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还是节流,也许这本书可以让你坚定步伐
有一则留言一直记忆尤新,她说“没钱时不是节省,而是尽量开源。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合理分配,确定财富目标,不然你从买一百块一个包包,变成买一万块一个包包,拥有再多依然是穷。”
这句话,读第一遍认为说的是开源,而细读后发现说的是对钱的管理,而所谓管理,一定是在拥有的同时进行管理,这就不得不想到节流。
日常接触最多得是如何开源,因为人们认为只有多挣钱才是正道,反而对节流并不关注,而《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借助会计思维的角度,带领我们领略节流的意义。
节流并不是节省。书中说,“提高收入,减少费用,利润才会越来越多”,这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来看,一个企业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控制成本,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而对于家庭理财来说,开源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节流的目的是控制费用。所以节流并不意味着要过紧衣缩食的生活,相反节流则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然而节流总是让人十分抵触,尽管也许意识到节流并不是节省,但恐怕执行起来并不简单,就像《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中所说,“如果你想存钱却又不想过得太节俭,这在家庭理财中绝不可能实现的。”也许你会说,可以开源呀,在本职工作外,找兼职提升收入,只是开源没有那么容易,它需要时间打磨一个技能,需要时间积累经验,而在这段时间,如果不学会如何管理钱,就像开头那则留言所说,就是从三千挣到一万,也同样存不住钱。
所以当知道利润是由收入和费用组成的时候,就需要知道当收入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高时(当然我们一直在寻找开源的路上),就要关注是否可以减少费用来增加利润。那如何做呢?
一,建立主动的节约意识。
《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有一段很触动,
想要战胜贫穷,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从自己这一方主动进攻,干掉贫穷。不能受贫穷所累被动地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要积极地、自发地勤俭节约,必须反过来压制住贫穷才行。
很多时候是认为缺钱,才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然而就像李笑来老师说的,你有意识的存钱和被逼无奈存钱,心态是不一样的。没有人喜欢贫穷,可是不能总是惶恐着为了避免贫穷而做出节约的行为,而应该为了富裕主动勤俭节约,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出击。
1.梳理资产负债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够知道现阶段资产负债,了解所处的境地,才能更加激励自己去做出改变。然而当想要梳理时,却发现资金分散在不同地方,到底要如何计算?《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希望提升人们对资产负债梳理的兴趣,随时掌握资产负债状况,所以它希望不要关注小钱(几元,几十元),而要以百元为单位进行梳理,同时不需要严格规定时间进行梳理。当然为了更好的掌控资产负债情况,可以规律的每月、每季度完成。它的目的是希望把事情简单化,更容易坚持。
其实现在手机APP非常方便,下载任意一个记账app,将手中的现金(资产)、储蓄卡(资产),信用卡(负债)、投资信息进行维护,就很容易得出这一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及净资产。这里可以不记录大额的贷款,否则每天看着负数的净资产,总是会有些泄气。
但是《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也希望及时掌握大额贷款的余额,可以提醒有多少负债,从而促使合理分配金钱,逐步减少负债。
2.预先支付自己。也就是把得到的每一笔钱,首先拿出一部分进行储蓄,也许是10%,也许是30%,无所谓,只要坚持下去,养成先支付给自己的习惯就好。《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中对借贷记账给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解释,借方可以是留在自己手里的(资产),或者从我们这里花出去的(费用),贷方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负债),或者别人给我们的(收入)。所以当我们把收到的工资或者奖金预先支付给自己的时候,相当于留在手里,资产是增加的。
3.看清楚负债。慢慢懂得积累资本的同时,需要认清生活周边存在的负债。说到汽车,我们都可以认定为负债,因为自从买了车,就一直在花钱,比如保养,油费、保险。
但除了汽车,有些东西也是负债,比如买回来占用地方的物件,如果为此还需要找大的房间来盛放它,让本可以15平米搞定的地方,租了一个30平米的地方,租金提高,所以这个物件也算是负债。所以书中说,要考虑附带着产生的费用。
4.制止不理性消费。很多时候人们是通过比较来决定是否购买,而不是是否需要,认为买了折扣很大的物品就赚了,殊不知买入就是花费,资产仍在减少。《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中说到,“节约下来的钱才是真钱,别被折扣迷惑了”。同时《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里提到了“零残值”。当购买大件物品时,一购入价值就已为零。当心中有这个概念时,可提醒自己谨慎购买。
当我们有了主动节约的意识,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呢?
