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乐趣无限、世界大同的科普
一 关于阅读本书的乐趣和价值
这本书的阅读是非常有趣的,无论是大道理还是小事例,都不断激发着我的脑电波。我以为很多社会风潮、流行言论、社会现象,都可以在这本书中,从非人动物那里找到相似、甚至一模一样的现象,于是接下来是欣慰还是惊醒就看个人的悟性了。这种跨物种的共鸣是其他类型的书很难提供的。比如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美感、审美活动,女权运动的更加远古(非人之外、人类出现之前)的自然模式,人类两性关系的新见解,性生活、性快感的新见解,人类的欲望,动物的欲望,文化的作用,婆媳关系,优生学的初衷和问题,人类男性女性的对比的新见解,弗洛伊德的落后,甚至对于腐女的心理模式,这些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不同程度的启发。
这本书先从关于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状况讲起,进而介绍了在非人动物方面的关于两性择偶与进化关系的研究,再说到人类和其他灵长类进化的比较,尤其是两性关系方面,最后延伸到了审美、艺术等重大词汇的新的理解,很有启发、很有建设性的理解。
这是一本可深可浅的书。满足于它的表面之后,其实大可以深思这些研究成果的延展。即使是仅仅为了提出最后的,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活动这一讨论,阅读书的前面整个部分,将美、审美活动这些词汇置于非人动物的比人类历史久远得多的自然进化历史中,也是非常值得和大受裨益的。“没有比较,就没有研究”,本书的确为思考关于美、审美活动这样总是被局限在人类文化之内的范畴提供了突破性的视角。当我们发现一个自己身上的事情可以在其他动物那里找到相同或相似之处,这发现带来的喜悦和兴致总是难以言表的。我宁肯相信自己身上的绝大部分是与其他人、其他动物甚至其他植物相同或相似的,也不愿盲目地认为人类是“如此地特殊”。而这种盲目正是相当一部分人文研究和主张最大的病灶。往更深里思考,这本书完全能够针对西方悠久的哲学争论,对什么是物质、意识(意志)及二者的关系,给出一个支点。而同样令我感叹的是,每一件书里提到的非人动物的事情,那其中的行为模式都是人类生活中能够找到的。人类是多么地复杂、丰富啊,几乎向下兼容了所有其他动物的活动模式。
二 对本书第1、2两章的理解
1 基本的词汇的关系
这本书的第1、2两章在逻辑上稍显复杂,我以为是由于作者陷入了与同行中坚持其他研究思路的人的论战,并多多少少波及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所以在说明和议论中容易造成读者,尤其是不太了解生物方面的读者某些困扰。我想用直观的比喻来捋一下(可能不严谨,但有助于理解)。
自然选择这个词的意思是说物质方面的力量,而不是指精神方面力量,所以包括此种生物对象所处的自然环境(外部的物质方面)和此种生物身体的素质(身体的物质方面),而不包括此种生物体的智力活动的内部(精神方面)。
达尔文主义者,新达尔文主义者,并不是达尔文本人钦定的词汇,是他死后由别人确立的概念,是只关注物质方面的,而不关注精神方面的研究进化的思路。作者以为的原本的达尔文在两本主要著作里分别提出了物质、精神方面分别与进化现象之关系的两种理论,但自华莱士之始,进化研究的主流思路只关注物质方面,不关注精神方面。作者意在恢复被学界有意抛弃的精神方面与进化关系的研究,即审美进化,即在假设动物(非人动物)同样能够像人一样有着主观感受等精神活动(认知、意识体验、情感、情绪、喜好、美丑判断、欲望等词汇)的前提下,解释生物进化现象。
一,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主导的适应性进化理论,自然选择主导的进化机制,适应性,正统适应主义,P35 fitness,这是重视物质方面研究思路上的词汇。
二,配偶选择主导的审美进化,性选择主导的斗争法则和美的品味,这是重视精神方面研究思路上的词汇。
达尔文主义者,新达尔文主义者,也就是进化研究学界的主流思路,主张用一替代二,将二设想为一的延伸,也就是消除了二存在的必要,也就是跳过了二,忽略了二。本书的作者认为这样是错误的,他要强调二,运用二。
进化研究学界的主流思路之所以这样,既有历史原因(达尔文时代的条件),同样是受限于技术手段的。对于感官和认知能力,即审美活动,即包括欲望、情感等的智能现象,动物的感官和认知能力,人的感官和认知能力,是否存在相同、相通、相似的规律?对动物的情感体验保持缄默,同样是出于一直没有可靠的技术手段去探究的。而对人类自己,这些方面则是无法逃避的,但也往往被极力弱化,直到近几十年在一些科研领域才进入科学研究的实践当中,因为科学技术在进步,而且也有了很多过去没有的技术手段。所以扩展开来,我以为在不久的将来,将有大量的新的技术手段用到动物的主观体验研究当中。比如作者在书中有一句话,给一只鸟的大脑做核磁共振大概不可能,也许这个办法很快就能实现。
2 零假设
自然科学的研究,是要根据现象提出一个假说(理论解释),并在以后的实验观察中评价这个假说,除非发现它与实验不符,就一直认为这个假说是对的。而为什么人总想提出一个假说来解释这些?因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倾向。
