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的创作者
· · · · · ·
-
林语堂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会性 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会性 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目录 · · · · · ·
2、眉山
3、童年与青年
4、应试
5、父与子
6、神、鬼、人
7、王安石变法
8、拗相公
9、人的恶行
10、两兄弟
11、诗人、名妓、高僧
12、抗暴诗
13、黄楼
14、逮捕与审判
15、东坡居士
16、赤壁赋
17、瑜珈与炼丹
18、浪迹天涯
19、太后恩宠
20、国画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苏东坡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苏东坡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苏东坡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68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1 )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4分 24170人读过
-
Praeger (1971)9.2分 64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8.1分 16112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8.3分 622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 看完这些传记 (海鹰)
- 西湖梦寻 (春夢婆)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苏东坡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普蓝深红 2012-02-26 17:10:52
林词堂的书还喜欢,但不喜此书捧一人而压他人的文风
1 有用 我爱阳光 2007-09-30 19:48:20
最倾心的历史人物~
0 有用 狮子真好吃啊 2005-12-23 15:13:38
not trust it but love it
0 有用 Vamei 2014-01-29 09:02:35
对文豪相当浓郁的赞美啊!
4 有用 轩辕白圭 2010-05-03 16:57:04
看的是林先生的文字,想的却是苏子瞻的品性和境遇。人生百年,浮浮沉沉数十载,且能做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般心境的人,有几人欤?
0 有用 Tertius 2023-07-13 20:19:42 湖北
@2012-08-30 18:36:57
0 有用 豆友272110304 2023-07-13 00:19:54 湖北
@2012-08-30 18:36:57
0 有用 小米锅巴 2023-03-09 00:37:18 广西
文字艰涩,内容也难提起兴趣。囫囵吞枣翻了一遍,算是看完了吧。还是背几首诗词算了。
1 有用 阿辽沙 2023-01-20 16:58:45 浙江
这本书我读了很多年都没有读完,实在无趣的很,白开水。关键是把读者放得很低,因为原是面向老外的,感觉是在对着文盲史盲陈述流水账。东坡的故事那么多,这本书里讲得实在不精彩。至于大家都说的过于贬王安石我倒不怎么反对。本书版本众多,销量奇大,大概都是因为对东坡感兴趣的多,而作者又名气大的缘故。总之感觉实在名不副实。
0 有用 蕊希希 2023-01-04 13:29:48 四川
林先生过于迷弟了,有些地方彩虹屁略多。传记内容阅读之后,记忆不太深刻,加上对其中诗词以及文言文不熟悉,所以读起来会觉得不太适应。 总体来说,对东坡有略微立体的了解,一生的轮廓逐渐清晰。惊叹于东坡将文人与政客身份很好的融合,喜欢东坡的豁达,那是一份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的感受,亦可执政为民,亦可寄居田园,研究美食,专注生活。(下一步学习东坡的作品了,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对他的了解还是要落地于诗词... 林先生过于迷弟了,有些地方彩虹屁略多。传记内容阅读之后,记忆不太深刻,加上对其中诗词以及文言文不熟悉,所以读起来会觉得不太适应。 总体来说,对东坡有略微立体的了解,一生的轮廓逐渐清晰。惊叹于东坡将文人与政客身份很好的融合,喜欢东坡的豁达,那是一份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的感受,亦可执政为民,亦可寄居田园,研究美食,专注生活。(下一步学习东坡的作品了,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对他的了解还是要落地于诗词文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