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克之后继续呐喊——我们为什么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继续呐喊
——我们为什么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这是一本挺厚的书。正文大约500页,每页大约900字,四五十万字的内容,逐字逐句地读一遍,对于大多数愿意读书或有读书习惯的人,一定是个不小的劳动。当然,读完了这劳动也就转化成了收获。
这是一本很卖力气的书。首先作者圈的题目实在太大了,令我在刚开始阅读时胆战心惊,实在怕他能否落得圆满。一章一章地看下去,我的紧张消散了,只剩下迅捷和愉快。但是在最后几章里,阅读又变得艰难了,因为作者明显地进入了另一种写作深度,强烈的情感投入,徘徊在谩骂边缘的较真状态,我仿佛置身于焦灼的战场。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相较于绝大多数翻译过来的社科书籍,它很新,书中有很多关于2017年的时政。而且它声称自己与启蒙运动的理念直接相连,这种宏大的坦诚就很罕见。它的主体是历数近一二十年在耳边喧嚣、包围着我们的巨大话题,且通过大量的量化研究证据,对每一个话题都推演出了具有一致性的结论,一系列很令人欣慰的结论。关键是在最后几章,尤其是第三部分里,作者难得地、态度鲜明地正面批驳了后现代知识分子的主要言论及其对社会、政治、文化的各种影响。这一点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但假如你问我,这些就是这本书值得一读的理由吗?我只能说并不是的。比如我自己,我读了整整三天,记了七千字的笔记,此时也不知从何说起了。不是我没的可说,而是脑子里想说的太多,但手里的笔只有一管。
作者前言的标题是“我为什么写这本书”,“在新千年第二个十年的后半期,出版一本探讨人类进步及其原因的书,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我以为作为读者一方,这个标题就等价于“我为什么读这本书”。这个问题仿佛适用于购买、借阅、翻开每一本书之前。那好吧,我们就从这里说起,从阅读任何一本书说起。
我的经验是,书,最广义的含义是,空间上集合在一起的文字。从书的内容方面分类(假如它谈得上有内容的话),书首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专业的,二是非专业的。专业的书自然是供给专业的人看的,但假如你有兴趣且有能力,也是可以涉足的。
非专业的书是面向所有识字之人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社会、宗教、儿童教育、生活娱乐等等等等。它有着古老的分类传统,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这套分类系统也会变化。比如过去没有科普,也没有网络流行。每个书店的书架都是遵从这套分类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每一个类别的阅读价值可以互相比较吗?每一本书的阅读价值可以互相比较吗?怎么比较呢?很多书当然不是非读不可的。而且就算是某些在其领域内首屈一指的佳作,比如三岛由纪夫的一本小说,一个人终其一生都错过了,我想也不会对他构成什么损失。但是,这里面总可以有个效价的判断,即使是模糊的。
只要识字,就可以阅读。在《当下的启蒙》中也可以看到,普遍的识字率只在很晚近的年代才有了突然的提高。在仅有一小部分人能够认字、阅读的年代,写书、读书必然带上精英的属性。但如今关于读书这件事情就变得复杂了。网络的开放和廉价降低了文字生产的门槛,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写一点自己的话,表达忽然间想要表达的。加之商业利益的驱动,尤其在手机这一更加便利的、无孔不入的平台背后,各类主题的论坛、公众号铺天盖地生产、传播大量信息。其中最为突出的趋势是,迎合快速的、越来越短小的阅读成了有意的做法,他们称之为高效的、实时的。健身房有个二十几岁的人说,现在关注十几个、几十个公众号是“我们的常规操作”;同时他坦言自己似乎已没有耐心读一本实实在在的书。你看,他很清楚跟踪公众号文章不等于读书。我甚至在一网络文章中看到这样的话:碎片化阅读是现如今的趋势,我们必须努力适应它、利用它,将它发扬光大。我一直觉得这是很有问题的。我担心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盲目地背弃读书这件事。
但我不会只是这样说说就有了劝人读书的说服力。我知道这些牢骚毫无说服力。
于是我问那个健身房的朋友:“你觉得读一百篇公众号文章,关于同一个主题,比如经济的,在总字数相等的情况下,相比于读一本正规的严肃的书,比如《西方经济学》教材,哪一个更有价值?”
