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成熟前,先和妈妈谈一场恋爱

和老妈出去玩?简直不敢想,不知道有个词叫做代沟吗? 在看龙应台的新书《天长地久》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电影散场 看电影算是我唯一愿意陪老妈做的事情。 不愿意一起逛街,因为她走得太慢了。 不愿意一起旅游,因为她只会给我拍路人照。 不愿意一起吃饭、吃下午茶、喝咖啡,因为会感觉怪怪的。 看电影嘛,灯一关,各看各的,互不干扰。 “电影好看吗?“ 每次陪母亲看完电影,我都会顺口问一句,但从来不会仔细去听母亲兴奋的回复,因为我知道,她对电影的理解和我的完全是不搭的。 她其实也并不是很在乎电影想要表达的深意,她在意的是儿子陪她出来看电影了,就这,说出去能羡慕死她的一帮闺蜜。 看她这么开心有时候我也挺心虚,如果不是一直没找对象,看电影我哪会想得起拉她…… 有时候电影稍微有些烧脑,她看着看着睡着了,我戳醒她:“我们花钱看电影的,不是来睡觉的!“ 她赶紧拍拍脸,很愧疚地继续努力跟上电影节奏,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她只能看懂些许片段。”但我不能浪费儿子花钱买的电影票啊。” 其实随着年岁渐长,我休假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每次她都会努力理解和适应我不断更新的生活方式,生怕自己掉了队,再也跟不上儿子前进的脚步。 儿子想看外国大片,那就一起看嘛,尽管她可能更愿意花心思去欣赏一部国产片。 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龙应台用深情的笔触道明了这份羁绊:一旦被抛进“母亲”这个格子里,就定格为子女的人生后盾,但因为子女的眼睛长在前面,就注定了永远看不到后面母亲深沉的付出。 失去后才知珍惜? 身处这个时代,什么最值钱?时间。 每个人都显得很忙,事情一项接着一项,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更没空回头注意身后家人那一直深情凝望的眼神。 在一个名为《6秒钟》的短片,男主正开黑玩着吃鸡。 跳伞、跑毒、战斗……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母亲的电话打来: “干啥去啦?” “没事没事,我这忙着呢,先挂了哈。” 两句话,六秒钟。 也许你的时间很多,但留给他们的又有多少? 子欲养而亲不待。难道母亲被电话掐断的话语,非要留到她无力去说的时候再听? 龙应台在《女朋友》中写道,多年来,她和身边的女朋友们一起约会、看电影、旅行、写信、吃饭、通电话,享受着纵情快乐的生活,却独独忘记了还有自己的母亲,在身后默默地等着自己。 为什么我愿意给我的女朋友们那么多真切的关心,和她们挥霍星月游荡的时间,却总是看不见我身后一直站着一个女人,她的头发渐渐白,身体渐渐弱,脚步渐渐迟,一句抱怨也没有地看着我匆忙的背影? 如今,自美君(龙应台的母亲)被确诊为失智症已经十年了,93岁的她,活着,但已经认不出、记不得自己的女儿龙应台。 现在,龙应台低头亲吻美君的额头时,再也得不到她的一丝回应,即便那句“我爱你”说得再深情,也只是“迟到的、空洞的、无意义的誓言”。 错位的时间 朋友J给我发了一张和母亲的聊天记录: 妈妈找他的时候他在忙,他有空的时候妈妈不在。 他人在日本,又经常晚睡晚起,上课工作时不带手机,母亲想和他视频下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同的作息导致了彼此空闲时间的交错,就像两道平行线,相互凝望却始终没有交点。 只好改成留言,母亲每天把想说的话打出来发给J,等J有空了再回复下。往往都是一长段叮咛嘱咐,下面点缀着J的一句“知道了”。 后来,J发现母亲的留言越来越少,询问原因,母亲在电话那头支支吾吾: “其实本来就没什么事,妈视频就是想看看你每天过得好不好。” “知道每天啰嗦你会烦,妈又不笨,何必给你添堵呢。” 小心翼翼地相处,生怕孩子顶着社会压力的同时再被自己烦扰,做父母的,心里除了孩子,几乎没有余地留给自己。 2017年,65岁的龙应台突然做了一个决定:搬到屏东全天候照顾失智的母亲。 辞去政务,移民乡野,人们以为她是放弃了都会的繁华去奉献于母亲,只有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欠母亲的太多太多。 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错位,推去了工作和应酬,龙应台开始和母亲朝夕相伴,即便美君那空洞虚无的眼神无数次令她心酸后悔。 这期间,她陆续记录下照顾母亲的感悟和想对她说的话,编写成了合集:《天长地久》。 “那泥土的召唤,是美君在施舍予我。” 天长地久 这本书,是龙应台关于老与死,关于陪伴的“一种忏悔,或是太迟的觉悟”: 如果可以跟母亲做朋友,那真是福份。她不只是你妈,她是美君,她有名有姓,她有性格,她有脾气,她有伤心的时候,她有她内在无可言说的欲望。她年轻时笑的时候,是哈哈大笑的,笑得有点像是想要在地上打滚。 我真想念她。特别奇怪的是,她人就坐在你身旁,然后你想念她。我要是早二十年觉悟,那时候她还年轻,她还会笑得在地上打滚的时候,就带著她环游世界,该有多好。 任何人将来有一天就是美君。任何人随著每一天的时间进展,都在走向忘记跟死亡,不是吗? 龙应台将新书命名为《天长地久》,并非是说“跟父母的感情天长地久”。她是想说:这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天长地久,所以你必须把此时片刻,当做天长地久。 一个人成熟与否,看一看他对父母的态度便知。所以我一直觉得,在谈成家立业之前,为何不先试着和母亲谈一次恋爱,就像龙应台笔下的“女朋友”一样。 毕竟,爱,本不应该存有代沟。 - The End- 书还是亲自读的好,别人的终究是二手的 关于天空的影舞者(小茗) 简书作者,喜马拉雅FM十八线主播,好书鉴赏员,光影闲评客,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我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能体现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思维厚度。每看完一本书就写篇干货读书笔记,用心评价每一本书,只推荐亲自读过的好书,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 公众号:小茗读书坊(ID:tinyming001),我们一起读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