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层:劳伦斯个人的故事。
劳伦斯一个英国人,全身心投入一战的阿拉伯起义,甚至在领导阿拉伯人起义,是为实现自己心中的骑士梦。中世纪的骑士精神,个人感觉是经过文学包装的东西,真实的历史可能就是血肉模糊的战争,劳伦斯试图在其中扮演堂吉诃德,留下了“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一出精彩的个人英雄故事,但实际上,战争的残酷性和政治的复杂性让劳伦斯逐渐抑郁,情绪濒临崩溃,他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劳伦斯具备一个主角的复杂性,他不是单纯的理想主义者,是在明知道建立大一统阿拉伯国家的设想将失败的前提下,选择了继续,甚至冒了相当大的风险,可以说他是正义的英雄(毕竟,帮助其他民族争取独立,现在是一种绝对的政治正确),也可以说他是不切实际的疯子(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做了很多非英雄的事情)。加上,他是一个同性恋、抖M,战争中被俘,为求生曾遭到轮奸,战后拒绝荣誉勋章,死于非命,真实的人生比剧本还刺激……
PS.作者试图以四主角POV来写,但德国间谍普吕弗的存在感为零,其次是美国的耶鲁同学,写他只是为了说明美国的中东政策一直不靠谱根源在于一开始就没做好功课,凭感觉答题当然容易出错,至于犹太科学家亚伦•亚伦森,看似笔墨多于前面二位,但巴以冲突、包括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内部矛盾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
第二层:谢里夫家族的故事。
英国人劳伦斯帮助的对象是谢里夫家族,他们是阿拉伯起义的领导者。谢里夫家族的掌权者侯赛因·本·阿里掌控了阿拉伯半岛的汉志地区,汉志地区是伊斯兰的核心地区,拥有两座圣城麦加和麦地那,他们发动起义试图联合阿拉伯各部落,并借助英国的力量,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地区在内。侯赛因的儿子之一费萨尔有过人的胆识,劳伦斯的故事正是同费萨尔一起展开的。
当然,谢里夫家族的起义失败了,一方面是英法的干涉,一方面是内部的不团结。谢里夫家族被沙特家族赶出了汉志地区,沙特家族建立了国家:沙特阿拉伯。由于沙特家族信奉瓦哈比主义,即极端的宗教主义,沙特王室一直有资助极端团体在自己国家外发展恐怖主义,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看见了。
谢里夫家族并没有消失,费萨尔后来成为了伊拉克的国王,侯赛因的另一个儿子阿卜杜拉成为了约旦国王。
第三层:奥斯曼帝国的瓦解,现代土耳其的诞生
阿拉伯起义的对象是谁?是奥斯曼帝国。本书对这一层背景几乎没有交待,但个人觉得奥斯曼—土耳其的历史对中东近现代史很重要。单就本书涉及的内容而言,奥斯曼帝国是一战时的庞大帝国(领土横跨欧亚大陆,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地区),与德国是盟国,这就解释了英国为何要资助阿拉伯起义,因为英国在一战与德国是对立国,英国试图说服奥斯曼帝国领土上的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人(突厥人),建立自己的国家,这样就可以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削弱对立国的力量。讽刺的现实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情绪正是英法等基督国家带动起来的。
奥斯曼帝国在一战的瓦解是中东乱局的源头,由于突厥人不再有力量统一东方地区(相对于西方的东方),这一板块失去了平衡,各方势力角逐,一直乱到了现在。假如劳伦斯计划的统一阿拉伯国家实现,或许情况好些,但从历史上看,闪族内部实在太复杂,大一统的制度很难设计(从这一角度看,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在历史上是很有意义的)。
想起几年前我到土国旅行时,土国人谈起奥斯曼帝国,神情是自豪的,但是更令他们骄傲的,是凯末尔将军。劳伦斯的故事其实不涉及这一块,但我很佩服突厥人在奥斯曼帝国瓦解的灾难中走了出来,没有陷入中东乱局(撇开如今的局势),他们说全凭国父凯末尔,是他守住了伊斯坦布尔和土国的基本领土,不被当时的帝国瓜分殖民,是他带领土耳其人步入了西方化的现代国家,改革将宗教与政治分离,宗教成为土国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而已(他们说笑,就像你们中国人烧香拜佛一样)。当我在博斯布鲁斯海峡游船时,驶过两岸的宫殿、别墅、学校、足球俱乐部、酒吧等,很是感慨,这个我们有些陌生,但是历史上很重要的帝国。
第四层:英法在一战中的东方政策
如果说劳伦斯和谢里夫家族是舞台上的牵线木偶,那台面背后的角逐就是德意志、奥斯曼VS英法帝国。英国首先提出了资助阿拉伯人的计划来对抗奥斯曼,同时,英国又与法国达成了瓜分协议,英国要巴勒斯坦地区,作为殖民埃及的屏障,法国要叙利亚黎巴嫩地区。英国实际已经背叛了谢里夫家族的阿拉伯国家构想,但更甚的是,犹太人在其中游走,争取到了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人定居点,这是对阿拉伯人的第二重背叛,加深了巴以冲突的矛盾。
第五层:没有说清楚的那部分内容
本书其实在讲劳伦斯的故事,专注于讲劳伦斯的故事而剔除那些支线,可能阅读性更佳。如果要说中东历史,不应只是阿拉伯人的故事,书中只提到了汉志,引出了沙特、伊拉克、约旦的形成,但我所能想到的、遗漏的板块,应该还包括:
1、上文提到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故事
2、犹太人的故事(书中提及,但是没说清楚,全程服务于劳伦斯的主线)
3、叙利亚的故事(大马士革究竟发生了什么)
4、伊朗的故事(和阿拉伯人、突厥人不一样的波斯人)
5、北非的故事(例如书中反复提及英国当时的殖民地埃及,但是没有联系到主线)
6、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的故事(常见的名词,但是不知其背后的故事,书中倒是提了一笔亚美尼亚人的惨案,但只是引出了犹太人对自己民族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