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提要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是为适应我军医疗卫生工作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由中
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组织全军有关医学专家集体编写、修订的医疗护理技
术操作规程和标准。第四版对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充实。新版分三十七篇。第一
至五篇为门诊、急诊、入院、出院、医护记录、病案管理、医疗统计、一般诊疗与特种诊
疗技术操作、营养科常规;第六至二十八篇为中医科、内科、传染病科、神经科、精神
科、皮肤科、儿科、普通外科、矫形外科、胸部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烧伤科、整形
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计划生育、产科、妇科、麻醉科、手术室及重症监护病
房(ICU)常规,内容包括一般技术操作常规和常见病的诊疗常规;第二十九至三十七
篇为消毒灭菌与消毒供应科、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放射科、理疗科、药剂科及医用
仪器设备科、医护信息计算机管理常规等医技与医疗辅...
内容提要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是为适应我军医疗卫生工作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由中
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组织全军有关医学专家集体编写、修订的医疗护理技
术操作规程和标准。第四版对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充实。新版分三十七篇。第一
至五篇为门诊、急诊、入院、出院、医护记录、病案管理、医疗统计、一般诊疗与特种诊
疗技术操作、营养科常规;第六至二十八篇为中医科、内科、传染病科、神经科、精神
科、皮肤科、儿科、普通外科、矫形外科、胸部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烧伤科、整形
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计划生育、产科、妇科、麻醉科、手术室及重症监护病
房(ICU)常规,内容包括一般技术操作常规和常见病的诊疗常规;第二十九至三十七
篇为消毒灭菌与消毒供应科、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放射科、理疗科、药剂科及医用
仪器设备科、医护信息计算机管理常规等医技与医疗辅助科工作常规。内容切合现代
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实际,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与实用性,适合各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
构使用,是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必备的工具书。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的创作者
· · · · · ·
-
符仲华 作者
目录 · · · · · ·
第一篇 门诊、急诊及入院出院常规
第一章 门诊常规
第一节 挂号室工作常规
一、挂号工作
二、门诊病案的保管与供应
三、门诊统计(包括急诊)
第二节 门诊诊疗工作常规
一、预检工作
二、导医工作常规
三、门诊一般护理
四、门诊一般诊疗
五、门诊治疗室
六、门诊隔离室
七、门诊病案记录
八、申请单
九、门诊特殊检查
十、会诊
十一、转诊单(病情介绍信)
十二、诊断证明书
十三、处方
十四、门诊预约
十五、住院证
十六、门诊手术
第三节 门诊各科诊疗工作常规
一、内科门诊工作常规
二、外科门诊工作常规
三、神经精神科门诊工作常规
四、传染病科门诊工作常规
五、皮肤科门诊工作常规
六、儿科门诊工作常规
七、产科门诊工作常规
八、妇科门诊工作常规
九、眼科门诊工作常规
十、耳鼻咽喉科门诊工作常规
十一、口腔科门诊工作常规
十二、检验科门诊工作常规
十三、药剂科门诊工作常规
第四节 保健工作常规
一、保健工作范围
二、体格检查工作
三、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四、预防接种
第二章 急诊常规
第一节 急诊室设备
一、一般设备
二、特殊设备
三、急救室设备
四、注意事项
第二节 急诊就诊常规
第三节 各科急诊诊疗常规
第四节 值班工作常规
第五节 重危患者抢救常规
第六节 观察室常规
第三章 入院与出院常规
第一节 入院常规
一、入院登记
二、卫生整顿与护送患者
三、患者衣物的保管
第二节 转科
第三节 转院
第四节 出院常规
一、病室出院护理
二、住院处出院程序
第五节 太平间的管理
第二篇 医护记录、病案管理与医疗统计
第一章 病案书写
一、病案书写的一般要求及注意点
二、入院病历
三、入院记录
附:表格式入院记录
四、诊断分析及诊疗计划
五、病程记录
六、手术患者的医疗文书
七、病程中一般常规
八、会诊记录、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申请记录
九、转科记录
十、特别记录
十一、抢救记录
十二、出院小结
十三、病史摘要
十四、死亡患者的医疗文书
十五、病案首页
第二章 护理记录
一、体温单
二、医嘱本
三、医嘱记录单
四、特别护理记录单
五、生命体征观察单
六、病室报告本
第三章 病案排列次序与整理
一、住院期间病案排列次序
二、转科后病案排列次序
三、出院(转院、死亡)后病案卷内排列次序
四、整理病案注意事项
第四章 病案管理常规
第一节 病案的归档程序
第二节 病案的保存
第三节 病案的使用
第四节 疾病诊断及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第五节 计算机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节 病案质量检查
第五章 医疗统计工作常规
第一节 医院统计工作的任务与要求
第二节 医院统计工作的步骤与内容
第三节 医院统计主要登记格式与报表
第四节 医院统计常用名词含义
第五节 医院统计指标
一、医疗工作质量指标
二、医疗工作效率指标
三、医院经济效益指标
第六节 医院统计分析报告与医院工作综合评价
一、医疗统计分析和报告
二、医院工作综合评价
第七节 医院统计资料汇编
第三篇 一般诊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第一章 一般常规
第一节 病室工作总则
第二节 一般诊疗护理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第三节 医护工作要点
第二章 一般诊疗技术常规
第一节 一般技术操作常规
一、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术
二、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
三、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
四、静脉切开术
五、动脉穿刺、插管及注射术
六、动脉切开术
七、周围静脉压测定
八、中心静脉压测定
九、动静脉内瘘术
十、动静脉外瘘术
十一、人工血管植入术
十二、静脉放血术
十三、胸外心脏按压术
十四、心内注射术
十五、人工呼吸术
十六、气管插管术
十七、机械通气
十八、环甲膜穿刺术
十九、胸腔穿刺术
二十、人工气胸器胸腔抽气术
二十一、胸腔闭式引流术
二十二、套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二十三、经皮针吸肺活检术
二十四、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二十五、心包穿刺术
二十六、右心导管检查术
二十七、漂浮导管插管术
二十八、导管法心内膜心肌活检术
二十九、甲皱微循环检查术
三十、肝脓肿穿刺术
三十一、肝脏穿刺活检术
三十二、人工气腹术
三十三、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
三十四、食管测压检查
三十五、食管24hpH监测
三十六、胃泌酸功能试验
三十七、十二指肠引流术
三十八、腹腔穿刺术
三十九、肛门直肠指诊及肛门直肠镜检查术
四十、乙状结肠镜检查术
四十一、束臂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四十二、骨髓穿刺术
四十三、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
四十四、淋巴结穿刺活检术
四十五、经皮肾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四十六、腰池穿刺术
四十七、脑脊液动力学检查
四十八、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四十九、基础代谢率测定(BMR)
五十、甲状腺活体组织检查
第二节 常用功能试验
一、莫氏浓缩稀释试验
二、尿液酸化功能试验
三、内生肌酐清除试验
四、对氨马尿酸(PAH)清除试验
五、尿渗透压测定
六、尿低分子量蛋白测定
七、靛氰绿(ICG)排泄试验
八、胰腺外分泌功能(PFI))试验
九、试餐试验(Lundh试验)
十、胰酶泌素-胰泌素(PS)试验
十一、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值测定
十二、D-木糖吸收试验
十三、便脂肪定量测定
十四、脂肪吸收试验
十五、131I油酸三脂和131I油酸吸收试验
十六、葡萄糖耐量试验
十七、甲苯磺丁脲(D860)试验
十八、胰岛素耐量试验
十九、禁水加压素试验
二十、高渗盐水试验
二十一、甲吡酮(SU4885)试验
二十二、ACTH试验
二十三、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二十四、可的松水试验
二十五、螺内酯(安替舒通)试验
二十六、冷压试验
二十七、镇静试验
二十八、组胺激发试验
二十九、胰高糖素激发试验
三十、酚妥拉明阻滞试验
二十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试验
二十二、立卧式水试验