他想了十几秒(这样的停顿在普通谈话中就已经很长了),用很低沉的嗓音说:“还是一本书吧。”他刚刚获得复旦大学经济类研究生的保送资格,我以为他的沉默和回答还是有点分量的。我也很想把这种探问推广,收集更多的回答。因为我实在觉得这个现象是很令人可惜的,它简直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其实一部分可取的探问对象就在自己身边,在自己的家里。亲戚们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是乱飞新闻、养生、生活诀窍,标题都是用恶意引起关注的手段。我说我妈你就不能自己看本书吗?结果想起来,她很可能还是去翻那本十年前风靡一时的《求医不如求己》,我也就不再逼她了,只是时不时地在她亲情推荐的时候,冷冷地回复一个“胡说”罢了。
我的这些感受和牢骚,正是有关读书的效价,或者更准确地说,阅读何种读物的效价的比较。这几年上网的经验模模糊糊地告诉我,一个人如何能平蹚社交、论坛网站?读10本美国当代社会批判(从1980s到2010s),你就能够装成一个三手知识分子,你就“有资本”对所有帖子、新闻、热议话题大放厥词,如果再读10本,基本就没有人能扳倒你。或者读200本畅销书的书皮、目录、前言、导论,你也能够装成一个三手知识分子。如果你能再走马观花地看500个电影就更好了。当然,如果老天疼你,你长得漂亮或者身材很棒,那就只发自拍就好了。足够了,人们最爱看天赋。
为什么现如今的书评、读后感中,非要加进图片呢?难道这是《读者文摘》传统的延续吗?光是作者的照片也就算了,而一篇人云亦云的文字就该搭配“哲理”漫画吗?或干脆与主题无关的养眼美图?这些广受好评、“点赞”、“喜欢”、“有用”的帖子只能说明一件事,大多数回应好感的人并没有读那些字,而是看了看图就换了。绝大多数人似乎已不想再读纯文字的东西了。
但有人提醒我,这样的看法是过于悲观的,失准的。同时《当下的启蒙》也指出了同一个重大的事实,普遍的识字率只在很晚近的年代才有了突然的提高。在仅有一小部分人能够认字、阅读的年代,写书、读书必然带上精英的属性。现在的问题是突然有那么多人有了阅读的能力,所以期望所有能够阅读的人都偏爱一贯最高水准、最高门槛的严肃书籍,显然是一厢情愿的。但《当下的启蒙》的内容也同时指明了这样一个动态,在读书这件事上,人类整体的阅读水准终究是在提高的。
但为什么平克还要写这么一本书呢?假如所有事情都像他研究之后写进书里的那样,人类在整体上终 究是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前进着,他又有什么必要把这件事综合成书广而告之呢?
因为这本书还有另一个主题,甚至是一个比人类普遍进步的现实更要紧的信念,一个无关启蒙运动本身的历史规律:人类的进步不是轻轻松松、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而是在不断地努力和斗争中换来的。站在知识工作者的立场及其对社会的功能上,他认为自己必须承担起责任,提醒大家有些事情一定不要因为习惯了而忘记了,并向那些蛊惑者、歪曲者、阻碍者、盲目叫嚣及跟从者,尤其是理性的反社会者宣战。
这本书的确是写给每一个人的。因为它基本涵盖了所有当下无处逃避因而不可不知的舆论热点,而且是以绝对具有说服力的统计证据作为支撑的。从阅读的效价上看,虽然这是一本比较厚重的、内容严肃的、文笔审慎的、不苟言笑的、看起来就累人的书,但它足以顶替你能随手点开、阅后即焚的99.99%的文字碎片。这一高效真的是不该错过的。
第419页: “然而,当下这个时代,科学的美好与力量,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欣赏,反而遭到了恶毒的憎恨。”这正是叔本华观察到的:人们第一关注的是痛苦,而不是快乐。你没法指望大家总是记得一大堆“前提”,就像你不能指望每个被帮助过的人总是记起自己所受过的恩惠。这就是人性的一个方面。所以平克也坦言:“我们出生在一个无情的宇宙中,以极低的概率对抗着令生命成为可能的秩序,还持续面临着一切土崩瓦解的危险。我们被一种残酷竞争的力量所塑造。我们这根曲木造出来的东西,容易受到幻觉和自我中心意识的伤害,有时甚至愚蠢到令人吃惊的地步”,“进步自有它掩盖行迹的习惯”,“人们好像马上就对惊人的经济增长习以为常了,随后轻车熟路地开始自寻烦恼”。平克写作此书所要对抗的,首先就是人类的悲观倾向和健忘。
然后,他还要对抗那些扰乱认知的人和现象,澄清各种话题。他在书中指出了大量对科学理论的误解、误用、歪曲和不公平的评价。在霍布斯·鲍母的《时代四部曲》中,同样着重分辨了这类风潮和舆论,伴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过程中时不时出现的蜂拥而上的庸俗化的借用。就像《罪与罚:第五章第一节》一段精彩的表述 :“他参加进步事业和‘我们年轻的一代’是一时的热情。他是多得不可计数的各种庸夫俗子、浅薄之辈和一知半解而又刚愎自用的人们里面的一个。他们很快就趋附最时髦的流行思想,为的是马上把它庸俗化,很快地使他们有时也诚心诚意地为之效劳的一切事业漫画化。”
