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著作各种各样,涉及领域也十分广泛,但至今尚未有一本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和理论、并将其上升到原理高度的著作。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我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王沪宁任主编、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林尚立、孙关宏任副主编,编著了本书。本书在充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根据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本思想逻辑,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本书是高校社会学尤其是政治学、行政学学科研究人士的重要参考书,是高校的首选教材。
目录 · · · · · ·
序言
协作说明
第一章 导论:对象和地位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政治的基本构造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第二章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第一节 人是社会存在物
第二节 社会是发展的活的机体
第三节 政治上层建筑建立于经济基础
第三章 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第一节 阶级对抗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基础
第二节 阶级产生于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
第三节 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阶级差别
第四节 阶级斗争的中心是政治权力
第五节 阶级斗争构成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六节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条件
第四章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一节 社会决定国家
第二节 国家产生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
第三节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第四节 无产阶级国家是新型国家
第五节 国家必然走向消亡
第五章 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
第一节 国家管理权力反作用于社会
第二节 政治统治和社会职能相辅相成
第三节 国家职能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
第四节 国家存在相对自主性
第六章 政治权力是阶级统治的权力
第一节 政治权利源于经济权力
第二节 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第三节 暴力以经济力量为基础
第四节 权威与民主
第七章 国家属性决定政治形式
第一节 阶级统治需要一定的政治形式
第二节 政治形式的本质取决于国家类型
第三节 政治形式反映一定的民族特性
第四节 政治形式和统治内容是辨证的统一
第八章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第一节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第二节 民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第三节 社会民主高于政治民主
第四节 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是共生的
第九章 政治党派划分基于阶级划分
第一节 政党是阶级斗争最严整的表现
第二节 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组织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
第四节 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条件
第十章 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相比占首位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作为基本原则
第三节 群众路线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第四节 划分党和国家机关的职能
第五节 政策和策略是党和政府的生命
第十一章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一节 民族在历史中形成
第二节 民族的形成是历史发展成果
第三节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第四节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第五节 民族融合是各民族高度发展的结果
第十二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政治意识形态
第一节 政治文化反映社会存在
第二节 政治文化具有阶级属性
第三节 政治文化兼有现实性和历史继承性
第四节 政治文化发展不一定与社会发展同步
第五节 政治文化要进行灌输
第十三章 社会发展促进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依照其内在规律
第二节 政治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第三节 政治发展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第四节 政治发展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第五节 政治发展是自觉的政治活动
第十四章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第一节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节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
第三节 政治革命发展到社会革命
第四节 革命必须具备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第五节 暴力方式与和平方式辨证统一
第六节 不断革命与革命发展阶段相统一
第七节 改良是革命的副产品
第十五章 时代特征决定国际政治总格局
第一节 现代国际社会是世界体系
第二节 国际政治格局受阶级划分影响
第三节 国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是政治的继续
第五节 和平共处是处理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十六章 人类社会必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二节 共和国应是社会共和国
第三节 政治平等升华到社会平等
第四节 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列宁有句名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毛泽东同志也说过:研究历史要“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历史的观点也是我们研究国际政治的基本要求 Marx创立科社理论寻求解放的道路,建立更优越的社会制度,因此在分析件时更多地侧重阶级层次。历史证明,科社理论推动了社会进步,唤醒了被剥削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起来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从20世纪初以来,这场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无产阶级甚至夺取了国家政权。新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短期内社会主义世界革命难以成功,新兴的无产阶级政权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现固国家政权的艰巨任务,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发展落后的生产力,解决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相当长一个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处同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节 国际政治格局受阶级划分影响 -
阶级消亡首先必须消灭剥削阶级及其制度。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不会有阶级的产生,也不会有阶级的消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问题的基本结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节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条件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政治的逻辑"的人也喜欢 · · · · · ·
政治的逻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初读《政治的逻辑》: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政治立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猪年读8本系列“的第8篇书评。这本书跟沙哈拉沙漠一样,都非常干,知识密度太大了。600多面,感觉面面都是要划重点,至少还得在花个半个月来好好读一下,所以今天只能是初读了。后面再补充修改并且给出思维导图。 这是一本政治学的书,是近三十年前,一帮中国政治学的中坚... (展开)
【马克思原理性政治观的教科书】
> 更多书评 11篇
-
红色有角F叔 (勇敢困难 不怕牛牛)
上层建筑是由基础产生的,但这绝不是说,上层建筑只是反映基础,它是消极的、中立的,对自己基础的命运、对阶级的命运、对制度的性质是漠不关心的。相反地,上层建筑一出现,就成为巨大的积极力量,积极促进自己基础的形成与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去根除和消灭旧基础和旧阶级。不这样是不可能的。基础创立上层建筑,就是要上层建筑为它服务,要上层建筑积极帮助它形成和巩固,要上层建筑为消灭已经过时的旧基础及其旧上...2018-02-10 13:34:21 1人喜欢
上层建筑是由基础产生的,但这绝不是说,上层建筑只是反映基础,它是消极的、中立的,对自己基础的命运、对阶级的命运、对制度的性质是漠不关心的。相反地,上层建筑一出现,就成为巨大的积极力量,积极促进自己基础的形成与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去根除和消灭旧基础和旧阶级。不这样是不可能的。基础创立上层建筑,就是要上层建筑为它服务,要上层建筑积极帮助它形成和巩固,要上层建筑为消灭已经过时的旧基础及其旧上层建筑而积极斗争。只要上层建筑拒绝这种服务作用,只要上层建筑从积极保卫自己的基础的立场转到对自己基础漠不关心的立场、转到对各个阶级同等看待的立场,它就会丧失自己的本质,不再成为上层建筑了。 引自 2.3 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回应 2018-02-10 13:34:21 -
历史的存在与运动都是辨证的。资产阶级统治在找到“最好的政治外売”的同际也找到自身存在的“彻底的”,也是“最后”的政治形式。因为,(一)资产阶级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愈是在这种“最好的政治外売”下获得最好的发展,就愈是面临更为 尖锐的阶级斗争。恩格斯指出:“它愈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愈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愈是剥削更多的公民。”随着这种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阶级对立的发展、扩大和深国家政权也就随着愈...