三十三、可乐定试验
第三节 主要疗法常规
一、输血常规
二、自身输血
三、低温疗法
四、人工冬眠疗法
五、脱水疗法
六、外科营养
七、抗凝疗法
八、换血疗法
九、心肺脑复苏(CPCR)
十、封闭疗法
第三章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失调的处理
第一节 水、电解质平衡
第二节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处理
一、脱水(缺水和盐)
二、高渗状态
三、水过多(可伴有盐过多)
四、钠平衡失调
五、钾平衡失调
六、钙、镁、磷代谢紊乱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及处理
一、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
二、单纯性酸碱平衡失调
三、酸碱平衡失调动脉血参数变化规律
四、有关参数正常值
第四章 抗菌药物治疗常规
第一节 用药注意事项
一、用药前一般注意事项
二、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二、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治疗
四、治疗中一般注意点
第二节 剂量及用药方法
一、抗生素
二、其他抗菌药物
三、磺胺药
四、抗感染中草药
第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第一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二节 制剂
第三节 应用方法
一、吸入疗法
二、替代疗法
三、药理疗法
四、停撤激素的方法
第四节 副作用及并发症
第五节 注意事项
第六章 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 化疗临床应用的方式
第三节 化疗前对有关情况的掌握、停药指征及注意事项
第四节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附录1 常见恶性肿瘤化疗方案举例
头颈部癌(包括鼻咽癌)
乳腺癌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鳞癌
胃癌
食管腺癌和贲门癌
肝癌
结、直肠癌
软组织肉瘤
恶性黑色素瘤
卵巢癌
附录2 WHO实体瘤化疗疗效评定标准
附录3 患者的体力状况评分标准
附录4 化疗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的表现和分级标准
附录5 常用抗癌药物英文缩写
附录6 体表面积简易算法
第七章 药物相互作用
第八章 护理技术常规
第一节 一般护理技术常规
一、体温脉搏呼吸测量法
二、血压测量法
附:下肢血压测量法
三、口服给药法
四、气溶疗法
五、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六、蒸汽吸入疗法
七、氧气吸入术
八、皮内注射术
九、皮下注射术
十、肌内注射术
附:病区内集中肌内注射法
十一、静脉采血术
十二、静脉注射术
十三、小静脉穿刺术
十四、静脉输液术
附:一、输液泵使用法
二、微量注射泵使用法
十五、结核菌素试验
十六、各种皮肤过敏试验
附:脱过敏法
十七、吸痰法
附:充氧吸痰双腔管
十八、气道护理
十九、顺位排痰法
二十、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二十一、鼻饲术
二十二、插管洗胃术
二十三、胃肠减压术
二十四、灌肠术
二十五、导尿术
二十六、留置导尿管法
二十七、膀胱冲洗术
二十八、中段尿留取法
二十九、热疗法
三十、冷疗法
三十一、鼻滴药法
三十二、耳滴药法
三十三、眼部用药法
三十四、尸体护理
第二节 护理常规
一、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二、特别护理
三、整体护理
四、高热护理常规
五、昏迷护理常规
六、瘫痪护理常规
七、褥疮护理常规
八、家庭病床护理
九、疼痛护理
十、病区卫生工作常规
十一、床边隔离
第四篇 特种诊疗常规
第一章 心电检查
第一节 心电图室一般常规
第二节 心电图操作常规
第三节 心脏负荷试验
一、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
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三、脚踏车功量计运动试验
四、饱餐试验
第四节 药物试验
一、普萘洛尔(心得安)试验
二、阿托品试验
第五节 机器的维护
第六节 与心电图有关的检查
一、动态心电图
二、心机械图检查
三、心电向量图
四、心脏电生理检查
五、希氏束图记录
六、其他临床电生理检查
七、心室晚电位检查
第二章 射频消融治疗常规
第一节 仪器设备及导管放置方法
第二节 旁道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第三章 气囊反搏术
第一节 体外反搏
第二节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第四章 冠心病监护病室常规
第一节 监护室设备、任务与要求
第二节 监测内容
第五章 心脏起搏器的应用
第一节 起搏模式代码
第二节 应用指征
第三节 最佳起搏方式的选择
第四节 心脏起搏的手术方法
第五节 心脏起搏患者的术后处理
第六节 心脏起搏并发症及起搏系统故障的处理
第七节 心脏起搏患者的随诊
第六章 心脏直流电复律
第一节 同步直流电复律
第二节 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第三节 并发症及处理
第七章 肺功能测定和血气分析
第一节 测试前准备
第二节 肺容量测定
第三节 通气功能测定
第四节 通气/血流比值测定
第五节 弥散功能测定
第六节 小气道功能测定
一、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二、闭合容积(CV)及闭合总量(CC)
第七节 气体分布功能测定
第八节 肺顺应性测定
一、肺静态顺应性(CLst)
二、肺动态顺应性(CLdyn)
第九节 气道阻力测定
第十节 气道反应性测定
第十一节 血液酸碱度测定及气体分析
第八章 脑电图检查常规
第一节 一般常规
第二节 脑电图的导联法
第三节 诱发试验
第四节 脑电图的描记
第五节 脑电图伪差
第六节 正常脑电图
第七节 异常脑电图
一、异常脑电图的基本特征
二、成人异常脑电图分类
第九章 脑电地形图检查
一、适应证
二、记录电极
三、电极的位置
四、参考点
五、分析资料的选择
六、地形图频段区分
第十章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常规
第一节 一般常规
第二节 针极肌电图
第三节 单纤维肌电图
第四节 巨肌电图
第五节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第六节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第七节 H反射测定
第八节 F反射测定
第九节 神经重复刺激
第十节 强度时间曲线检查
第十一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第十二节 磁刺激皮层诱发电位
第十三节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第十四节 视觉电生理检查
一、视网膜电图
二、眼电图
三、视觉诱发电位
第十五节 事件相关电位
第十六节 听觉诱发电位
一、耳蜗电图
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三、听觉中期反应
四、P300听觉相关皮层电位
第十七节 前庭-脊髓反射功能检测
第十八节 检查室规则
第十一章 超声检查常规
第一节 一般常规
第二节 仪器使用常规
第三节 B型超声对各脏器检查常规
一、颅脑检查
二、眼检查
三、甲状腺检查
四、乳腺检查
五、胸腔与纵隔检查
六、肝脏检查
七、胆囊、胆道检查
八、胰腺检查
九、脾脏检查
十、胃肠系统检查
十一、肾及肾上腺检查
十二、膀胱检查
十三、前列腺检查
十四、阴囊检查
十五、产科检查
十六、妇科检查
十七、腹部及腹膜后肿块检查
第四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
第五节 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
第六节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检查常规
一、心血管疾病检查
二、腹部及盆腔器官血流检查
附:能量多普勒检查
第七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常规
第八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常规
第九节 周围血管疾病超声检查常规
一、颈部血管检查
二、上肢血管检查
三、下肢血管检查
第十节 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常规
一、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
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
三、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行胆管引流术或经皮肝穿胆道X线造影
四、腹部脓肿超声引导穿刺及引流法
五、超声引导穿刺在胸腔的应用
六、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常规
七、术中超声检查
第十二章 核医学科常规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室的卫生防护
附:放射性沾污的去除
第二节 核医学检查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一、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二、γ照相机和SPECT的质量控制
三、核医学仪器安全操作原则
第三节 非显像功能检查
一、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131I)试验
二、甲状腺抑制试验
三、促甲状腺激素(TRH)释放试验
四、肾图
五、利尿剂肾图
六、核听诊器检测心功能
第四节 脏器显像
一、内分泌系统
二、消化系统
三、心血管系统
四、肾脏
五、中枢神经系统
六、呼吸系统
七、肿瘤显像
八、骨骼显像
