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W.H. 麦克尼尔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副标题: 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
原作名: The Pursuit of Power: Technology, Armed Force, and Society since A.D. 1000
译者: 倪大昕 / 杨润殷
出版年: 1996-12-1
页数: 422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现代化冲击下的世界
ISBN: 9787806161685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副标题: 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
原作名: The Pursuit of Power: Technology, Armed Force, and Society since A.D. 1000
译者: 倪大昕 / 杨润殷
出版年: 1996-12-1
页数: 422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现代化冲击下的世界
ISBN: 9787806161685
内容简介 · · · · · ·
麦尼尔的《竞逐富强》所为我们带来的,是这观点的另一种论述:即欧洲的长期分裂造成剧烈军事和政治竞争由此产生的巨大压力迫使各国必须不断变革以求生存,从而为军事体制(包括武器和军队组织)的改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环境。因此西欧并非先有现代价值观和人生观才产生现代政治与社会制度,才出现工业文明。实际上,它在思想,宗教,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急剧变化,是通过这些领域彼此之间的强烈刺激与相互作用而同时产生,同时进行的。
竞逐富强的创作者
· · · · · ·
-
威廉·麦克尼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H·麦尼尔(William H.McNeill),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美国世界史学家。1938、1939年先后获芝加哥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47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他在《西方的崛起》(1963年出版,获1964年美国图书奖)梳理人类历史几千年,尤其是近五六百年演变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融合的史学观点,与斯本格勒有关文明割裂的观点相左,对历史研究影响巨大。2009年获国家人文奖章。还著有《时疫与民众》(1976年)、《汤因比传》(1989年)、《世界史》(1998年)、《真理的探求:一个历史学家的回忆录》(2005年)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具体地说,所谓对自由市场的反应灵敏就是,能够引起生产的实质性改进的新技术,在英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中有时能够得到接受;而在俄国,发明创造或传播新发明的动力只会间歇出现。烦恼不堪的行政官员几乎总是认定,执行上司的指示,最好是固守熟悉的工作方法;要增加生产(如果上司要增加生产),就逼着生产者加倍苦干或找更多的工人。至于试用某种新奇的设备,肯定会有损于短期效果,而且可能也得到良好的长期效果。因此,这样的选择根本很少予以考虑。只有在某项技术已经在国外证明成功以后,俄国的行政官员才感到值得废弃原来的安排,引进新技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5章 欧洲暴力官僚化所带来的压力(1700―1789年) -
在中国和印度,战车的引入带来了更富戏剧性的变革。公元前1500年前后,战车打破了古老的印度河文明,在历经数个世纪的“黑暗时代”之后印度河流域才又兴起新的文明格局。与此相反,在中国,善用战车的商朝很快战胜了此前早就在黄河流域立足的更加高度分化的王朝,作为战车武士的商朝统治者因此获得了更奢华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收入,这一格局塑造了后来的中国文明,使中华文明的特征更为显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古代的武器与社会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现代化冲击下的世界(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帝国的剖析》《独裁下的嬗变与危机》《从瓦解到新生》《惶惑的旅程-西班牙的现代化历程》
。
喜欢读"竞逐富强"的人也喜欢 · · · · · ·
竞逐富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字数超140,只能发这了
补课。真是杰出而有趣的军事经济史与军事社会史!再注意到此书要在《大国的兴衰》之前六年出版,就更显非凡了。然而,这般出色论述的结果却是对“全球政府”的预期,真是令人失望。只要人之与人之间的差异还在,颇为和平美好的全球政府就绝无可能。全球政府之下,就不会有内战...
(展开)

中国衰败源自儒家不重视富国强兵
美国历史学家麦尼尔写的《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再次验证了我的一个核心假设:中国近1000年的衰落,核心变量是儒家文化贵族集团对军事商业力量的打压。本质上是中国的统治精英的思想三观对真实世界的运作判断错误。又由于长期孤悬东亚,一家独大,无法...
(展开)

身处和平年代当了解战争
无论如何,此书值得一看再看。一是周边历史书籍印证作者的客观性。二是重点章节,标出来仔细阅读。 1。战争和国家的关系。战前,战时,战后。赢。输。为何战争。 战前,国家因为地理位置,受到威胁,别人强大,所以开始整军备。 战时,牺牲一切保证战争供应。但有的国家日常经...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8.7分 239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20)7.8分 87人读过
-
廣場出版 (2019)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际关系史推荐书目 (vacuity)
- 100本经济学经典书目 (Tour de Force)
- 近世军事 (托蒂)
- 早期现代/绝对主义王权时代(1453-1792年)的政治、社会与经济 (八月之光)
- ◆岊湬的书柜(21) (岊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竞逐富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rab 2021-11-02 16:19:42
从量化历史研究推的一篇文章的注释部分看到的,7月回家在火车上看完,启发很大,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是蒂利《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的思路。
1 有用 伊西力安 2012-02-09 10:55:19
虽然翻译确实有缺憾,但总体来看,的确富含“营养”,相当过瘾~
0 有用 莱茵的黄金 2010-07-05 19:14:55
the pursuit of power的中译本。
0 有用 月色清辉的家 2012-12-24 10:03:38
唯一的缺点是翻译
0 有用 saidelizi 2012-02-06 21:12:30
这么经典的书,翻译实在不敢恭维。大大拓展了我的阅读的领域,更加 专业化,荷兰军事革命,法国炮兵革命,普鲁士参谋作业革命,英国海军工业与商业的结合,真是太精彩了
0 有用 Crab 2021-11-02 16:19:42
从量化历史研究推的一篇文章的注释部分看到的,7月回家在火车上看完,启发很大,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是蒂利《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的思路。
0 有用 穆塔 2021-01-10 23:22:40
脱离自由才是真正的解放,年轻人在面对迅速变化的生活而又没有能力承担责任时
0 有用 宇宙很大很大 2020-03-05 18:34:12
每个外交官都该看看
1 有用 东林君 2019-04-07 12:47:23
不是世界军事史,而是军事世界史,紫花苜蓿惊艳。翻译、编排粗制滥造。
0 有用 Gui_Zhe 2019-02-06 18:50:59
欧洲众多国家间的竞争极大推进了军事技术和军事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