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14 神威 2011-12-30 18:05:55

    标准钱氏史学法,侧重思想层面而轻史实,秦一部分还好,西汉部分文景轻轻略过,直接汉武全盛,浓墨重彩写了半本书,然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一笔带过,直接就是新汉,这点实在让人hold不住,但是,始皇诛韩非之缘由,焚书之目的,晁错捐粟输边之失,任侠与商贾同源说,文景时朝廷与诸侯王国招徕人才标准之区别以及后世武帝时之区别,淮南刘安无反意之辩,汉初治国思想由黄老入外儒内法之缘由,公孙弘成事之因,汉儒灾变与禅让思想等等等等,都给我指路明灯的感觉,另外有一点不解,刘邦亲自建立黑帝庙,指示汉承水德,后世君臣学者将水德转为土德,为何如此之易?!丫们不知道干,干,干父之蛊吗?

  • 6 愚公 2014-12-10 10:21:28

    钱穆这部《秦汉史》是钱穆三十年代在北大的讲义,起先他并不重视这部讲义,到香港后,因为撰写经学的稿子,所以把这部书稿拿出来看,后来修改后,还是发表了。这部书中,重点当然是秦汉学术变迁,最后涉及到汉代政治体制问题,都是大议题。同样也可以看出钱穆关心的中心在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 5 江海一蓑翁 2011-09-04 10:51:23

    虽用文言文写成,但结构上却是秉承现代史学的理念,不失为一部断代史的佳作。

  • 4 久道 2012-04-04 16:05:39

    钱穆还是对秦朝说了些好话。所谓“一生为故国招魂”,尽说好话,过了。

  • 2 朱颐钊 2017-11-28 04:00:38

    联经版。本书是钱先生1930年代在北大任教时为所开课程所撰写的教科书,起自秦并天下,终自王莽失国。本书论此仅二百余年历史,特重视思想史于历史发展中之作用。其中颇多论点,如认为秦国之施政代表了对于山东思想某种程度上「爱憎」之间的紧张关系、秦焚书不及于百家、汉室所谓独尊儒术实欲崇六经而恢复古代王官之学而仍成另一「以吏为师」之局等,均有特出之见地。特惟本书压卷,论及王莽之得国与失国,谓其一身之人格诚伪实无足深论,然其所代表之汉儒政治理想两端,一为择贤禅让之议,一为制节谨度之议,允为西汉二百年间极其不易演变成之思想结果,竟随莽一身付于烈火矣。惜哉!

  • 1 翼犀稀 2019-03-30 10:57:29

    钱穆先生在看待问题上有很多其自己的看法,很多方面更为客观的描述。更能够从两方面来看待问题吧。

  • 0 伊西多拉 2009-02-11 17:34:43

    以前喜读史,现在不读,因为不再相信那些所谓的历史书籍,不过钱穆先生的这本书还是写得很好

  • 0 国士 2007-10-08 17:27:55

    对比之下,现政权实在是不成体统。

  • 1 大风起 2021-06-15 08:15:4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更全面更简洁。本书是课本讲义,但钱老经常写着写着就手滑,开始琐碎的考证。

  • 0 tiiiiin 2005-08-25 12:13:22

    不以故事取胜,但依然饶有趣味

  • 0 黑洞 2009-04-22 22:41:16

    钱穆很不错

  • 0 tianlu 2010-02-04 17:56:02

    前半段有趣,经济的部分实在看不下去了

  • 0 翠湖心 2011-04-17 22:45:02

    此书讲述秦汉历史,大的纲目是有的,但失之粗疏。

  • 0 Scipio 2011-10-27 16:46:39

    很久前看的

  • 0 wtj1990 2009-12-06 19:12:19

    先秦部分颇有见地。高二看的。

  • 0 穆好古 2007-12-28 02:25:05

    此书亮点在经济部分,思想史方面无甚特出之处,最可惜仅写至王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