九、骨髓及造血系统
第五节 放射免疫分析
一、试剂盒的质量鉴定
二、不同反应模式测定技术范例
三、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
第六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
一、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131I治疗甲状腺转移癌
三、153SmEDTMP治疗转移性骨肿瘤
四、90Y、32P微球介入治疗
五、32P治疗血液系统疾病
六、敷贴治疗
第十三章 内镜诊疗常规
第一节 内镜室管理制度
一、内镜室工作常规
二、内镜清洗及消毒
三、内镜及附件的保养与维护
第二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第三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第四节 超声胃镜检查
第五节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第六节 小肠镜检查
第七节 结肠镜检查
第八节 腹腔镜检查术
第九节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
第十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一、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第十一节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处理
第十二节 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第十三节 经十二指肠镜胆管引流术
一、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
二、塑料胆道内置管引流术(ERBD)
三、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
第十四节 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第十五节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第十四章 电子显微镜(电镜)室常规
第一节 管理常规
第二节 技术常规
一、透射电镜常规
二、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程序
第十五章 血液净化技术常规
第一节 血液透析常规
附:透析器及血液管道的清洁消毒方法
第二节 血液滤过常规
第三节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常规
附: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持续性动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和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第四节 血液透析滤过常规
第五节 高流量透析常规
第六节 吸附式血液透析常规
第七节 血液灌流常规
第八节 血浆置换常规
第九节 腹膜透析常规
第十六章 冷冻疗法
第一节 冷冻治疗应用总则
一、冷冻方法
二、治疗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冷冻过程及处理方法
第二节 各科疾病的液氮冷冻疗法适应证及注意点
一、妇科
二、皮肤科
三、口腔科
四、耳鼻咽喉科
五、眼科
六、痔
七、恶性肿瘤
第十七章 激光疗法
第一节 激光疗法常规
一、医用激光器
二、常用操作方法
三、激光科(室)用电安全措施及维修
制度
四、接诊与记录
第二节 强激光治疗
第三节 弱激光治疗
第四节 光动力疗法
一、光动力诊断
二、光动力治疗
第五节 眼科疾病的激光特殊治疗
第十八章 微波疗法
第一节 微波疗法常规
第二节 微波局部大功率凝固治疗
第十九章 高压氧疗法常规
一、一般常规
二、适应证
三、禁忌证
四、氧舱操作常规
五、注意事项
六、并发症及其防治
第五篇 营养科常规
第一章 工作常规
一、患者饮食制度
二、食品采购保管制度
三、食品采样留检制度
四、厨具、餐具卫生制度
五、营养咨询和会诊制度
六、工作人员卫生制度
七、食品制备的卫生要求
八、厨房环境卫生要求
第二章 基本饮食
第一节 普通饮食(普食)
第二节 软食
第三节 半流质饮食(半流食)
第四节 流质饮食(流食)
第三章 治疗饮食
第一节 调整成分饮食
一、高蛋白饮食
二、低脂肪饮食
三、低胆固醇饮食
四、高纤维饮食
五、低纤维饮食
六、低盐、无盐、低钠饮食
七、低嘌呤饮食
第二节 高脂血症饮食
第三节 胃肠病饮食
一、溃疡病饮食
二、急性胃炎饮食
三、浅表性胃炎饮食
四、萎缩性胃炎饮食
五、慢性肠炎饮食
六、便秘饮食
七、胃切除术后饮食
八、肠切除术后饮食
九、外科手术前的饮食治疗
第四节 肝胆胰病饮食
一、急性肝炎饮食
二、慢性肝炎饮食
三、肝硬化饮食
四、脂肪肝饮食
五、肝豆状核变性饮食
六、肝昏迷饮食
七、急性胆囊炎饮食
八、胆囊切除术后饮食
九、急性胰腺炎饮食
第五节 肾病饮食
一、急性肾炎饮食
二、慢性肾炎饮食
三、肾功能衰竭饮食
四、透析治疗饮食
五、肾移植饮食
第六节 糖尿病饮食
第七节 烧伤饮食
第八节 肿瘤化疗、放疗时饮食
第九节 特用饮食
第十节 产妇饮食
第十一节 婴儿饮食
一、婴儿奶
二、婴儿辅助饮食
第十二节 小儿饮食
第四章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
第一节 营养支持选择
第二节 配方饮食
一、混合奶
二、匀浆饮食
三、要素饮食
四、组件饮食
五、肠内营养的应用
第五章 试验与诊断饮食
一、隐血试验饮食
二、内生肌酐试验饮食
三、甲状腺131碘试验饮食
四、葡萄糖耐量试验饮食
五、脂肪吸收试验饮食
六、木糖吸收试验饮食
七、氮平衡试验饮食
八、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代谢饮食
第六章 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第一节 人体测量指标
第二节 生化测定指标
第三节 免疫功能测定
第四节 综合评价
第六篇 中医科常规
第一章 中医一般常规
一、应用中医中药的一般要求
二、中医处方
三、医护记录中的中医内容
四、中医科的基本任务
第二章 中医诊断常规
第一节 诊法常规
第二节 辨证常规
一、辨证方法
二、辨证内容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 中医治疗常规
第一节 治疗原则与步骤
第二节 内治法
第三节 外治法
第四节 急危重证、专科疾病的治疗特点和要求
第四章 针灸疗法常规
第一节 一般工作常规
第二节 体针疗法
附:急症配穴举例
第三节 艾灸疗法
第四节 皮肤针(梅花针)疗法
第五节 耳针疗法
第六节 电针疗法
第七节 水针疗法(穴位注射、经络疗法、水针)
第八节 头针疗法
第九节 腕踝针疗法
第十节 针挑疗法
第十一节 穴位埋线疗法
第五章 中医护理常规
一、运用中医诊法观察病情
二、辨证施护
三、应用中药的护理
四、饮食护理
第七篇 内科常规
第一章 内科一般常规
第一节 入院一般常规工作
第二节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第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二节 反流性食管炎
第三节 急性胃肠炎
第四节 慢性胃炎
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
第六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七节 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
第八节 吸收不良综合征
第九节 克隆(Crohn)病
第十节 溃疡性结肠炎
第十一节 黄疸
第十二节 肝硬化
第十三节 腹水
第十四节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第十五节 原发性肝癌
第十六节 肝性脑病
第十七节 急性胰腺炎
第十八节 慢性胰腺炎
第十九节 胰腺癌及乏特壶腹周围癌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一般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二节 咯血
第三节 上呼吸道感染
第四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五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六节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第七节 支气管哮喘
第八节 支气管扩张症
第九节 慢性呼吸衰竭
第十节 肺源性心脏病
第十一节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第十二节 肺炎
一、细菌性肺炎
二、病毒性肺炎
三、肺炎支原体肺炎
四、衣原体肺炎
第十三节 肺部真菌病
一、肺念珠菌病
二、肺曲菌病
三、肺毛霉菌病
四、肺隐球菌病
第十四节 急性肺脓肿
第十五节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第十六节 急性肺栓塞
第十七节 特发性弥漫性肺纤维化(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
第十八节 支气管肺癌
附:支气管肺癌TNM分类、分期
第十九节 结节病
第二十节 职业性肺病
一、硅沉着病(矽肺)
二、煤尘肺
三、石棉沉着病(石棉肺)
第二十一节 自发性气胸
第二十二节 胸腔积液
第二十三节 急性渗出性胸膜炎
第二十四节 肺结核
附: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
第四章 心脏血管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心脏血管病一般常规
第二节 心脏病护理常规
第三节 心律失常
一、早搏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四、心房颤动(房颤)
附:心房扑动治疗
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
六、房室传导阻滞
第四节 心力衰竭
第五节 慢性心脏瓣膜病
