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自由的心》书腰上有这样一句话:白石一文对现代社会下男人这种东西的究极描写。首先,我要坦诚地说,作为一名女性读者,在读过《不自由的心》之后,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是对书中讲述故事的愤怒,另一方面却也有着难以言说的纠结。

是的,愤怒、纠结。
《不自由的心》由五部短篇小说集结成册。在第一个故事《太阳雨》中,男主人公野岛年轻有为,相较于公司同年龄的其他人,他的事业可谓是顺风顺水。整本书的故事在野岛与情人惠理、惠理的前男友渡边之间展开。作为野岛妻子的康子是整个故事中出现不多的人物,但是,在野岛与康子共同出现的场景中,读者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平常的、温馨的家庭。无论野岛何时归来,康子都会温柔体贴地照顾野岛,即便是康子准备休息时野岛感觉饿了,康子也会毫无怨言地准备餐食,作者虽未提及,但是读者完全可以看出野岛在家中是绝对男权地位,这在日本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另一方面,野岛在情人惠理面前却完全是另一番模样。惠理出现在故事中时身体抱恙,野岛利用午休时间去送便当,餐后为惠理做全身按摩,简单无微不至到了极点。
有句话说:只有被深爱的那一方才有资格肆意妄为!在这个故事中,野岛之于康子,惠理之于野岛都是可以任性的一方,他们都深知自己被爱着,所以敢于挥霍对方对自己的爱。
白石一文在后记中说,一定要从第一部作品开始按顺序阅读,作者煞费苦心地做了安排,这样读下去将更容易咀嚼最后的标题作。
最后的标题作是《不自由的心》。整个故事的结尾处,江川与启介的争论,我从头到尾看了三遍。启介是江川同事,江川把启介介绍给自己的妹妹祥子,两个人顺利地恋爱结婚。可是,两个人的婚姻走到第三个年头的时候,启介爱上了公司的女同事真希。江川约启介出来,准备两个人面对面地交流一番。江川以过来人的经验劝启介继续与祥子保持婚姻关系,至于是不是继续与真希相爱,则由启介自己决定。
江川说:人一旦结了婚,就不能看不顺眼就分手那么简单。
启介说:为什么不相爱却要一起生活?人是自由的,为了真心喜欢的人,什么东西都可以抛弃!
江川又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了断,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欲望太多是不行的。
乍看一下,这两个人的说辞似乎都非常通情理。没有爱的婚姻的确对当事双方都是痛苦的。据统计每年高考结束后办理离婚的最多,夫妻双方为了孩子勉强生活在一起,当孩子长大成人之时,作为父亲母亲的两个人似乎都卸下了重任,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只是,没有感情的父母亲生活在一起对孩子来说是幸福的吗?是快乐的吗?
但我并无意赞同启介的观点,在我有限的认知里,婚姻是神圣的,是需要双方用心经营的,即便真的是没有爱情存在,也不应该是由第三方的出现来证明。江川苦口婆心的归劝启介,是因为他本人也曾经努力要放尽自已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只是,事与愿违,当他渴望的“自由”换来妻子一生的“不自由”之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被封固在了婚姻之中,不得远离、不能放弃。
可是,无论是江川还是启介,亦或是野岛,读者没有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的身上看到他们对自己婚姻的努力,他们或许不曾想过放弃自己的结发妻子、可爱的子女、温暖的家庭,可却从未在意过放任自我放飞的自由对别人的伤害。
白石一文说:小说的功能如同任何人在活下去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着如何才能认真活下去般,小说会更多一倍地强烈尖锐地指出人活着的重要性,同时也会控诉社会正如何忽略它。
在读过了《不自由的心》之后,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反思自己,反思婚姻。我个人以为,婚姻是承诺,结了婚的双方的确不能看不顺眼就分手,如果连最基本的恪守都不存在,这个时代会是什么样子呢?
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说:婚姻不是一张彩票,即使输了也不能一撕了事。我们每个人想要的自由都在自己手中,生活是、爱情是、婚姻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