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南北战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近代史世界同一个时间段发生了两个大事件,一个是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是美国的南北战争。这两场战争虽然都是内战,其实世界都盯着这两场战争,同时也反映了整个世界的局势,了解这段历史还是挺有意思的。
美国南北战争,南方是很难取得胜利的。首先南方人口很少,还一半是南方黑人奴隶,黑人是不会上战场的,所以打仗的还是白人。
其次,从经济方面,南方也处于劣势,南方靠出口棉花来赚钱再换取枪械,而没有强大的工业来生产枪炮,南方工业只有北方的二十分之一。
最后,南方宣传的口号是捍卫自由,而没有指出北方到底哪错了,在宣传上没有做到针对性,也就没有占到优势。而北方作为正牌军,本身就具有优势。
南方在各个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也不是不能赢。但只能出其不意,快刀斩乱麻,一鼓作气攻下华盛顿,反倒可能获胜,当然这是后来者分析的。但是南方还是毅然决然到前线打正面战争,就是这么刚。

2
太平天国运动,又和南北战争截然不同,首先太平天国发源于两广地带,向上打到江苏两湖一带。众所周知,南方一直都是中国的富庶之地,尤其是江南水乡之地,富人成群,经济实力比北方强很多。
再加上当时形势,北京被英法联军占领,皇帝都吓跑了,圆明园也被八国联军烧杀抢掠了一番,整个北边人心慌乱。而且太平天国宣传口号也打得好“驱除胡虏,恢复神州”,并且是以宣传“圣经”开始聚拢人心,得到了许多国外的传教士的支持。
为何输了?很简单,领导层眼光不行。当时给太平天国的环境多好,有很多次机会都可能打败清政府。不过摊上洪秀全这个农民皇帝,失败也是必然的。相必大家都知道洪秀全占领天京后,吃喝玩乐,后宫三千,目光狭隘,腐败贪婪,一盘好棋硬是把它下死了。
首先,太平天国在整个过程,没有吸收真正的精英分子,所以整个意识形态都是落后的。当时太平天国已经占领半壁江山,只要放权给精英分子来引领国家的权利,就能团结最优秀的知识分子。
后面扑灭天平天国的曾左李胡都是有希望被天平天国拉拢的力量,可还是被清朝拉过去了。后面孙中山为什么国民革命取胜了?就是吸收了太平天国的经验教训,团结当时所有知识分子在反清革命阵营。

3
在太平天国刚兴起时,全中国传教士都非常兴奋,写信给自己国家要支持太平天国运动,甚至都派来许多洋人将领和外交官。但是洪秀全一直声称自己是耶稣的弟弟,看到的《劝世良言》也是从《圣经》摘录下来,后面完全是按自己所理解的宗旨来传教了。
刚开始帮助他的传教士都说,你的传教不正宗应该传我们的教,我们会尽力帮你打下清政府的,可洪秀全就是不认,坚持自己的观念,甚至把传教理念大改一番,那些洋人大失所望,觉得已经没有再帮下的必要了,从开始的支持态度变成了反对。
在太平天国快出向末路时,有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资政新篇》作者洪仁轩。洪仁轩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角色,如果他的《资政新篇》得到推广,还是有机会逆转局面的。
可是出现得太晚了,而且洪秀全的保守意识也不会让其得到完全推广,于是最后一颗稻草也就这样丢弃了。百姓也知道太平天国答应的利民政策其实都没得到实施,再加上太平天国滥杀无辜,于是人心也慢慢失去了。
要我说,洪秀全就是个草包皇帝,就连快死了都相信上帝会赐予他们食物,带他们走出困境。你敢信他最后是吃草吃死的吗?不可否认,他起初带领太平天国时候确实占尽了环境优势,团结了人心,身边也有得力干将,并且得到国际的各种帮助。
可是后面称帝后,就光顾着享乐夺权,将身边的人杀的杀赶的赶,封建思想也让他吸引不了先进的精英分子,最后玩着乐着,只剩下个光杆司令,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

4
又回到南北战争,本来南方还有一个赢面,当时英国是全力支持南方的,但经过1848工人阶级革命,坚决反对英国政府支持美国南方。和太平天国一样,南方得不到西方的支持,只能靠走私获得枪支,并且还得看脸色,许多贩卖商还从中作梗,于是丧失了许多机会。
美国南方和太平天国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是中央政府,美国还好一些,因为本来就习惯于各州州权更大。
美国南北战争后,反倒将整个美国精神融合起来。各州人们才知道他们不但属于每个州,也属于这个美利坚国家,中央政府能代表国家意志去行使权力,管理到各州的人民。
其实战争说到底,就算没有以上的优劣势,但是不能没有实力对拼,尤其是大型战场实际就是两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5
美国南方在战争期间没有进行任何政治改革,虽然刚开始林肯也不打算解放黑奴,但是要改革才同意解放的。
太平天国的获得经济方式很野蛮,基本就是占领了富饶之地然后强取豪夺富豪的财产。就算两湖之地再有钱,也经不起这样折腾。为什么香港和上海突然经济起来了,就是两广和两湖地区富豪被太平天国逼迫逃到这些地方的。
所以,太平天国占领的地方别说发展经济了,原来好好的生态经营也被破坏了。我们现在都知道可持续发展概念,但是太平天国可不管,哪有钱就先拿着花再说,却不懂得持续经营。
还有一点就是军事政策的失败,太平天国和美国军事战略很像,北方和清政府都是采取大包抄的方式,所以逼得太平天国和南方都是多线作战,但是就算主线取得胜利。后方经济基础都被摧毁了,民心士气遭到重创,军事上完败。
这两场内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和美国。至此之后,美国才形成三权分立,极大程度凝聚了美国民族精神。而中国也是由之前满清统治,变成了汉族精英上台,接着有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国才从封建社会开始慢慢打开大门,重新和世界接轨。

感想
我对中国历史比美国历史更感兴趣,尤其是近代史,历史总跟我们现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还能从现在生活看到之前的影子。
我觉得高晓松老师讲得挺好的,《晓松奇谈》这本书也写得很不错,比枯燥的历史书读得有意思多了。我这篇文章只是简要概括我喜欢的一段内容,其他内容也是写得绘声绘色的,尤其是有些章节以对话形式写的一问一答,代入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