一、二尖瓣狭窄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四、主动脉瓣狭窄
第六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七节 心肌病
附:克山病
第八节 急性心包炎
第九节 高血压病
附:1979年我国采纳1978年世界卫生
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
第十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一、隐性或无症状型
二、心绞痛
三、急性心肌梗死
四、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五、猝死型
附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附二:关于冠状动脉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
附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
参考方案
第十一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主动脉弓综合征、Takavasu病)
第五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一般诊疗常规
第二节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第三节 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
二、溶血性贫血
三、巨幼细胞性贫血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第四节 白细胞减少症
第五节 粒细胞缺乏症
第六节 白血病
附:急性白血病分型
附:白血病疗效标准
第七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八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
一、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第九节 出血性疾病
一、过敏性紫癜
二、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三、血友病
四、血管性血友病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第十节 恶性淋巴瘤
第十一节 脾功能亢进
第十二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
第十三节 浆细胞病
一、多发性骨髓瘤
二、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第十四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异基因骨髓移植
二、自体骨髓移植
三、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四、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附一:无菌室使用规则
附二:异基因骨髓植活标准
第六章 肾脏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肾脏病护理常规
第二节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
第四节 急骤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
第五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
第六节 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第七节 泌尿系感染
第八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九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第十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
第十一节 间质性肾炎
第七章 代谢病及内分泌腺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糖尿病
第二节 糖尿病昏迷
第三节 低血糖症
第四节 痛风
第五节 酸中毒
第六节 碱中毒
第七节 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第八节 垂体瘤
第九节 尿崩症
第十节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第十一节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退症
第十二节 皮质醇增多症
第十三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十四节 嗜铬细胞瘤
第十五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十六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第十七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第十八节 甲状腺炎
第十九节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
亢进症
第二十节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
第八章 结缔组织病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二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三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
第四节 干燥综合征
第五节 韦格纳肉芽肿
第六节 白塞病
第七节 结节性脂膜炎
第九章 急性中毒
第一节 急性中毒一般诊疗常规
第二节 化学毒物类中毒
一、一氧化碳中毒
二、甲醇中毒
三、急性乙醇(酒精、酒类)中毒
四、汽油及煤油中毒
五、强酸中毒(硫酸、盐酸、硝酸)
六、强碱中毒
七、氰化物中毒
八、急性砷中毒
九、升汞中毒
十、急性铅中毒
十一、四氯化碳中毒
十二、急性苯胺中毒
十三、硝烟中毒
十四、苯酚(石炭酸,甲酚皂溶液)中毒
十五、钡盐中毒
十六、亚硝酸盐类中毒(肠原性青紫症)
十七、萘(焦油脑,苯,樟脑丸)中毒
第三节 农药类中毒
一、有机磷杀虫剂中毒
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三、拟除虫菊脂类农药中毒
四、有机氮杀虫剂中毒
第四节 药物类中毒
一、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二、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
三、吩噻嗪类药物中毒
四、急性吗啡类药物中毒
五、利血平中毒
六、颠茄碱类中毒
七、水杨酸类中毒
八、异烟肼中毒
九、普鲁卡因中毒
十、驱蛔灵(枸橼酸哌嗪)中毒
十一、安妥中毒
十二、马钱子、(番木鳖)士的宁中毒
十三、高锰酸钾中毒
十四、碘酊中毒
第五节 植物类毒物中毒
一、毒蕈中毒
二、发芽马铃薯(龙葵碱)中毒
三、桐油中毒
四、白果中毒
五、菠萝过敏症
六、荔枝中毒
第六节 动物类毒物中毒
一、河豚中毒
二、动物肝中毒
三、鱼胆中毒
第十章 其他内科疾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中暑
第二节 电击
第三节 淹溺
第四节 冻僵
第五节 昏迷
第六节 减压病
第七节 运动病
第八节 放射病
一、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二、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三、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四、内照射放射病(附体内污染)
附:体内污染诊断
第九节 高原病
一、急性高原病
二、高原肺水肿
三、高原昏迷
四、高原心脏病
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六、高原高血压症
七、高原低血压症
第八篇 传染病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常规
第一节 传染病科一般常规工作
一、一般常规工作
二、病案记录
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第二节 隔离常规
一、严密隔离
二、呼吸道隔离
三、消化道隔离
四、接触隔离
五、昆虫隔离
六、血液/体液隔离
七、结核病隔离
八、感染暴发时的隔离
九、隔离技术
第三节 消毒常规
一、预防性消毒
二、随时消毒
三、终末消毒
第二章 主要传染病的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一、流行性感冒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三、麻疹
四、风疹
五、水痘及带状疱疹
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七、病毒性肝炎
八、病毒性胃肠炎
九、脊髓灰质炎
十、手足口病
十一、口蹄疫
十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十三、森林脑炎
十四、狂犬病
十五、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
十六、肾综合征出血热
十七、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
第二节 立克次体病
一、斑疹伤寒
二、恙虫病
三、Q热
第三节 细菌性疾病
一、猩红热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三、白喉
四、百日咳
五、军团菌病(退伍军人病)
六、伤寒及副伤寒
七、沙门菌感染
八、细菌性痢疾
九、细菌性食物中毒
十、耶尔森菌肠炎
十一、霍乱
十二、布鲁菌病
十三、兔热(土拉菌病)
十四、炭疽
十五、鼠疫
