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林风眠一生致力于探索中西艺术之调和,擅长风景、花鸟和仕女画,相象奇特,造型隽美、色彩绚丽,极具装饰性和感染力。晚年作品更臻炉火纯青的化境,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创新精神和现代性的画家,有《林风眠全集》行世。林风眠生前著有《艺术论丛》、《印象派的绘画》两书,系统而又深入地阐述他的发展民族绘画的艺术主张。本书是林风眠艺术评论和随笔的合集,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从中可以充分领略作者朴实的文笔、精辟的见解和真善美不懈追求的高洁心灵。
林风眠(1900-1991),广东梅县人。画家、艺术教育家。早年留法勤工俭学,专攻西洋绘画。回国后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二十年代末又在杭州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任校长兼教授。多年大力倡导艺术社会化的“艺术运动”,影响深远。五十年代以后定居上海,潜心创作。1979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后移居香港,直至病逝。
与朱光潜《谈美》联合使用。观点是艺术创作系于理智与情感的结合。对林先生的仕女绘画不是很了解,只觉得是在传统引目勾鼻上加入西化印象派。先生老年写的文章更温顺,少年则更凌厉。林先生有个观点我很喜欢,用艺术组织社会人士并动摇他们的信仰。我读此书,是附庸风雅的写照,单凭一点书上的美术知识完全吃不消。虽然林先生也谈及不少历史启蒙。《我的回顾》这一节,和东山魁夷一致,或者画家都如此,对万物的敏感自不待言。
> 更多短评 1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1人在读
> 8人读过
> 30人想读
订阅关于林风眠散文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不理不理左卫门 2018-03-12 16:08:55
与朱光潜《谈美》联合使用。观点是艺术创作系于理智与情感的结合。对林先生的仕女绘画不是很了解,只觉得是在传统引目勾鼻上加入西化印象派。先生老年写的文章更温顺,少年则更凌厉。林先生有个观点我很喜欢,用艺术组织社会人士并动摇他们的信仰。我读此书,是附庸风雅的写照,单凭一点书上的美术知识完全吃不消。虽然林先生也谈及不少历史启蒙。《我的回顾》这一节,和东山魁夷一致,或者画家都如此,对万物的敏感自不待言。
2 有用 不理不理左卫门 2018-03-12 16:08:55
与朱光潜《谈美》联合使用。观点是艺术创作系于理智与情感的结合。对林先生的仕女绘画不是很了解,只觉得是在传统引目勾鼻上加入西化印象派。先生老年写的文章更温顺,少年则更凌厉。林先生有个观点我很喜欢,用艺术组织社会人士并动摇他们的信仰。我读此书,是附庸风雅的写照,单凭一点书上的美术知识完全吃不消。虽然林先生也谈及不少历史启蒙。《我的回顾》这一节,和东山魁夷一致,或者画家都如此,对万物的敏感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