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结构观走向解构观的必然性
第一部分 走进解构思维
引言
解构主义与文学批评
自由与深渊:德里达的两难
知其不可而为之:德里达寻找自由
两种文学史观:玄学的和解构的
解构思维与文化传统
第二部分 解构语言观
引言
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功能与诗意价值
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
关于《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商榷汉字与解构阅读
20世纪围绕语言之争:结构与解构
语言符号的滑动与民族无意识
一场关系到21世纪中华文化发展的讨论:如何评价汉语及汉字的价值
第三部分 解构评论
引言
20世纪祖国大陆文学评论与西方解构思维的撞击
何谓“大陆新保守主义”
从对抗到多元――谈弗・杰姆逊学术思想的新变化
保罗・迪曼的解构观与影片《红高粱》
评论之评论――谈朱大可的“迷津”
漫谈中华文化传统的革新与继承
文化・政治・语言三者关系之我见
学术讨论与政治文化情结
· · · · · · (
收起)
0 有用 寒露 2018-11-09 16:18:52
全书既是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介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破除了解构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解,书写不再是一种封闭的运动,而是开放的、自由的、非中心的。同时注重和中国文论的对比,德里达和庄子都指向自由,而庄子的自由要求顺性不刻意,不勉为其难,而德里达追求自由是出于不可遏制的生的本能,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解构语言观看得不太仔细,解构对语音的反对,走向书面文字,以及德里达对汉字的强调,与中国现代废除汉字、汉字本... 全书既是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介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破除了解构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解,书写不再是一种封闭的运动,而是开放的、自由的、非中心的。同时注重和中国文论的对比,德里达和庄子都指向自由,而庄子的自由要求顺性不刻意,不勉为其难,而德里达追求自由是出于不可遏制的生的本能,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解构语言观看得不太仔细,解构对语音的反对,走向书面文字,以及德里达对汉字的强调,与中国现代废除汉字、汉字本质的西化密切相关。哎……总之解构主义是一种革命的开放的方法论。不好好看的部分想读了原著之后再来一遍吧。 (展开)
0 有用 寒露 2018-11-09 16:18:52
全书既是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介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破除了解构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解,书写不再是一种封闭的运动,而是开放的、自由的、非中心的。同时注重和中国文论的对比,德里达和庄子都指向自由,而庄子的自由要求顺性不刻意,不勉为其难,而德里达追求自由是出于不可遏制的生的本能,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解构语言观看得不太仔细,解构对语音的反对,走向书面文字,以及德里达对汉字的强调,与中国现代废除汉字、汉字本... 全书既是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介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破除了解构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解,书写不再是一种封闭的运动,而是开放的、自由的、非中心的。同时注重和中国文论的对比,德里达和庄子都指向自由,而庄子的自由要求顺性不刻意,不勉为其难,而德里达追求自由是出于不可遏制的生的本能,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解构语言观看得不太仔细,解构对语音的反对,走向书面文字,以及德里达对汉字的强调,与中国现代废除汉字、汉字本质的西化密切相关。哎……总之解构主义是一种革命的开放的方法论。不好好看的部分想读了原著之后再来一遍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