十六、猫抓病
十七、败血症
十八、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第四节 螺旋体病
一、钩端螺旋体病
二、回归热(虱传及蜱传回归热)
三、莱姆病
四、雅司
第五节 深部真菌感染
一、隐球菌病
二、组织胞浆菌病
三、念珠菌病
四、曲菌病
五、奴卡菌病
第六节 原虫病
一、阿米巴病
二、疟疾
三、弓形虫病
四、黑热病
五、肺孢子虫病
六、隐孢子虫病
七、毛滴虫病
八、贾第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第七节 蠕虫病
一、血吸虫病
二、并殖吸虫病
三、华支睾吸虫病
四、肝片形吸虫病
五、姜片虫病
六、丝虫病(班氏丝虫病及马来丝虫病)
七、蛔虫病
八、钩虫病
九、蛲虫病
十、鞭虫病
十一、旋毛虫病
十二、粪类圆线虫病
十三、广州管圆线虫病
十四、绦虫病
十五、囊虫病
十六、包虫病(棘球蚴病)
十七、曼索裂头蚴病(孟氏裂头蚴病)
十八、棘头虫病(猪巨吻棘头虫病)
十九、虫蚴移行症
附一:主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表
附二:医院感染管理
第九篇 神经科常规
第一章 神经科一般常规
第一节 神经科入院一般常规工作
第二节 病案记录
第三节 神经科一般诊疗技术常规
一、眼心反射
二、立毛反射
三、皮肤划痕征
四、颈动脉窦过敏试验
五、发汗试验
六、体位变换试验
七、组织胺皮内试验
八、瞳孔药物试验
九、肾上腺素试验
十、阿托品试验
十一、毛果芸香碱试验
十二、Va1salva手法
十三、重症肌无力药物试验
十四、周期性麻痹诱发试验
第四节 神经科一般护理常规
第二章 神经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面神经炎
第二节 三叉神经痛
第三节 臂丛神经痛
第四节 坐骨神经痛
第五节 多发性神经炎
第六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第七节 急性脊髓炎
第八节 脊髓压迫症
第九节 脊髓血管病
第十节 脊髓空洞症
第十一节 亚急性联合变性
第十二节 运动神经元疾病
第十三节 遗传性共济失调症
第十四节 多发性硬化
第十五节 急性病毒性脑炎
第十六节 脑膜炎
第十七节 脑囊虫病
第十八节 急性脑血管病
附:急性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第十九节 脑动脉硬化症
第二十节 血管性痴呆
第二十一节 颅内占位性病变
附:脑局灶症状
第二十二节 震颤麻痹
第二十三节 小舞蹈病
第二十四节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第二十五节 肝豆状核变性
第二十六节 扭转痉挛
附:体内污染诊断
第九节 高原病
一、急性高原病
二、高原肺水肿
三、高原昏迷
四、高原心脏病
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六、高原高血压症
七、高原低血压症
第八篇 传染病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常规
第一节 传染病科一般常规工作
一、一般常规工作
二、病案记录
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第二节 隔离常规
一、严密隔离
二、呼吸道隔离
三、消化道隔离
四、接触隔离
五、昆虫隔离
六、血液/体液隔离
七、结核病隔离
八、感染暴发时的隔离
九、隔离技术
第三节 消毒常规
一、预防性消毒
二、随时消毒
三、终末消毒
第二章 主要传染病的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一、流行性感冒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三、麻疹
四、风疹
五、水痘及带状疱疹
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七、病毒性肝炎
八、病毒性胃肠炎
九、脊髓灰质炎
十、手足口病
十一、口蹄疫
十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十三、森林脑炎
十四、狂犬病
十五、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
十六、肾综合征出血热
十七、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
第二节 立克次体病
一、斑疹伤寒
二、恙虫病
三、Q热
第三节 细菌性疾病
一、猩红热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三、白喉
四、百日咳
五、军团菌病(退伍军人病)
六、伤寒及副伤寒
七、沙门菌感染
八、细菌性痢疾
九、细菌性食物中毒
十、耶尔森菌肠炎
十一、霍乱
十二、布鲁菌病
十三、兔热(土拉菌病)
十四、炭疽
十五、鼠疫
十六、猫抓病
十七、败血症
十八、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第四节 螺旋体病
一、钩端螺旋体病
二、回归热(虱传及蜱传回归热)
三、莱姆病
四、雅司
第五节 深部真菌感染
一、隐球菌病
二、组织胞浆菌病
三、念珠菌病
四、曲菌病
第二节 病案记录
第三节 诊断技术常规
一、真菌直接镜检法
附:几种深部真菌病标本镜检法
二、真菌培养法
三、疥虫检查法
四、梅毒螺旋体检查法
五、皮肤损害活体组织采取法
六、滤过紫外线检查法
七、皮肤过敏试验法
八、尼可斯基(Nikolsky)征检查法
九、红斑狼疮细胞检查法
十、皮肤细胞学检查法
十一、免疫荧光检查法
第四节 药物疗法
一、外用药疗法
二、病损内局部药物注射疗法
第五节 物理疗法
一、电灼
二、冷冻疗法
三、浅层X线治疗
四、32P、90Sr敷贴器治疗
五、激光治疗
六、紫外线治疗
七、光化学疗法(8-甲氧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照射疗法)
八、面膜倒模疗法
第六节 手术疗法
一、皮肤磨削术
二、酒渣鼻及鼻瘤整形术
三、拔毛术
四、臭剥离术
五、高频电针治疗腋臭
六、圈断术治疗有蒂皮肤病
七、刮术
八、足跖疣针刺疗法
九、鸡眼、足跖疣剜除术
十、植毛术
第七节 化学剥脱法
附:注射法治疗皮肤囊肿
第八节 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第二章 主要皮肤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病毒性皮肤病
一、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
二、疣
第二节 球菌性皮肤病
一、脓疱病与新生儿脓疱病
二、毛囊炎与疖
三、丹毒
第三节 杆菌性皮肤病
一、麻风
附一:麻风杆菌检查法
附二:局部出汗试验
二、皮肤结核病
第四节 皮肤真菌病
一、浅部真菌病
二、皮肤念珠菌病
三、孢子丝菌病
第五节 虫类引起的皮肤病
一、疥疮
二、虫咬皮炎
三、隐翅虫皮炎与毛虫皮炎
第六节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一、接触性皮炎与湿疹
二、药疹
三、荨麻疹
四、多形红斑
五、结节性红斑
第七节 稻田皮炎
第八节 维生素缺乏病
一、维生素A缺乏病
二、维生素B2缺乏病
三、烟酸缺乏病
第九节 瘙痒性皮肤病
一、瘙痒症
二、神经性皮炎
第十节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一、银屑病
二、玫瑰糠疹
三、扁平苔藓
第十一节 结缔组织疾病
一、红斑狼疮
二、皮肌炎及多发性肌炎
三、硬皮病
第十二节 大疱性皮肤病
一、天疱疮
二、疱疹样皮炎
第十三节 皮肤附属器疾病
一、痤疮
二、酒渣鼻
三、脂溢性皮炎
四、斑秃与全秃
第十四节 物理性皮肤病
一、冻疮
二、鸡眼与胼胝
三、手足皲裂
第十五节 其他皮肤病瘢痕疙瘩
第十六节 性传播疾病
一、梅毒
二、淋病
三、尖锐湿疣
四、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十二篇 儿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常规
第一节 一般常规工作
第二节 病案记录
附:新生儿反射
第三节 儿科诊疗技术常规
一、颈外静脉穿刺术
二、后囟穿刺术
三、硬脑膜下穿刺术
四、侧脑室穿刺术
五、股静脉穿刺术
六、小儿血压测量法
第四节 一般护理常规
一、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三、未成熟儿疾病护理常规
附:新生儿胃管鼻饲法
四、安全护理常规
第二章 主要疾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黄疸
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三、新生儿颅内出血
四、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五、新生儿肺炎
六、新生儿硬肿症
七、新生儿溶血症
八、新生儿败血症
附:新生儿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
第二节 营养缺乏症
一、营养不良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附 佝偻病诊断标准
三、婴儿手足搐搦症
第三节 小儿免疫缺陷疾病
第四节 结缔组织疾病
一、风湿热
二、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五节 小儿结核病
一、肺结核
二、结核性脑膜炎
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肺炎
附一:小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的建议
附二: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修订草案
第七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小儿腹泻病
二、小儿消化性溃疡
三、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第八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先天性心脏病
二、病毒性心肌炎
第九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二、肾病综合征
三、泌尿系统感染
四、溶血尿毒综合征