二、合理消费。
1.明确节约目标。书中说,节约=利润=储蓄,其实就是建立储蓄目标。存的钱就是我们要节约的钱,为了不让存的钱在日常生活中溜走,就需要控制支出,合理消费。
2.明确花费标准。当认识到“要存钱但不想节俭”的矛盾体后,需要明白无论如何都要学会控制花费。因此需要确定花费标准,比如每月超过300元大宗物品,不能购买。也许你会说做不到,但标准是为了限制行动,不是绝对控制行动,偶尔没有做到也没有关系,只要心中有这根弦。
3.制定预算目标。记账APP中总是要求录入预算目标,比如一个月预算1900,然而很多时候总是花超,因为那就是个数字,而《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中,希望建立一个预算账户,把钱放到里面。你可能会有疑问,现在都刷信用卡,这个预算账户控制不了,其实若从信用卡刷出的钱,就需要从预算账户中把钱预留出来作为信用卡还款钱。这样预算账户的钱同步减少,花费被有效控制。
4.避免消费陷阱。这里提到了拿铁因子,就是日常陷阱。比如每天你都要喝一杯咖啡(35元/杯),一个月花费1000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像这样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否可以在节流期间进行控制。而还有一种非日常陷阱,比如出差、旅行,碰到一些物件时,心理不免会这样想,好不容易来一次,就买了吧,其实买回去发现一点用处也没有。这个时候就像《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中所说“稳住心中的天平,坚强的意志力是最重要的。”
5.掌握几个小技巧。
(1)复式记账法,有因有果,更易节约。书中提到了保留小票,保留小票的目的是意识到花费的钱都去了哪里。比如每天记录吃饭的量,就可以发现是怎么胖起来的。原来胖是因为吃了那么多,同样钱没存下,是因为买了这些东西。
(2)建立专用账户。专用账户包括三个,日常消费账户、储蓄账户、投资账户。之前提到的预算账户,其实就是日常消费账户,预算花完,就没钱花了;而建立储蓄账户,投资账户,是为了专款专用,更易于存钱以及了解收益情况。
6.理解几个成本。《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举了三个例子,每天都卖精光的豆大福,掉地上一个,它损失的了多少钱?拉面馆销售的拉面,上了一碗面掉地上,它损失了多少钱?甜甜圈,每天都卖不完,掉地上一个,它损失了多少钱?
相对于是否有利可赚,损失包括两方面,应该赚的钱(销售价格),为此花费的钱(成本)。对于豆大福,如果不掉地上就一定可以卖出去,损失的是销售价格,其实也是损失了营业利润;对于甜甜圈,无论是否掉地,都卖不掉,投入的成本已经产生,且都不会有收入进账,没有损失;而对于拉面馆,有客人才会生产,才会产生成本,掉地后还需要重新给客人在做一份,营业收入不变,但成本增加,损失了生产成本。
对于已经发生的费用,称为沉没成本;对于从事其他事情而放弃另一件事情的的机会,而另一件事情所产生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正如豆大福的例子,掉在地上后就不能再销售,而如果销售就可以赚取收入,这个收入就是机会成本,计算损失时是需要考虑的。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忽略机会成本,因为很难用货币衡量,而生产成本是实实在在损失的金钱。就比如是否要做兼职工作?如果本职工作已经非常耗费精力,再做兼职就会影响本职工作,从而有可能失去本职工作应有的晋升和加薪,失去的这部分可以看做是机会成本,在做决策时是要考虑的;如果本职工作有很多空余时间,则可以考虑兼职创造效益。
无论是节流还是开源,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开源是开心的,节流也是意义非凡的。它让我们了解现有的资产负债情况,它让我们可以学会控制欲望,它让我们可以从管理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它让我们学会如何管理每一分钱,加强对钱的掌控力,从而提高对生活的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