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不是严肃的理论论证,而是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宣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是聪明、有新颖洞见的。但是,干货都被淹没在他的吐槽、演讲式的、煽动性的攻击和评判中。导致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并不好,如同在塞满旧报纸的山洞里艰难往前走,偶然能看到片语之言的洞见。如果用明了、浅显、直白的语句来写出他的主要论点,估计用不着几页的内容。这本大厚书剩下的内容充斥着他的自恋、啰嗦。
作者关于经典文学和通俗文学其实是相互拉锯、后者时而进入前者 的看法,在当时估计很新颖和有见地。但是作者一味鼓吹向市场看齐,觉得越是被市场欢迎的通俗文学就越好,讥讽经典文学的作者是在为了进图书馆而写作,则明显有所偏颇。经典文学在语境形成的过程、被作家追求的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并不“只是为了进图书馆而写作”,有的作家是为了追求美感,有的作家是为了探讨问题,有的作家是为了描摹和展现,有的作家是为了挖掘深渊,也有的作家是为了讲好故事。通俗文学就算时而有进入经典文学的支流,但只是上述无数观念中的一种,并不能彻底取代经典文学的所有价值和各种不同的追求。作者则强行拉低经典文学的价值,将其与通俗文学等价,然后再鼓吹市场,并鼓吹通俗文学和进一步讥讽经典文学,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不过这个作者的一贯风格和名声就是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说出的话不靠谱不要紧、不严谨不要紧,是不是只是捕风捉影不要紧,只要说出了别人没说过的新颖的、震撼的、有洞见的看法,在评论界、演讲中火了就行。
我看这本书的目的,本来是想看他比较经典文学和通俗文学,讨论不同的关于“文学价值”、“文学性”的讨论。阅读过程中虽然确实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观点,但是大部分时间都被价值不大的啰嗦所浪费了。
具体到书的结构上,作者第一章在自恋,后记在捕风捉影地分析上个世纪小说结局和人设中,所蕴含的作者和大众关于种族对立的各种潜在观念。虽然说当时很可能发人深省,但是这种分析难免让人觉得“证据呢?”,有点hand-waving。而且赋予偶然(偶然的写作、偶然的走红、偶然的结局设计)以过多的必然,有点过度阐释。至于正文,我看完了前半本书。
总而言之,这本书观点先行,而观点到底有几分论证几分是鼓吹、论证靠谱与否,实在是令人怀疑。这本书不是一本严肃的理论著作(提出观点,进行论证和讨论),而是作者的宣讲和自嗨,其有价值的观点并没有被清晰易读地给出,而是需要从漫卷的铺陈中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