2021-06-17 00:03:21 1人喜欢
历史的存在与运动都是辨证的。资产阶级统治在找到“最好的政治外売”的同际也找到自身存在的“彻底的”,也是“最后”的政治形式。因为,(一)资产阶级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愈是在这种“最好的政治外売”下获得最好的发展,就愈是面临更为 尖锐的阶级斗争。恩格斯指出:“它愈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愈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愈是剥削更多的公民。”随着这种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阶级对立的发展、扩大和深国家政权也就随着愈益具有资本压迫劳动的全国政权的性质,具有为进行社奴役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力量的性质,具有阶级统治机器的性质。因此,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庸俗的民主派把民主共和国看做千年王国,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正是在资阶级社会的这个最后的国家形式里阶级斗争要进行最后的决战。 引自 第四节 政治形式和统治内容是辨证的统一 出自210页,但同时再次扩展几条线。
其一,马恩的理论所说的资本主义被取代的必然性,可以从本部分看到一些更具体的原因。
其二,可以结合时事来看,疫情冲击下守夜人政府/小政府大社会/社会参与/动员/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危机处置的表现。
其三,自我革新的必要与必然,它是不分体质众生平等对待的。
其四,每次看这本书我都感觉我在被种草马恩全集,但我去看过价格和体积,真的好庞大,会放满一层书架。我还有好多书没看完。
回应 2021-06-17 00:03:21 -
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当然适用于政治现象。 社会的政治现象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包含着与这三条规律相适应的发展过程。 苏式”马“哲的僵化成果,作者前面才说”不能用纯粹思辨的方法来考察“,现在又作茧自缚,这种对辩证法的僵化理解(空洞的词句,搪塞一下的语录)已经被很多国内的哲学家批判过了,无论是吉林大学的孙正聿,还是复旦大学的吴晓明。 这是作者让我觉得比较...
2022-07-07 21:29:01
-
Cos但丁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
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当然适用于政治现象。 社会的政治现象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包含着与这三条规律相适应的发展过程。 苏式”马“哲的僵化成果,作者前面才说”不能用纯粹思辨的方法来考察“,现在又作茧自缚,这种对辩证法的僵化理解(空洞的词句,搪塞一下的语录)已经被很多国内的哲学家批判过了,无论是吉林大学的孙正聿,还是复旦大学的吴晓明。 这是作者让我觉得比较...
2022-07-07 21:29:01
-
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当然适用于政治现象。 社会的政治现象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包含着与这三条规律相适应的发展过程。 苏式”马“哲的僵化成果,作者前面才说”不能用纯粹思辨的方法来考察“,现在又作茧自缚,这种对辩证法的僵化理解(空洞的词句,搪塞一下的语录)已经被很多国内的哲学家批判过了,无论是吉林大学的孙正聿,还是复旦大学的吴晓明。 这是作者让我觉得比较...
2022-07-07 21:29:01
-
历史的存在与运动都是辨证的。资产阶级统治在找到“最好的政治外売”的同际也找到自身存在的“彻底的”,也是“最后”的政治形式。因为,(一)资产阶级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愈是在这种“最好的政治外売”下获得最好的发展,就愈是面临更为 尖锐的阶级斗争。恩格斯指出:“它愈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愈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愈是剥削更多的公民。”随着这种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阶级对立的发展、扩大和深国家政权也就随着愈...
