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读完了“老掉牙”的《纽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6去年六月的时候,我给自己立了flag:一定要读完《纽摄》(即《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不然要吃翔。终于在农历猪年前,我读完了这本1234页的摄影书,并且做了一个简略的梳理:

其实也没有这么简略,全部打开后是这样的:

所以2019年,我的新年flag是:再也不立flag。

我为什么非要读《纽摄》呢?
还不是因为摄影圈有句经久不衰的名言:读两遍《纽摄》加一遍相机说明书,你将走上大师之路。
然而,并,不,是。
当初,这套书作为190的“嫁妆”一并归我所有,然后它就默默的书架上吃了几年灰。最近我确实想找一些摄影书充充电,反正是现成的,就顺便读了一下。
《纽摄》在当初引进时,确实是被架在“神坛之上”,几乎成为摄影圈的必读神书,而然批判的声音也屡见不鲜,其实也不奇怪,有名望的事物,往往也伴随着较大的争议。有些人把《纽摄》视为一坨屎,讥笑它的读者都是沙雕,可这本书在豆瓣上的得分一直是无法动摇的9分+;有些人把《纽摄》视为摄影圣经,不容他人亵渎,把它安利到满世界都是,但……似乎一本《纽摄》也并没有助他走上大师之路。
在我看来,《纽摄》仅仅是一本入门级摄影教材罢了,真不至于为它争的面红耳赤。
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好。
实不相瞒,在2910年的今天,《纽摄》的知识体系实在是太太太太过于陈旧了,大篇幅的知识点都是建立在胶片机之上。在这个数码单反、无反相机满天飞的时代,胶片机对使用者而言,更像是一种情怀,一种“尝鲜”,很少会有人愿意费心费力去研究“胶片是什么原理、什么构造”,“黑白胶片怎么显影?”“彩色照片什么冲洗?”甚至,这本书会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搭建一个暗房。是的,一个专门洗照片的暗房!(所以我把这章跳过了)还有一些现在看来解决方法十分简单的问题,在成书的那个年代,可能真的是一个复杂的事情,《纽摄》就会按部就班的用很长的篇幅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阅读的时候总有一种“我哔——都脱了,结果你让我看这个”的体验,是一种和看《走进科学》特别相似的即视感。
翻译繁琐。这大概是引进书的通病,好好的话不能好好说,甚至还能说的南辕北辙。出现的重要数据的单位都是“英寸”,还得自己开着换算器随时计算。知识点的逻辑排版也不够严谨,上一个知识和下一个知识没直接联系是常有的事儿。所以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也谈不上优秀。
面面俱到,注定不会透彻。我总结了一下《纽摄》的知识范围,有:审图(不能说是审美,只能是审图)、器材原理、器材使用、胶片冲洗、用光、构图、摄影分类、商拍相关、数码后期等。抛开内容是否过时不说,基本上是把初学者肯定能遇到的问题、也许会遇到的问题和几乎遇不到不到的问题,它通通都讲了。一千多页的书啊,我已感受到了它的诚意,说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不为过了。但是!所有的内容,真的,比较,浮于表面。没有一个内容是能够深入到底。这也是我后面要说的,它真的只是一本基础教材,不是全能“圣经”。而“教材”常常是需要伴着“专项训练”一起使用,不是么。
它是商业摄影教材。百度百科《纽摄》词条下介绍说,这本书会教你“怎样成为一个摄影家”。
科科。充其量是教你怎样成为一个商业摄影师。课程的目录编排上,前15课是摄影基础,之后全部都是商拍的相关内容,包括如何成为独立摄影师,如何开办自己的工作室,如何卖照片等。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摄影家”,但应该不是《纽摄》里讲的样子。而且它担不起“摄影字典”的名号,人家封面上也清清楚楚的写着“教材”二字,有人非得把它当字典用,基础问题确实能够解决一些,可终究是没法深入的。如果入行几年一直拿这本书当做工具书使用,我想这个人应该很难再有所进步了。
不过,它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糟。
有一件事儿我现在还记得清楚。大概一年前,我所加入的一个新手摄影群里,有人聊到:“安检到底对相机有没有损坏?”这个事。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普遍到只要你拥有一部相机就一定会遇到。但是呢,能说出个所以然的人却并不多。大家巴拉巴拉讨论个不停,最后觉得还是应该手检才妥当些。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没太在乎这个话题(其实是我内心侥幸的认为相机没那么脆,机检手检都一样),当时自己也没再去网上查过相关问题。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这本近20年前出版的摄影书,它清清楚楚的写着:安检的X光对数码相机影响甚微,但会对胶片有所辐射(多次的),所以建议胶片机手检。(《纽摄》第九课 自然光 内容)
顿时我就觉得,姜还是老的辣。
你能说这本书已经老到一无是处么?不能,因为不管器材更新的多么快,作为新手党,仍然会吃经验不足的亏,依然会踩别人十几年年前就踩过的雷。所以,既然不知道,就没有资格嘲笑它过时或老土。
如果想踏上商业摄影(广义的)的道路,读读《纽摄》还是有益的,因为它不单单讲了摄影基础层面的问题,还有和客户的沟通,以及如何拟定相关合同等这种细枝末梢又无法回避的问题。虽说一些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但是它确实提供给我们一些很好的学习思路。
好比我在读《纽摄》时,如果觉得有的内容过于浅显,那我就去找一些当下流行相应的知识来补充这块;因为国情的不同,书上的有些内容不太切实,没有关系,我就去对比同一个问题下,国内是怎样的流程;胶片机的篇幅太多,那我就当它是半本摄影发展史来涨涨姿势。
从今天的角度看,《纽摄》不是一本学摄影的必读之书,但是轻易否定它,绝对不合适。更何况,连《纽摄》这种又老又厚的书都能啃下来的话,还有什么书是啃不动的呢?
flag当然还是要立的,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