P53,倾向于相信宇宙是理性、有序的存在,这是人类的本性。
P54,遗憾的是,包括专业科学家在内的人类倾向于认为一定存在某种特别机制,这种偏见背后有根本性的原因。在感官信息和认知细节的传递方面,人脑会因为探测到难以发现的模式而得到更多报酬。能够在不明显(或基本上更像是混乱而无头绪)的情况下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是智力最基本的优势(之一)。
但即便是提出假说解释事实,也不是随便设计假说的。打一个比喻,1+1=2,这个等式要比1+2-1=2更好。假说要尽量简单。而最最简单的一个假说,就是2=2,也就是“没什么规律”。
P54 “没有什么特别机制存在”的假设,零假设,零模型。
P54 零假设永远无法被证明或者确定,但有可能在实验的过程中被推翻。
比如“这件事不存在统计规律”,就是假设它符合各种规律,但在计算之后都不符合,就姑且认为它“不存在统计规律”。也许将来某个人发现它有规律可查,那就将改掉这个“姑且认为”。
P55,零假设对科学来说至关重要,哪怕它们错得很离谱儿,因为只有在试图找到推翻它们的证据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
3 模型
假说、假设、理论(都是一个意思),都要有一个尽量简要的表述,这个表述称为理论模型。比如1+1=2这样一个等式。
主流思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主导的适应性进化理论,自然选择主导的进化机制,适应性,正统适应主义,它们的理论模型中只包含物质方面的因素,不包含精神方面的因素。相当于1=1。
P60 适应性配偶选择的规范化表述是,这些特征中的每一个都进化为特定的反映优良基因或直接好处的标志。换句话说,每个细节之所以进化成现在的样子,是因为它比其他所有可能的变异都更好地提供关于配偶素质的信息。(注意素质这两个字,不包括美丽或是不美丽这种价值判断。)
而作者反对只考虑物质方面因素的1=1,而主张将其扩张为同时考虑物质、精神方面因素的1+1=2。
P58 一个完整的配偶选择审美理论包括随意的零模型(总有美会发生)和适应性配偶选择模型(优良基因和直接好处的真实反映)这两种可能性。
审美进化,是零模型假设。这句话是本书中最容易引起误导的一句话。我以为更确切的说法是,审美进化赋予了生物进化解释又一个自由度,且在这个新添的自由度与已有的自然选择的自由度之间,目前无需设定联系,而这样一个更复杂的模型更能符合事实观察。
4 零模型革命
这是本书最容易发生歧义的地方。
P58,配偶选择科学需要一场零模型革命。
此处存在没有说清的地方,可能引起误导。就像我在第3中说明的,相对于作者反对的思路,实际上作者是将解释进化的理论模型复杂化了。打个比方,前者指考虑物质方面因素,就好比只有一条x轴的坐标系,而作者要加入精神方面因素,就好比要引入一条y轴,这个理论模型就从一维变成了二维。
P57 “充分证据”,“无法证明”。作者极力反对。
就好比,对与一个坐标平面,让x轴提供证据,证明y轴的存在,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实际上这一部分涉及的不光是自然科学研究本身问题,而是科研的体制问题。这些是一种人的社会属性,是政治规律,是人的问题,是有人群就会产生的问题,并不是科学本身的问题。
歧义点,就在于“P58,配偶选择科学需要一场零模型革命。”,它并没有简化原来的模型(自然选择、达尔文、新达尔文主义,适应主义的理论模型),而是复杂了(加入动物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即审美意识,即同时考虑物质、精神两方面因素)这个理论模型,但目前并没有考虑审美活动的内部、以及审美活动与身体素质、外部环境适应性之间的联系(比如,为何它觉得那样更美?这种美感有没有物质方面的优势?),所以说它是“零模型”。“零”,是“零”在自然选择(外部环境因素、身体素质、身体能力、物质因素)与审美活动(动物的智力活动、主观能动性、精神因素)之间的联系上,而不是“零”在其他方面。
P56,尽管兰德-柯克帕特里克的性选择机制在很多人看来一直很奇怪,但它不只是适应性配偶选择理论的一种替代假说,还是性炫耀特征和择偶偏好进化的一个恰当的零模型。它描述了在没有特别机制存在(即个体选择自己喜欢的配偶)的情况下,配偶选择如何推动进化。由于进化要求遗传发生了变异。但它没有假设配偶在素质上有差异,或者任何炫耀特征都和这种素质相关联,又或者配偶偏好在自然选择下会更偏爱这些特征。它是零模型的原因也在于此。
5 对人类研究的局限性和比较条件
研究人,不能只盯着人。比如书中说到的,如果将人类置于灵长类的横向比较中,有些人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的,相对于猩猩,我们不该问男人和女人为何不同,而该问人类的男人女人何以如此相同。这是非常有启发的。
P213,214两张图表是很重要的,它精确定位了人类的生物地位,以及人类的复杂和特殊之处(文化因素)。但即使是这两张图表,也只是针对灵长动物的。实际上动物的进化分类上还有很多很多,而且除了动物界之外,还有植物界或微生物界、原生动物界、真菌界(关于分类,还有其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