人感叹。
3.资源:中东地区本来没水没粮食,只有石油可以卖点钱,但正是因为石油才导致被人家天天盯着,所以说不清中东国家有石油是幸运还是不幸。
因为书讲述的历史太多,而且我还有点东西看不懂,只能写出如下的感受也是无奈之举,不过这样下去不行,我只能再多看一点书去改善自己的这种状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