《当下的启蒙》在前面展开阵地的部分,我感觉到一种复杂的具体成因。作者所针对的论调,大多形成于一系列反复的对抗的、矫枉过正之中。这至少说明两件事,一是正如本书的那一核心理念,理性启蒙的历史就是不断斗争的历史,争论从未停止过;二是当本书再次对这些斗争做出一次内容更新的时候,不得不对反启蒙的论点做出某种程度的简化和综合,否则他要写二十本这样的书才行。
在本书的主体,也就是第二部分中,平克是作为一个知识的综合者和传播者在写作的。而且他真的很会说服人、影响人。如在《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表现得一样,他很有讲解的技巧和清晰、简约的思路。特别是在本书的最后几页,他给出了一个很具开放性的结尾,明确了《当下的启蒙》综合知识、传播知识的写作目的,并感召更多的人一同宣传:启蒙的精神是理性的思考、认识方式;不光定性,更要定量;统计方法的可靠;客观事物的复杂和多因;拒绝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接受模糊性;正确理解“不确定”的所指;至少运用梯度的区分方法;理性和情感的共存和兼顾;更新对宗教信仰甚至哲学著作的习惯式的反应;人的认知本能的诸多特点和倾向、偏差等等。我不想用摘抄、缩略一本书的方式来传达它的价值。阅读只能由阅读者自己完成。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即使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很多事情,且书中也印证了自己的认识,读书也是同样有助益的事。首先我们心中凌乱的想法一定没有严肃的作者表述得那样系统、透彻、干净。其次,看到自己的某些主张与作者相同时,会获得很大的鼓舞和被理解的快意,而且也同时证明认知体系的完整和自洽。
比如我发现自己讨厌的哲学家,基本上也是本书批驳的哲学家,而他提到的另外一些都是我不知道的。《当下的启蒙》在最后三章集中针对了后现代的一系列哲学家或知识分子,萨特、海德格尔、福柯等等大名鼎鼎的全都在列。而且,尼采是作者批驳的最大目标。本人混迹论坛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以上几位的赞美和吹捧随处可见。为什么事情会这样?
我以为这就又回到了一开始我想要表达的那件事,就让我还是从这里结束这篇观感吧。
如果你听说一个伟大的名字,一本书的名字,那你最好直接去看那个人写的书,去看那本书,而不是相信传话者的评价。因为如果你相信“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就话,从统计学上讲,你遇到的传话者必然更可能向你传递了非真理的评价。
都说萨特伟大,我去读了他的那本代表作,结果只看到一条荒谬得令我咋舌的逻辑。都说尼采伟大,我去看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结果看到整整四分之三本的疯言疯语。都说戈尔凯郭尔有着神奇的智慧,我去读了他的书,而我只看到了一个三流哲学爱好者的随笔。都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不朽的名著,我忍受了极大的折磨看完了全部七本,却不得不认为除了第一本、第二本的大部分,和第五本的前一小半,其他的根本就不入流,普鲁斯特俨然留下了大量的废纸。都说基督教崇高深奥,我努力地读了《圣经》,却发现它远没有鼓吹者说的那么神秘,也没有宣传基督的人讲得那么纯粹,反而好奇人们对它复杂性的无视。都说《古兰经》启迪了世界的文学,我也去读了,我惊讶于它写作风格的狭窄、文字内容的凌乱,以及在辩论态度上的逃避。我读了一本又一本历史(虽然在专家面前不值一提),但它们却让我把世界和自己的生活看得越来越清晰。阅读,阅读,阅读,大家想知道什么、想了解谁,就直接去读它,还有比这更简单、可靠、有效果的办法吗?假如你真的认真读了,你迟早会一次次发现,全部奇怪的事情几乎都是因为“他根本没读过那本书!”
最后,次要的,如果说平克这个人有什么我以为的缺点或不足之处,我想说的是,首先,他的文字表现出明显的克制,他尽量将自己限定在良知监督下的纯技术的手段之内,这既是他的可贵,但在普通人多样的需求和感受面前,也成了一个不太重要的缺憾:平克没有诗意。其次,请看本书第326页的一句话:“事实上,我们知道有一种高度进化却没有这方面缺陷(无情地征服者)的智能,那就是女人。”从这作者夹带的私货看来,平克太不了解女人,在两性关系上多少有点幼稚,还处于一个男人的女性崇拜阶段。我更认同米兰·昆德拉对女人的评价:假如战争是由女人指挥的,那这个世界可能什么都不会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