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对明天的社会里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企业的组织形式等作了令人激动而震撼的描述。他指出,这是一个变化中的世界,一个新发现、新启示、新自由的时代,我们必须用一种全新的甚至是非理性的方式对变化作出反应,才不至于像“热水中的青蛙”一样由于对水温的逐渐升高缺乏反应而遭受灭亡的命运。
作者简介 · · · · · ·
查尔斯 ・汉迪 生于1932年,商业经济学家、曾任伦敦商学院教授、英国技术协会( 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主席,并在BBC “今日”节目由主持“今日 思相”栏目。 著有《空雨衣》、《超越确定性》、《非理性的时代》、《理解组织》、《管理之诸神 》、《等待大山挪开》等多部著作,已全球销售一百多万册。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0条阻碍创新的规则: 1、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下属的一切新想法。因为想法是新的,而且来自下面。 2、想得到你同意的人必须先拿到其他若干级管理层的签字批转。 3、让个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对彼此的提议横挑鼻子竖挑眼。 4、随意批评,不做表扬。令员工保持紧张状态,让他们明白随时可能被解雇。 5、把出现问题看成是失败的标志。 6、事无巨细,牢牢控制。经常性地对什么事情都插一手。 7、暗地改变决策或政策,并出乎意料地对此为难员工,也是令员工保持紧张的手段。 8、严格控制信息流,严格审查信息索求对象,自认为是不让不该知道的人拿到信息。 9、已授权或参与的名义委派下层管理者策划如何裁员、解聘或进行人员调动。 10、最重要的一点,时刻铭记,你——最高管理者,已经知道了公司需要知道的一切重要事情。 学习型组织必须时常打破以上10条规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6页 -
自动化以智能机器为中心,排除或减少人力。信息化组织也使用智能机器,但是属于跟智慧员工的互动。短期内自动化会带来回报,但是组织的思考或者“智慧”能力经过较长时间的提高之后,信息化就会胜出。照此看来,组织由共同学习的同事组成,组织的思考技能成了最宝贵的资源,而不断提升这种技能,就成为组织面临的主要任务,因此组织变成公司大学是大势所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非理性的时代"的人也喜欢 · · · · · ·
非理性的时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关于工作和生活——写给毕业生们
《非理性时代》其实是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对于未来组织形态的一个洞见。我豆瓣上的一位朋友,觉得此类社科书并非“好书”,缺乏论证,但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随笔的合集,或许不够严谨,但值得一览。 如今又是一年毕业季,我的许多朋友不约而同都和我谈起工作的问题。我大三就...
(展开)

对这个世界,我困惑不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两天把查尔斯•汉迪的《工作与生活的未来》看完了。第二次看总会比第一次理解的多一些。 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既不是冲着封皮写的“当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师”去的,也不是因为对管理有兴趣,只是“工作”、“生活”“未来”这三个有魔力的词组和在一起,让我很想看看工作与生活... (展开)
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将于2007年9月来访中国
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将于2007年9月来访中国,目前的计划是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举办企业家圆桌和特别论坛。 为了保证交流效果,此次我们将采取指定受邀人的办法,如果您想参与,请联系service@cheersbooks.com 请在邮件中简单介绍您的背景,并提出想与汉迪交流的问题。 也可以在...
(展开)

所有的进步都来自于不理性的人
看完本书就产生一股浓浓的正能量。书的副标题是工作与生活的未来。但最为触动本人的,是对于个体的学习和工作的最开始的几个章节。 类似kk的失控,作者认为,但凡世界的发展都离不开无序的,非理性的人类贡献。因为无序以至于去打破常规,因为非理性以至于出现新的科技满足人...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如何和你的工作“打交道“? | 来自狄恭至 | 2007-06-09 07:19:0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8.0分 127人读过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7.8分 15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2年读过的书 (simpson)
- 汤姆 彼得斯的推荐 (slimdell)
- 『博闻强识』一次读完100本商业经典 (Nervemore)
- 已有译制类社科正版实体书 (远古朋克巨象)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非理性的时代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心若无涯 2022-11-12 20:29:40 浙江
每一个想要好好学习,却没能启动学习之轮的人,他们的问题可能在于,他们是学习过程中单一环节的狂热者,而不是学习这个完整循环的实践者。
0 有用 蓝色雪糕妹妹 2023-01-09 23:56:20 河南
怎么做到的自己人生的主人,可以随时更换跑道? 学习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培养什么能力,第三阶段才能用上?
0 有用 $unflower阿难 2020-02-15 06:18:42
@2010-07-09 15:54:36
0 有用 Choly 2021-09-20 16:34:09
10年前的书,今天看观点仍然先进。 1. 读过这本书后会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人生不同阶段可以转换不同的工作方式,家庭,学校,企业 政府部门乃至社会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完全不同于当前。 2. 跳出群体思维审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3. 无论形式或内容如何,学习能力始终是需要终身修炼并不断精进的。只找到答案远远不够,思考,实践,检验缺一不可。 4. 直视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培养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10年前的书,今天看观点仍然先进。 1. 读过这本书后会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人生不同阶段可以转换不同的工作方式,家庭,学校,企业 政府部门乃至社会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完全不同于当前。 2. 跳出群体思维审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3. 无论形式或内容如何,学习能力始终是需要终身修炼并不断精进的。只找到答案远远不够,思考,实践,检验缺一不可。 4. 直视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培养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与挑战。 5. 对于个体而言,保持适度自私。对于企业而言,自私会滋生自私。 // 很有意思的练习:想象一下自己的讣告上会写些什么呢? (展开)
0 有用 豆友2621161 2010-02-13 03:14:43
学习学习学习型组织和个人
0 有用 且耐清贫读我书 2023-03-31 11:03:30 北京
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很多在今天早已实现以至于见怪不怪了
0 有用 绿意盎然 2023-01-25 00:09:21 浙江
英文版在98年出版,中文版00年出版。成书时间在25年前,但很多书中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测已经成为现实,很多断言也已经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得不感叹,充满远见的人就是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穿透时代洞悉趋势。一本涵盖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家庭动力学的未来学著作,看到最后甚至有点感动。又有些感慨,25年过去了,一些领域走得比预测要快比如科技,一些领域走得比预测要慢比如组织,而教育就是慢很多。未来已来,... 英文版在98年出版,中文版00年出版。成书时间在25年前,但很多书中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测已经成为现实,很多断言也已经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得不感叹,充满远见的人就是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穿透时代洞悉趋势。一本涵盖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家庭动力学的未来学著作,看到最后甚至有点感动。又有些感慨,25年过去了,一些领域走得比预测要快比如科技,一些领域走得比预测要慢比如组织,而教育就是慢很多。未来已来,吾辈仍需努力啊!充满启发的一本书,虽然不厚,但充满远见卓识!很多观点现在看仍然是先锋! (展开)
0 有用 蓝色雪糕妹妹 2023-01-09 23:56:20 河南
怎么做到的自己人生的主人,可以随时更换跑道? 学习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培养什么能力,第三阶段才能用上?
0 有用 折叠时空 2022-11-15 16:36:55 北京
给人生中每个阶段的人的学习的建议,为了我们自己的目的,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不管是提问、思考或是验证,我们一直追寻,直到解决方案成为我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0 有用 哆啦大胖 2022-11-13 15:36:08 辽宁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1. 如何与不确定性共处?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的答案是拥抱变化而不是抵抗变化,重构世界而不是适应世界。 2. 汉迪认为,为了更好地应对变化,商业组织需要调整结构,转向三叶草组织和3I组织;个人则需要通过组合式思维,更好地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