2021-06-17 00:03:21 1人喜欢
历史的存在与运动都是辨证的。资产阶级统治在找到“最好的政治外売”的同际也找到自身存在的“彻底的”,也是“最后”的政治形式。因为,(一)资产阶级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愈是在这种“最好的政治外売”下获得最好的发展,就愈是面临更为 尖锐的阶级斗争。恩格斯指出:“它愈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愈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愈是剥削更多的公民。”随着这种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阶级对立的发展、扩大和深国家政权也就随着愈益具有资本压迫劳动的全国政权的性质,具有为进行社奴役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力量的性质,具有阶级统治机器的性质。因此,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庸俗的民主派把民主共和国看做千年王国,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正是在资阶级社会的这个最后的国家形式里阶级斗争要进行最后的决战。 引自 第四节 政治形式和统治内容是辨证的统一 出自210页,但同时再次扩展几条线。
其一,马恩的理论所说的资本主义被取代的必然性,可以从本部分看到一些更具体的原因。
其二,可以结合时事来看,疫情冲击下守夜人政府/小政府大社会/社会参与/动员/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危机处置的表现。
其三,自我革新的必要与必然,它是不分体质众生平等对待的。
其四,每次看这本书我都感觉我在被种草马恩全集,但我去看过价格和体积,真的好庞大,会放满一层书架。我还有好多书没看完。
回应 2021-06-17 00:03:21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8.7分 258人读过
-
每满100-50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7.5分 1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政治学书单 (njpanpan)
- Macbeth藏书:政治哲学、政治学系列 (Macbeth)
- 王沪宁文集 (打个大西瓜又不)
- 王沪宁 (glassheart)
- 文赏.Appreciate (叶流徵)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政治的逻辑的评论:
feed: rss 2.0
27 有用 Icyw 2013-06-26 10:18:2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好教材,解答了不少疑惑。粗粗翻了一下,主要看了政党部分。王沪宁一生推啊!
2 有用 乾元 2019-07-03 12:17:01
意识形态读本,加大了经济决定论的阐释力度,同时增补强调改良意图理论的合法性。另外在措施采取上早就显明趋向了,国家是组织的暴力,灌输政治文化是教育手段,对人的统治应转变为对物的管理。最后,所谓“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其实就是在集体中(个人联合)才能打破自然社会的限制,达到物质生活的解放——既然大家都生活在被圈养的集体中,默默被收割了,那还有什么自由不自由的差别呢,只有好差的区别而已?
37 有用 francois 2020-07-20 00:45:53
刷新三观的一本书! 逻辑清晰,适合有一定马哲基础的人学习,阅读门槛较高,我一天啃十页,认认真真读了三个月才读完。 看完从粉红变成深红了…粉红确实不是红,而是特色道路上的乏走狗。 回归原教旨,只有公有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才能救全世界的无产阶级。 各位朋友们,我们都是无产阶级(中产阶级概念只是用来分化我们的,不信你看美国所谓中产的堕落,看看996,看看网文作者),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才能形成一股力量,这很难... 刷新三观的一本书! 逻辑清晰,适合有一定马哲基础的人学习,阅读门槛较高,我一天啃十页,认认真真读了三个月才读完。 看完从粉红变成深红了…粉红确实不是红,而是特色道路上的乏走狗。 回归原教旨,只有公有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才能救全世界的无产阶级。 各位朋友们,我们都是无产阶级(中产阶级概念只是用来分化我们的,不信你看美国所谓中产的堕落,看看996,看看网文作者),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才能形成一股力量,这很难,但从现在开始吧! 豆瓣主要是西方的簇拥者,很多现实把你们逼到了那一边,但仔细想想,国产资本家吃人,外国资本家就不吃人了么? (展开)
12 有用 九条鱼 2013-08-23 15:11:44
20140215-20140217。在摸着自己的小良心地肯定内容牛叉、逻辑强大的前提下,不得不佩服这本书神奇的排版:简直就是业界良心啊!一页满满的字,连图都么有啊,货真价实地五百多页啊~看书即是修行。
0 有用 水木无心 2017-10-25 22:46:46
06年在学校图书馆里翻了翻。没怎么读
0 有用 柏拉图下港口 2022-07-29 10:32:40
对于理解本书编者的思想来说,第十章图穷匕见,是唯一重要的章节,是对他自己将要从事的事业的权力依据的肯定,甚至保留了party-gov分开的讲法。
0 有用 David Huang 2022-06-10 14:01:39
马克思政治学教科书。关于西方两党制的批判也没有啥新质的理论;党政分开的论述不认同,你放弃了领导,自然会有其他势力渗透,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兜底,必有乱象。
0 有用 已注销 2022-06-06 17:37:01
不愧是国师。不过感觉国师这些年的思想也有变化。
0 有用 無名十哲 2022-05-10 18:46:35
第一次系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侧面,感谢从小到大必学的那些政治课程,居然还是颇为顺利的完成了阅读,说实话看完后坚定了我对当今道路的信心与决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真的很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用这句话来做准绳很足够了
0 有用 Dennis_ 2022-04-20 10:17:12
大佬的书。在读毕马克思原典后,我觉得这本书在逻辑上与对原文理解上胜过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教材。虽然部分内容仍有凑字数与陈词滥调之嫌,但已经是马理论政治学著作中比较有代表性和高度的作品了。尤其是和某些书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