第十节 小儿时期贫血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十一节 神经精神疾病
一、细菌性脑膜炎
二、病毒性脑炎
三、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
第十二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肥胖症
二、性早熟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
第十三节 染色体畸变及遗传性代谢缺陷病
一、染色体畸变疾病
二、遗传性代谢缺陷病
第十四节 小儿急症
一、高热
二、惊厥
三、腹痛
四、低血糖症
第十三篇 普通外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常规
第一节 一般常规工作
第二节 一般诊疗护理技术常规
一、术前一般准备
附:皮肤准备的范围及方法
二、术后一般处理及常见术后一般并发症的防治
三、换药
四、引流物的应用
五、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六、麻醉后护理常规
第二章 主要伤病诊疗手术及护理常规
第一节 休克
第二节 软组织损伤
第三节 腹部创伤
第四节 动物咬伤
一、毒蛇咬伤
二、狗咬伤与狂犬病
三、其他毒虫咬整伤
第五节 外科非特异性感染
一、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二、手部感染
三、全身化脓性感染
四、真菌感染
第六节 外科特异性感染
一、破伤风
二、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
第七节 外科营养
一、肠内营养
二、肠外营养
第八节 体表及软组织肿瘤
一、血管瘤
二、脂肪瘤
三、皮脂腺囊肿
四、纤维瘤
五、皮肤癌(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
六、黑色素瘤
第九节 颈部肿块
第十节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
第十一节 甲状腺疾病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
二、非特异性慢性甲状腺炎
三、甲亢的外科治疗
四、甲状腺肿瘤
第十二节 乳腺疾病
一、急性乳腺炎
二、乳腺增生病(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
三、乳腺良性肿瘤
四、乳腺癌
第十三节 腹部疝
第十四节 急性腹膜炎
第十五节 腹腔脓肿
一、膈下脓肿
二、盆腔脓肿
三、肠间脓肿
第十六节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第十七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第十八节 胃肿瘤
一、胃癌
二、胃恶性淋巴瘤
三、胃平滑肌瘤及肉瘤
第十九节 小肠疾病
一、小肠肿瘤
二、伪膜性肠炎
第二十节 肠梗阻
第二十一节 肠外瘘
第二十二节 阑尾炎
第二十三节 肠息肉及肠息肉病
一、肠息肉
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第二十四节 大肠癌
第二十五节 肛管直肠疾病
一、肛隐窝炎
二、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三、肛瘘
四、肛裂
五、痔
六、直肠脱垂
第二十六节 细菌性肝脓肿
第二十七节 肝包虫病(肝棘球蚴病)
第二十八节 肝癌的外科治疗
一、肝切除术
二、术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三、药物输注装置作肝动脉灌注术
附一:肝切除术
附二:肝动脉结扎术
附三:经皮肝穿刺肝癌内注射无水乙醇术
第二十九节 原位肝移植术
第三十节 门静脉高压症
第三十一节 胆道疾病
一、胆道蛔虫病
二、胆囊炎、胆石症
附:纤维胆道镜检查
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附: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
四、胆道肿瘤
第三十二节 胰腺疾病
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二、慢性胰腺炎
三、假性胰腺囊肿
四、胰腺癌
五、胰腺内分泌肿瘤
第三十三节 脾功能亢进及血液病脾脏的外科治疗
第三十四节 血管疾病
一、动脉瘤
二、创伤性动静脉瘘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附: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四、急性动脉栓塞
五、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六、静脉血栓形成
七、Budd-Chiari综合征
第三十五节 胃肠吻合器的临床应用
一、概述
二、吻合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三、吻合器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术
四、经腹食管横断吻合术
五、胃大部切除术
六、并发症的防治
第三十六节 腹腔镜诊疗技术常规
第十四篇 矫形外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常规
第一节 病案记录
附:关节功能测量
第二节 一般治疗护理常规
一、急救和骨折固定
二、石膏绷带术
三、小夹板固定术
四、牵引术
第三节 围手术期处理
第二章 常见伤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 骨折
一、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
二、闭合性骨折的治疗
三、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四、病理性骨折的治疗
五、各部骨折治疗原则
六、骨折延迟愈合
七、骨不连
八、骨折畸形愈合
九、儿童骨折的治疗原则
十、骨折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附:骨折愈合标准
第二节 关节伤
一、关节伤一般诊疗原则
二、肩关节脱位
三、肩袖损伤
四、肘关节脱位
五、桡骨小头半脱位
六、月骨脱位
七、髋关节脱位
八、膝侧副韧带损伤
九、膝半月板损伤
十、膝十字韧带损伤
十一、踝关节损伤
十二、足部损伤
第三节 脊柱脊髓伤
第四节 手外伤
第五节 周围神经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
一、周围神经损伤
二、大脑瘫痪
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第六节 周围血管伤与断肢(指、趾)再植
一、一般诊疗原则
二、周围血管伤
三、断肢再植
四、断指、趾再植
第七节 脊柱疾病
一、颈椎病
二、急性腰扭伤
三、慢性腰肌劳损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五、腰椎椎管狭窄症
六、腰椎椎弓峡部裂
七、脊柱畸形
第八节 骨与关节感染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三、创伤性骨髓炎
四、化脓性脊柱炎
五、化脓性关节炎
附:关节穿刺术
六、骨与关节结核
七、脊柱结核
第九节 骨肿瘤
一、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二、恶性骨肿瘤
三、转移性骨肿瘤
第十节 先天性畸形
一、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三、先天性或特发性脊柱侧凸
四、先天性肌性斜颈
五、先天性手部疾患
第十一节 足病扁平足
第三章 主要手术技术常规
第一节 骨科手术的一般原则
一、骨科的手术技术
二、骨科的手术入路
第二节 骨固定术
一、内固定术
二、外固定术
三、骨外固定术
第三节 骨移植术
一、一般骨移植
二、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术
附:骨库
第四节 截骨术
第五节 关节成形术
第六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
第七节 关节融合术
第八节 显微外科技术
第九节 肌腱缝合及移位术
第十节 神经吻合术与移植术
第十一节 截肢术
第十二节 骨肿瘤切除和保肢手术
第十三节 髓核摘除术
第十四节 关节镜手术
第十五篇 胸部外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常规
第一节 病案记录及检查
第二节 一般护理常规
第三节 胸部手术前及手术后护理常规
第四节 心血管手术前及手术后护理常规
第五节 一般诊疗技术常规
第二章 主要伤病诊疗及手术常规
第一节 胸部创伤
第二节 脓胸
一、急性脓胸
二、慢性脓胸
三、结核性脓胸
第三节 肺脓肿的外科治疗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的外科治疗
第五节 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一、肺切除术
二、胸廓成形术
第六节 支气管肺癌的外科治疗
第七节 食管癌与贲门癌
第八节 贲门失弛症
第九节 食管平滑肌瘤
第十节 开胸探查术
第十一节 纵隔肿瘤及囊肿
第十二节 电视胸腔镜手术
第三章 心脏血管外科一般治疗常规
第一节 一般常规
第二节 心脏直视手术常规
第三节 体外循环转流技术常规
附:托马心脏停跳液配方
附:深低温停循环下心内手术基本方法
第四节 心脏直视手术心肌保护方法
第五节 激活血凝时间(ACT)测定法
第四章 先天性心脏与大血管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 动脉导管未闭
第二节 继发性心房间隔缺损
第三节 房室管畸形
第四节 室间隔缺损
第五节 肺动脉狭窄
第六节 主动脉缩窄
第七节 左室流出道阻塞
第八节 主动脉窦瘤破裂
第九节 冠状动脉心腔瘘
第十节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第十一节 法洛四联症
第十二节 法洛三联症
第十三节 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
第十四节 右室双出口
第十五节 改良Fontan手术治疗复杂心脏畸形
第五章 后天性心脏血管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 化脓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
