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尤利西斯》

在西方文艺界有一个共识,最难读完的三部小说分别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许多读者兴致勃勃地买下这些经典名著,决心挑战自我,结果读不了几页便再也读不下去了,甚至对自己的阅读能力与文学品味产生怀疑。
一个“乱”字足以形容《百年孤独》,奇异而令人迷乱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就像是南美大陆的烈日和暴风雨,带着极度隐忍的痛楚扑面而来,猝不及防的读者往往会选择闪避。这种“乱”还来源于马尔克斯的自信,他居然让一个家族七代三十多个男人共用“奥雷里亚诺”和“阿尔卡蒂奥”两个名字,导致在阅读时需要不断回翻,才能将人物正确对号。
篇幅太“长”是《追忆似水年华》的顽疾,全书共七部十五册,长达三百七十多万字,是迄今为止最长的意识流小说。其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如此文艺的书名却与小清新毫无半点关系,大量枯燥的哲学陈述,包括音乐的作用、艺术的新颖性、审美能力、人格分析以及医药鉴别等等,时刻考验着每位读者的耐心。

《尤利西斯》讲述了1904年6月16日三位普通的都柏林人,从早上8点到凌晨2点在都柏林的种种经历。该书套用荷马史诗《奥德修记》的框架,在人物设计与情节安排上也与之相呼应,将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在海上十年漂泊的神话,变成了布卢姆一天内在都柏林街头游荡的故事,以此暗示英雄时代的结束与现代普通人的命运悲剧。
与前两部小说相较,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尤利西斯》将晦涩难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书中大量运用“直接内心独白”的写作技巧,毫无顾忌地将小说人物的所感所思直接表露出来,在独白中看不到作者的行迹,这种叙述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中有逻辑、有条理、在理性支配下的心理描写,也不同于《追忆似水年华》中有一定连贯性的“间接内心独白”,而是人类大脑不受时空限制、不受逻辑制约、具有跳跃性、随意性和不连贯性的真实意识的展示,故而给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极大困难。
例如,乔伊斯在《尤利西斯》最后一章描写布卢姆的妻子摩莉睡意朦胧的情态,意识自由漂浮,模糊不清,最后完全消失。整段不使用标点符号不断句,打破传统小说的逻辑顺序和时空秩序,如实叙述摩莉在感观、刺激、记忆、联想等作用下出现的那种紊乱的、多层次的、立体化的意识流动态。

心理分析大师容格读完《尤利西斯》后,曾给乔伊斯写信:“我花了三年时间才读通它。我很感激你写了这部书,我从中获益不少。但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我不知你写作时心情是否畅快。我不得不向世界宣告,我对它感到腻烦。读的时候,我多么抱怨,多么咒诅,又多么敬佩你啊!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摩莉)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
乔伊斯是一位大胆创新、立意挣脱传统的现代主义作家,象征主义、写实主义以至自然主义都不足以概括《尤利西斯》的风格。他采用诗歌般的语言,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和独特的意识流手法,描绘出人类意识活动中充满罪恶与兽性、沮丧与憧憬的混乱画面,揭露潜藏在西方现代都市人身上的严重精神危机。
传记作家理查德•艾尔曼在《乔伊斯传》中写道:“在最有趣的小说中,《尤利西斯》是最难懂的;在最难懂的小说中,《尤利西斯》是最有趣的。”我想大多数通读过《尤利西斯》的人都会承认这一观点。在乔伊斯的故乡都柏林,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早熟的青少年、怪里怪气的流浪汉、酒馆的讨厌鬼、没事爱闲晃的混混、醉心爱尔兰文化的游客,都能即兴来上几句小说里的桥段。甚至因为这本书还产生了一个节日,每年的6月16日,无数书迷会从世界各地到达都柏林,乔装成《尤利西斯》中的人物,重游《尤利西斯》主人公一天的游荡路线。

乔伊斯的狂热仰慕者们,其中也包括我,会兴致勃勃一字不漏地阅读这部作品。我曾夸张地说过,我宁愿被《尤利西斯》折磨致死,也不要在其它烂大街的商业小说中虚度光阴。但是在整整看了一年《尤利西斯》之后,我开始承认这部作品中的某些部分并没有很高的阅读价值。例如,全书除了夹杂着法、德、意、西以及北欧多种语言外,还时常使用希腊、拉丁、希伯来等古代文字,甚至包括梵文。有时一个段落竟然混用了几种语言,近乎文字游戏。
为此,乔伊斯曾坦言:“我在这本书里设置了很多迷津,它将迫使几个世纪的学者们来争论我的原意。”接着,他还恶作剧般地调侃说:“这就是确保不朽的唯一途径。”
然而,看人看事看作品,都应从本质出发。九十多年过去了,西方仍然只有一个乔伊斯,他的《尤利西斯》的确达成了不朽。随着时间流逝,虽然这种意识流的创作方法部分被摒弃,部分显得陈腐老旧,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乔伊斯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作家。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如此新颖、复杂和贴近生活,这种运用意识流塑造人物的能力使他可以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以及托尔斯泰平起平坐。

《尤利西斯》还被誉为意识流的百科全书。它如同砸中牛顿的苹果,在整个文艺界掀起轩然大波,对二十世纪中后期的小说、散文、诗歌、绘画、音乐、摄影、动漫、电影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意识流开始广泛进入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成为计算机模拟人类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思维的基础。
今天的《尤利西斯》不仅是一部意识流小说,更是一扇通往意识流殿堂的大门。我们不但可以经由这扇大门一窥堂奥、领悟意识流的妙处,更可以因此建立起专属于自己的、运用意识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