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页历史远大于一卷逻辑的重量----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生动地叙述了丁玲的人生历程,特别是与周扬、沈从文等人的矛盾纠葛,以及王蒙对其一生的终结性评价,从中揭示了环境的严峻和人性的复杂性。
以后如果要对丁玲做再深一些的研究,可再参考本书
人言可畏?王蒙《我心目中的丁玲》-李陀《丁玲不简单》-黄子平《在医院中》解读-贺桂梅《知识分子、革命、女性》-李杨《再论打开延安文艺的方式》,在众说纷纭中丁玲研究不断深入。
关于丁玲的周围人的回忆和评述性文章的收录。所谓的左和右,众说纷纭之中,还是离不开和周扬那纠缠二十多年的矛盾。这已经不是什么私人的矛盾了,而是牵扯到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了。其实读来感觉王蒙那篇文章并没有那么严重歪曲丁玲。当然,也许有部分失实的地方。林贤治那篇文章反对所谓的左右的偏颇的说法,深得我心。当然,对于所谓的政治吞噬丁玲文学才能的说法,大概丁是不会同意的。即使死后,这些托为知己者们也要拿着丁玲大... 关于丁玲的周围人的回忆和评述性文章的收录。所谓的左和右,众说纷纭之中,还是离不开和周扬那纠缠二十多年的矛盾。这已经不是什么私人的矛盾了,而是牵扯到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了。其实读来感觉王蒙那篇文章并没有那么严重歪曲丁玲。当然,也许有部分失实的地方。林贤治那篇文章反对所谓的左右的偏颇的说法,深得我心。当然,对于所谓的政治吞噬丁玲文学才能的说法,大概丁是不会同意的。即使死后,这些托为知己者们也要拿着丁玲大做文章,争论不休。一般作家如此,政治化了的作家更是如此。大抵,和党国政治一旦纠缠不清,总是不免风起云涌的。是非不等同于黑白,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我的忧惧,其实就是来源于他们这些人的遭际。 (展开)
> 更多短评 3 条
> 2人在读
> 12人读过
> 26人想读
订阅关于左右说丁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熊柴大略 2020-12-09 00:21:14
以后如果要对丁玲做再深一些的研究,可再参考本书
0 有用 野客 2017-11-26 23:58:14
人言可畏?王蒙《我心目中的丁玲》-李陀《丁玲不简单》-黄子平《在医院中》解读-贺桂梅《知识分子、革命、女性》-李杨《再论打开延安文艺的方式》,在众说纷纭中丁玲研究不断深入。
0 有用 小泽君 2017-05-26 10:47:24
关于丁玲的周围人的回忆和评述性文章的收录。所谓的左和右,众说纷纭之中,还是离不开和周扬那纠缠二十多年的矛盾。这已经不是什么私人的矛盾了,而是牵扯到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了。其实读来感觉王蒙那篇文章并没有那么严重歪曲丁玲。当然,也许有部分失实的地方。林贤治那篇文章反对所谓的左右的偏颇的说法,深得我心。当然,对于所谓的政治吞噬丁玲文学才能的说法,大概丁是不会同意的。即使死后,这些托为知己者们也要拿着丁玲大... 关于丁玲的周围人的回忆和评述性文章的收录。所谓的左和右,众说纷纭之中,还是离不开和周扬那纠缠二十多年的矛盾。这已经不是什么私人的矛盾了,而是牵扯到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了。其实读来感觉王蒙那篇文章并没有那么严重歪曲丁玲。当然,也许有部分失实的地方。林贤治那篇文章反对所谓的左右的偏颇的说法,深得我心。当然,对于所谓的政治吞噬丁玲文学才能的说法,大概丁是不会同意的。即使死后,这些托为知己者们也要拿着丁玲大做文章,争论不休。一般作家如此,政治化了的作家更是如此。大抵,和党国政治一旦纠缠不清,总是不免风起云涌的。是非不等同于黑白,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我的忧惧,其实就是来源于他们这些人的遭际。 (展开)
0 有用 熊柴大略 2020-12-09 00:21:14
以后如果要对丁玲做再深一些的研究,可再参考本书
0 有用 野客 2017-11-26 23:58:14
人言可畏?王蒙《我心目中的丁玲》-李陀《丁玲不简单》-黄子平《在医院中》解读-贺桂梅《知识分子、革命、女性》-李杨《再论打开延安文艺的方式》,在众说纷纭中丁玲研究不断深入。
0 有用 小泽君 2017-05-26 10:47:24
关于丁玲的周围人的回忆和评述性文章的收录。所谓的左和右,众说纷纭之中,还是离不开和周扬那纠缠二十多年的矛盾。这已经不是什么私人的矛盾了,而是牵扯到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了。其实读来感觉王蒙那篇文章并没有那么严重歪曲丁玲。当然,也许有部分失实的地方。林贤治那篇文章反对所谓的左右的偏颇的说法,深得我心。当然,对于所谓的政治吞噬丁玲文学才能的说法,大概丁是不会同意的。即使死后,这些托为知己者们也要拿着丁玲大... 关于丁玲的周围人的回忆和评述性文章的收录。所谓的左和右,众说纷纭之中,还是离不开和周扬那纠缠二十多年的矛盾。这已经不是什么私人的矛盾了,而是牵扯到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了。其实读来感觉王蒙那篇文章并没有那么严重歪曲丁玲。当然,也许有部分失实的地方。林贤治那篇文章反对所谓的左右的偏颇的说法,深得我心。当然,对于所谓的政治吞噬丁玲文学才能的说法,大概丁是不会同意的。即使死后,这些托为知己者们也要拿着丁玲大做文章,争论不休。一般作家如此,政治化了的作家更是如此。大抵,和党国政治一旦纠缠不清,总是不免风起云涌的。是非不等同于黑白,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我的忧惧,其实就是来源于他们这些人的遭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