第二节 缩窄性心包炎
第三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第四节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
一、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
二、直视二尖瓣成形术
三、二尖瓣置换术
第五节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治疗
一、主动脉瓣置换术
二、主动脉瓣成形术
第六节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联合病变的外科治疗
第七节 心脏瓣膜直视成形术
一、直视二尖瓣成形术
二、主动脉瓣成形术
三、三尖瓣直视成形术
第八节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一、二尖瓣置换术
二、主动脉瓣置换术
三、三尖瓣置换术
四、多瓣膜置换术
第九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外科治疗
第十节 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外科治疗
一、室壁瘤
二、室间隔穿孔
三、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
第十一节 胸主动脉瘤
第十二节 心脏肿瘤
第十三节 心脏移植术
第十四节 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
一、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室性心动过速
第十六篇 泌尿外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工作常规
第一节 病案记录
第二节 一般诊疗技术常规
一、尿道探杆探查或扩张术
二、前列腺按摩术
三、尿动力学检查
四、膀胱镜检查术
五、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六、肾积水穿刺引流术
七、耻骨上膀胱穿刺术
八、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第三节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第二章 主要伤病诊疗技术及护理常规
第一节 肾损伤
第二节 输尿管损伤
第三节 膀胱损伤
第四节 尿道损伤
第五节 肾结核
第六节 附睾结核
第七节 膀胱炎
第八节 非特异性附睾炎
第九节 前列腺炎
第十节 肾结石
第十一节 输尿管结石
第十二节 膀胱结石
第十三节 尿道结石
第十四节 肾肿瘤
第十五节 输尿管肿瘤
第十六节 膀胱肿瘤
第十七节 前列腺癌
第十八节 睾丸肿瘤
第十九节 阴茎癌
第二十节 鞘膜积液
第二十一节 精索静脉曲张
第二十二节 包茎与包皮过长
第二十三节 隐睾
第二十四节 尿道下裂
第二十五节 前列腺增生症
第二十六节 乳糜尿
第二十七节 肾积水
第二十八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
第二十九节 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
第三十节 原发性醛固酮症
第三十一节 嗜铬细胞瘤
第三章 泌尿外科主要手术常规
第一节 耻骨上膀胱切开及造口术
第二节 膀胱切除术
第三节 前列腺摘除术
附:电切术
第四节 肾及肾盂手术
第五节 肠袢在尿路的应用
第六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外科手术
第七节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第八节 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手术
第九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
第十节 嗜铬细胞瘤手术
第十一节 阴囊手术
第十二节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
第十三节 阴茎部分切除术及全切除术
第十七篇 神经外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诊疗技术常规
第一节 病案记录
第二节 穿刺检查常规
第三节 神经系统X线检查常规
第四节 专科检查
第五节 神经外科监护
第六节 神经外科特殊技术
一、脑室穿刺术
二、脑室持续引流
三、显微外科技术
四、立体定向技术
五、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
六、后装置放射治疗术
七、X刀和γ刀治疗
第七节 手术治疗
一、开颅术
二、脊髓手术
第八节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第二章 主要疾病诊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颅脑损伤
一、颅脑损伤分类
二、闭合性颅脑损伤
三、开放性颅脑伤
四、火器性颅脑伤
第二节 颅内肿瘤
一、神经胶质细胞瘤(胶质瘤)
二、脑膜瘤
三、垂体腺瘤
四、颅咽管瘤
五、听神经瘤
六、三叉神经瘤
七、表皮样囊肿(胆脂瘤)
八、血管网状细胞瘤
九、脊索瘤
十、脑转移瘤
十一、颅底部肿瘤及侵入瘤
十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十三、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
第三节 脑血管疾病
一、颅内动脉瘤
二、脑动静脉畸形(AVM)
三、硬脑膜动静脉瘘
四、高血压性脑出血
五、颈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
六、椎基动脉狭窄或闭塞
七、烟雾病
第四节 颅内感染
一、化脓性脑膜脑炎
二、脑脓肿
三、脑蛛网膜炎及囊肿
四、脑结核瘤
五、脑梅毒瘤(树胶肿)
六、艾滋病的颅内局灶性病变
第五节 颅骨肿瘤
第六节 颅内寄生虫病
一、脑囊尾蚴病(脑囊虫病)
二、脑血吸虫病
三、脑包虫病(棘球蚴病)
四、脑型肺吸虫病
第七节 颅骨、脑和脊柱、脊髓先天性疾病
一、先天性脑积水
二、颅裂脑膜脑膨出
三、狭颅症
四、颅底陷入
五、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六、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
第八节 疼痛和面肌抽搐的外科治疗
一、三叉神经痛
二、舌咽神经痛
三、恶性肿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四、面肌抽搐
第九节 癫痫的外科治疗
一、外伤性癫痫
二、颞叶癫痫及其他难治性癫痫
第十节 脊髓损伤和疾病
一、闭合性脊髓损伤
二、开放性脊髓损伤
三、椎管内肿瘤
四、硬脊膜外脓肿
五、脊髓蛛网膜炎
六、脊髓动静脉畸形
第十一节 周围神经疾病
一、周围神经损伤
二、周围神经肿瘤
第十八篇 烧伤及冻伤常规
第一章 现场急救、入院与抗休克
第一节 现场急救与后送
第二节 伤情判断与入院处理
第三节 烧伤休克治疗
第二章 烧伤病区的设置及管理制度
第一节 烧伤病区的设置
第二节 消毒隔离制度
第三节 水疗室设置及管理
第三章 烧伤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处理
第一节 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
第二节 酸碱平衡失调
第四章 烧伤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第一节 严重烧伤后免疫紊乱
第二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
第三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
第五章 烧伤创面处理与植皮
第一节 包扎疗法与暴露疗法
第二节 半暴露疗法、湿敷、浸浴和浸泡
第三节 深度烧伤的焦痂处理
第四节 烧伤植皮
第五节 烧伤瘢痕及挛缩的防治
第六节 皮肤的储存
第六章 烧伤代谢与营养
第一节 烧伤病人的营养代谢监测
一、营养监测
二、能量代谢监测
第二节 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
一、烧伤病人的营养需要量
二、烧伤病人营养支持的途径
第七章 特殊部位与特殊原因烧伤
第一节 特殊部位烧伤
第二节 特殊原因烧伤
第八章 烧伤常见内脏并发症的防治
一、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二、肺部感染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
四、心功能不全
五、应激性溃疡
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七、脑水肿
八、多器官功能衰竭
九、应激性糖尿病
十、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第九章 烧伤特殊护理
第一节 入院急诊护理
第二节 休克期护理
第三节 创面护理
第四节 植皮手术前后的护理
第五节 特殊部位烧伤护理
第六节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第七节 翻身护理
第八节 康复期护理
第九节 消毒隔离制度
第十章 冻伤
第十九篇 整形外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常规
第一节 病案记录
第二节一般诊疗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要求
二、整形外科治疗计划
三、手术前一般准备
四、手术操作一般要求
五、手术后处理
六、后期处理
第二章 自体组织移植
第一节 皮片切取术
第二节 皮片移植术
一、中厚皮片移植术
二、刃厚皮片移植术
三、全厚皮片移植术(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
第三节 皮瓣及皮管移植术
一、皮瓣转移术
二、皮管成形术
三、皮管转移术
四、皮瓣延迟术
五、轴型皮瓣(含岛状皮瓣)带蒂移植术
六、游离皮瓣移植术(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术)
