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沈从文的另一面


他来自湘西,一辈子一直爱的也一直是他的故乡,并且无数次地把故乡的人和事写到了他的作品当中。想到他是谁了吗?其实,除了沈从文,还能猜到哪一个呢?特别是当凤凰古城已经成为了旅游热点目的地的今天,就连沈从文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又一次大热了起来。美国汉学家、退休前为美国纽约圣若望大学历史系教授的金介甫,从1972年起就开始研究沈从文,曾经完成了《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这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沈从文研究著作。无论历史上曾经发生了多少故事,也无论别人如何自诩,金介甫的这本沈从文的传记都是当之无愧的写得最好的一部——写出了一个独一无二、更接近于真实的沈从文!
沈从文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沈从文从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1934年完成长篇小说《边城》,1938年完成长篇小说《长河》。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由此奠定了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然而在1948年以后,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变得寂寞无声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48年,沈从文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大约是心灰意冷之下,他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文物研究。但世人没有想到的是,1949年后,虽然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消失”了,但从此致力于文物研究工作的又一位大家出现了,他的名字还是沈从文。1981年,沈从文出版了历时15年才完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此外还有《从文赏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很难说,1949年以后不再从事文学创作的沈从文从此专注于文物研究工作,究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幸还是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大幸!无论如何,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它已经走了那样的一条轨迹;无论如何,历史又是很公平的,它忠实地记录了一位大家的人生历程——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就是只要他足够用心,他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所以,今天的读者,才可以读到如同《沈从文讲文物》这样的一本“大家小书”。虽然戏称为“小书”,但一则,是因为沈从文在文物研究方面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所以由他来“讲文物”,讲出一定的水平来确实不算什么难事;二则,在研究成果可以期待的情况下,沈从文的文学功底对他把文物讲得出神出化绝对是有不少加分的!正如本书编辑在“编辑余记”中所记载的,沈从文“转行”进入博物馆之后,“照例十分认真”地研究文物制度,并掌握了广泛的杂文物知识,尤其是衣着器物方面的全面了解,也因此才得以在除去文学创作以外的另一方世界里,又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从根本上说,沈从文真是非常执著、非常纯粹的一个人!也正是由于这份执著和纯粹,才使得“大家”沈从文不管从事什么,都能把自己最真挚的一面展示给世人看!也正是由于他的“不问个人成败得失”,他的工作态度端正,所以才能够尽到全力、取得成绩!除了沈从文,很难想象还会有第二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