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篇章分别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是先生讨论人生问题的随笔和讲演词。全书共分三辑,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聚”;一为“中国人生哲学”。先生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语句随和,娓娓道来,全然是中国学问切己体察、虚心涵泳的味道,所以本书不仅是为学者所作,更多的是为青年、为每一个对生活寄予期望的普通人所作。开卷之余,于今国人创业垂统,作为于社会将大有裨益。吾全体也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人生十论的创作者
· · · · · ·
-
钱穆 作者
目录 · · · · · ·
新版序
自序
第一辑 人生十论
人生三路向(一九四九年)
适与神(一九四九年)
人生目的与自由(一九四九年)
物与心(一九五○年)
如何探究人生真理(一九五二年)
如何完成一个我(一九五二年)
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一九五二年)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一九五二年)
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一九五五年)
道与命(一九五四年)
第二辑 人生三步骤
人生三步骤(一九七八年)
第三辑 中国人生哲学
中国人生哲学 第一讲(一九八○年)
中国人生哲学 第二讲(一九八○年)
中国人生哲学 第三讲(一九八○年)
中国人生哲学 第四讲(一九八○年)
· · · · · · (收起)
自序
第一辑 人生十论
人生三路向(一九四九年)
适与神(一九四九年)
人生目的与自由(一九四九年)
物与心(一九五○年)
如何探究人生真理(一九五二年)
如何完成一个我(一九五二年)
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一九五二年)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一九五二年)
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一九五五年)
道与命(一九五四年)
第二辑 人生三步骤
人生三步骤(一九七八年)
第三辑 中国人生哲学
中国人生哲学 第一讲(一九八○年)
中国人生哲学 第二讲(一九八○年)
中国人生哲学 第三讲(一九八○年)
中国人生哲学 第四讲(一九八○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 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 追求的目标愈鲜明,追求的意志愈坚定,则人生愈带有一种充实与强力之感。 人生具有权力,便可无限向外伸张,而获得其所求。 追求逐步向前,权力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实。随带而来者,是一种欢乐愉快之满足。 近代西方人生,最足表明像上述的这一种人生之情态。然而这一种人生,有它本身内在的缺憾。 生命自我之支撑点,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造成了这一种人生一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 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的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停止向前即是生命空虚。人生的终极目标,变成了并不在某种的满足,而在无限地向前。 满足转瞬成空虚。愉快与欢乐,眨眼变为烦闷与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的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影,充实只是一个幻觉。 …… 机械本来是充当人生之奴役的,然而机械终于成为客体化了,于是机械僵化而向人生宣布独立了,人生转成机械的机械,转为机械所奴役。现在是机械役使人生的时代了。 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而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外的要在外建立,向内的则要把外面拆卸,把外面遗弃与摆脱…… 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洒落的人生,最后境界则成一大脱空。佛家称此为涅槃。涅槃境界究竟如何呢?这是很难形容了。 中国的禅宗,似乎可以说守着一个中立的态度,不向外,同时也不向内,屹然而中立。可是这种中立态度,是消极的,是无为的。 西方人的态度,是在无限向前,无限动进。佛家的态度,同样是在无限向前,无限动进。你不妨说,佛家是无限向后,无限静退,这只是言说上不同。总之这两种人生,都有他辽远的向往。 中国禅宗则似乎没有向往。他们的向往即在当下,他们的向往即在不向往。若我们再把禅宗态度积极化,有为化,把禅宗态度再加上一种向往,便走上了中国儒家思想里面的另一种境界。 中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人生三路向 -
一清早,我便跑出校门,径自去大街,到一家旧书铺,正在开卸门板,我从门板缝侧身溜进去,见着店主人忙问,有曾文正公家训吗?那书铺主人答道有。我惊异地十分感到满意。他又说,家训连着家书,有好几册,不能分开卖。那书铺主人打量我一番,说:你小小年纪,要看那样的正经书,真好呀!我听他说,又像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喜悦和光荣。他在书堆上检出了一部,比我昨夜所看,书品大,墨字亮,我更感高兴。他要价不过几角钱,我把书价照给了。他问:你是学生吗?我答:是。那个学校呢?我也说了。他说:你一清早从你学校来此地,想来还没有吃东西,就留我在他店铺早餐,我欣然留下了。他和我谈了许多话,说:下次要什么书,尽来他铺子,可以借阅,如要买,决不欺我年幼,索高价。以后我常常去,他这一本那一本的书给我介绍,成为我一位极信任的课外读书指导员。他并说,你只爱,便拿去,一时没有钱,不要紧,我记在账上,你慢慢地还。转瞬暑假了,他说:欠款尽不妨,待明春开学你来时再说吧!如是我因那一部曾文正公家训,结识了一位书铺老板,两年之内,买了他许多廉价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自序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钱穆作品系列(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晚学盲言(上下)》《灵魂与心》《文化与教育》
。
喜欢读"人生十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人生十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生十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7 条 )

妈呀!!神仙钱穆!!!
就真的讲得太好了,看得我拍案而起的那种! 解答了我很多疑惑,至少提供了方向。看完书之后我就去查钱穆的生平,果然是历史学家,学历史的都这么有趣的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活在“期待明天的到来”这样的日子里,我不是,虽然我现在没有上班了,我不整天把“绝望”两个字放在...
(展开)

一个历史/国学大家的深刻见解
首先, 这本书不是一本人生指南. 作者确实 凭历一位史学家的深厚功力, 凭借一个老人的丰富厚阅历, 对很多的问题提出了自己 深刻的见解.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关于佛/儒/道/基督的理解) 人生的三个步骤 古今/东西人生哲学的对照 ... ... 学习中!!!
(展开)
> 更多书评 7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8.3分 60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8.1分 2577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12)8.0分 268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15)8.5分 4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钱穆 (ReadPad)
- 大学四年·阅读清单(一) (mOco)
- The Mengest Way by mengest ajie (Mirabilis)
- 大学阅读书目 (若非)
- 上海贝贝特图书 (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贝贝特)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生十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Dyingpluto 2007-07-31 19:48:12
看不进去啊.词句拗口,所言甚虚,反反复复,不知所云.也许是我没达到看这本书的境界吧.以后有机会再读.
0 有用 passand 2010-01-24 22:28:40
有真知
0 有用 danyboy 2012-09-26 00:21:31
《人生十论》三星,怎么跟《了凡四训》似的?《中国人生哲学》倒是篇不错的台北八十年代谈话录,五星。数星并算,四星。
0 有用 俞晓之 2010-02-07 18:23:41
两年前读《人生十论》觉得并不难懂;两年后的近日再读,翻开曾经笔记,觉得当年真是幼稚。书中字句,不懂的地方却骤多起来。
1 有用 方枪枪 2014-07-15 22:42:34
需要静下心来重读的书
0 有用 菁菁有味🌦 2023-08-06 22:00:56 安徽
确实完全的西为中用不中用,光是一条:西洋文化贵分不贵和就和我们的文化南辕北辙,当然说中国人不重男轻女那段完全看不下去呢,那个时代还是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吧。
0 有用 装空气的塑料袋 2023-06-23 17:51:26 江苏
言有尽,意无穷
0 有用 曾经的你 2023-04-19 10:02:03 上海
问我何所有,山中唯白云,只堪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0 有用 木木南 2023-04-13 17:44:55 安徽
二十世纪最敬仰的两大先生之一!
0 有用 kingspring 2022-04-05 12:14:58
摘录《自序》中的一段:“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语出《论语·述而篇》…… (No.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