第四节 软骨移植术
第五节 筋膜移植术
一、阔筋膜游离移植术
二、筋膜瓣带蒂或吻合血管移植术
第六节 粘膜、真皮、真皮脂肪及大网膜移植术
一、粘膜移植术
二、真皮或真皮脂肪移植术
第七节 肌肉移植术
一、游离骨骼肌移植术
二、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骨骼肌移植术
第八节 大网膜移植术
第三章 常见体表器官畸形的整复
第一节 颜面部整形术
一、口、唇及面颊部整形术
二、唇裂二期畸形整复术
三、鼻部整形术
第二节 耳郭缺损的修复与再造术
第三节 眼部整复术
一、瘢痕性睑外翻矫正及皮片移植术
二、眼窝再造术
三、眉毛再造术
第四节 颈部及下颌整形术
第五节 手部畸形与缺损的整复术
一、先天性并指分指术
二、手部挛缩与畸形的修复术
第六节 乳房的整形与再造
一、巨乳症乳房缩小成形术
二、乳房再造术
第七节 阴茎、阴道再造术
一、阴茎再造术
二、阴道成形术
第八节 腹壁整形术
一、腹壁瘢痕切除术
二、腹壁美容整形术
第四章 体表肿瘤
第一节 色素痣
第二节 血管瘤
第三节 基底细胞癌
第四节 鳞状细胞癌
第五章 整容手术
第一节 重险成形术(又称双眼皮成形术)
一、上睑皮肤切开缝合法
二、三针缝扎法(俗称压条法)
三、埋线法
第二节 眼袋整复术
一、经皮切开缝合法
二、结膜内入路法
第三节 擦皮整容术
第四节 颜面部皮肤提紧术(或称皱纹舒平术)
一、皮肤切除缝合法
二、内窥镜除皱术
三、小切口除皱术
第五节 脂肪抽吸术
第六节 化学剥脱术
第六章 组织扩张术
第一节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第二节 皮肤外扩张术
第七章 颅面外科
第一节 狭颅症颅缝过早闭合整复术
第二节 颅面骨发育不全整复术
第三节 眶距增宽症
第二十篇 眼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常规
第一节 入院一般工作常规
第二节 病案记录
一、一般注意点
二、眼科情况
附:眼科常用缩写词或符号
第三节 一般诊疗技术常规
一、视力检杏
二、视野检查
三、色觉检查
四、暗适应检查
五、眼球突度测量法
六、角膜染色法
七、巩膜透照法
八、角膜地形图检查
九、眼底检查
十、裂隙灯检查
十一、前置镜、前房角镜及三面镜
检查
附:前房角宽度分级
十二、前房深度检查法
十三、眼压检查
十四、房水流畅检查
十五、青光眼激发试验
十六、屈光检查
附:角膜曲率计(JaralSchiotz型)检查法
十七、深度觉检查(Dolman法)
十八、斜视检查
十九、隐斜计检查
二十、复视检查
二十一、同视机检查
二十二、眼动脉压测量法
二十三、眼电生理检查
二十四、眼部超声检查
二十五、眼部X线及CT检查
二十六、眼部照相
二十七、荧光索眼底血管造影法
附:照相机保养要求
二十八、结核菌素试验
二十九、组织胺脱敏疗法
三十、高渗溶液静脉注射或滴注疗法
三十一、封闭疗法
三十二、烧灼疗法
三十三、低温疗法
三十四、激光疗法
三卜五、常用免疫疗法
三十六、免疫抑制疗法
三十七、自血疗法
三十八、结膜下注射法
二十九、球后注射法
四十、球旁注射法
四十一、玻璃体腔内注射法
第四节 一般护理技术常规
一、局部用药常规
二、滴眼药法及涂眼膏法
三、结膜囊冲洗法
四 泪道冲洗及探通法
五、湿热敷法
六、剪睫毛法
七、电解倒睫法
八、眼部检验标本采取法
第五节 病室一般护理常规
第六节 病区卫生及隔离消毒常规
第二章 眼伤病的诊疗和护理常规
第一节 眼睑疾病
一、麦粒肿
二、霰粒肿
三、睑缘炎
四、睑内翻及倒睫
五、睑外翻
六、上睑下垂
七、眼睑闭合不全
第二节 泪道疾病
一、急性泪囊炎
二、慢性泪囊炎
三、泪小管及鼻泪管阻塞
第三节 结膜疾病
一、结膜炎
二、沙眼
三、翼状胬肉
第四节 角膜疾病
一、角膜炎
二、角膜瘢痕性混浊
第五节 维生素A缺乏性眼病
第六节 巩膜疾病
第七节 葡萄膜疾病
第八节 青光眼
一、原发性青光眼
二、继发性青光眼
三、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第九节 白内障
第十节 玻璃体疾病
第十一节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第十二节 视网膜血管炎
第十三节 视网膜血管阻塞
第十四节 视网膜脱离
第十五节 脉络膜病变
第十六节 黄斑部病变
第十七节 视网膜变性病变
第十八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第十九节 视神经病变
第二十节 眼外伤
一、诊断及处理原则
二、各类眼外伤处理
第二十一节 斜视与弱视
第二十二节 屈光不正
第二十三节 眼部肿瘤
第二十四节 眼眶疾病
第三章 手术常规
第一节 手术准备及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内眼手术常规
二、外眼手术常规
三、显微手术常规
第二节 主要手术技术操作常规
一、麦粒肿及霰粒肿切开术
二、睑内翻或外翻矫正术
三、上睑下垂矫正术
四、泪道手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摘除术及泪小管修补术)
五、翼状胬肉手术
六、角膜移植术
七、青光眼手术
八、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九、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十、玻璃体切割术
十一、斜视矫正术
十二、眼球穿通伤缝合术
十三、眼球内异物取出术
十四、屈光手术
十五、眼球手术(眼球摘除术、眼内容剜出术)
十六、眶内容剜出术
十七、眶内肿瘤摘除术
十八、眼部成形术
第二十一篇 耳鼻咽喉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诊疗常规
第一节 病案记录
第二节 诊疗技术常规
一、前鼻镜检查法
二、间接鼻咽镜检查法
三、鼻窦透照法
四、鼻腔-鼻窦内镜检查法
五、上颌窦穿刺检查法
六、口咽部检查法
七、纤维鼻咽镜检查法
八、间接喉镜检查法
九、直接喉镜检查法
十、电子喉动态镜检查法(又称频闪喉镜检查法)
十一、纤维喉镜检查
十二、支气管镜检查术
十三、食管镜检查术
十四、耳镜检查法
十五、鼓气耳镜(Siegle耳镜)使用法
十六、鼓膜穿刺法
十七、咽鼓管功能检查法
十八、听力检查法
十九、前庭功能检查法
第三节 一般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一、鼻腔冲洗法
二、下鼻甲注射法
三、鼻窦变压置换疗法
四、剪鼻毛法
五、外耳道冲洗法
六、咽部涂药法
七、咽喉部喷雾法
附:耳鼻咽喉科常用药
附:可卡因与丁卡因中毒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第二章 急症诊疗常规
第一节 鼻出血
第二节 鼻外伤
第三节 喉阻塞
第四节 喉、气管外伤
第五节 气管及食管异物
第六节 呼吸道及食管烧伤
一、呼吸道烧伤
二、食管烧伤
第七节 耳郭外伤
第八节 鼓膜外伤
第九节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第三章 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 鼻部常见疾病
一、鼻疖肿
二、急性鼻炎
三、慢性鼻炎
四、萎缩性鼻炎
五、变态反应性鼻炎
六、鼻息肉
七、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八、慢性鼻窦炎
九、鼻中隔偏曲
十、鼻窦恶性肿瘤
第二节 咽喉部常见疾病
一、急性咽炎
二、慢性咽炎
三、咽异感症
四、溃疡膜性咽峡炎
五、增殖体肥大
六、急性扁桃体炎
七、慢性扁桃体炎
八、扁桃体周围脓肿
九、咽旁脓肿
十、咽后脓肿
十一、鼾症
十二、急性喉炎
十三、慢性喉炎
十四、癔症性失音
十五、喉返神经瘫痪(声带麻痹)
十六、鼻咽部肿瘤
附:鼻咽癌临床分类法
十七、扁桃体恶性肿瘤(肉瘤和癌)
十八、喉癌
附:喉癌临床分类法
第三节 耳部常见病
一、耳郭假囊肿
二、外耳道疖肿
三、外耳道真菌病
四、分泌性中耳炎
五、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八、耳硬化症
九、梅尼埃病
十、感音神经性耳聋
十一、贝尔(Bell)面瘫
十二、听神经瘤
十三、中耳癌
第四章 常用手术前后治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 鼻部手术医疗护理常规
一、一般鼻内手术
二、上颌窦根治术
三、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四、鼻侧切开术
第二节 咽部手术医护常规
一、扁桃体手术
二、咽部脓肿切开术
三、腭咽成形术
第三节 喉部手术医护常规
一、气管切开术
二、喉切除术
第四节 耳部手术医护常规
一、乳突手术
二、中耳传音机构重建
三、镫骨手术及内耳开窗术
四、颞骨切除术
五、迷路后或乙状窦后进路术(桥小脑角手术)
第二十二篇 口腔科常规
第一章 一般常规
第一节 病案记录
第二节 口腔及颌面部检查
第三节 检验及辅助检查
第四节 口腔X线检查
第二章 口腔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 牙体硬组织病
一、牙齿感觉过敏
二、釉质发育不全
三、四环素牙
四、氟牙症
五、畸形中央尖
六、楔形缺损
七、隐裂
八、龋病
第二节 牙髓病及尖周病
一、牙髓病
二、尖周病
三、牙髓治疗
第三节 牙周病
一、边缘性龈炎
二、肥大性龈炎、牙龈增生
三、成人牙周炎(单纯性牙周炎,复合性牙周炎)
四、青少年牙周炎
第四节 牙髓牙周综合征
第五节 牙病预防
第六节 口腔粘膜病
一、口疮(阿弗它)
二、创伤性口炎
三、口腔单纯性疱疹
四、坏死性龈口炎
五、念珠菌性口炎(雪口)
六、维生素B2缺乏症
七、扁平苔藓
八、白斑
九、慢性唇炎
十、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
十一、多形渗出性红斑
十二、地图舌、沟纹舌
十三、盘状红斑狼疮
十四、药物过敏性口炎
第三章 口腔颌面外科常见伤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 口腔颌面局部麻醉要点
第二节 拔牙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炎症
一、面部疖、痈
二、颌面部蜂窝织炎
三、颌骨骨髓炎
第四节 颞下颌关节疾病
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二、颞下颌关节前脱位
三、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硬
四、假性颞下颌关节强硬
第五节 涎腺疾病
一、涎腺结石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