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是一位具有独特写作风格的作家。
被当代评论家誉为寻求独特精神空间的圣战者。
本选集收入了他的21部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
体现了作者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在小说写作探索中的概貌。
这些作品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如《归去来》中的扑朔迷离、惶惑疑虑;
《蓝盖子》中的聚散无定、恶梦不断;
《诱惑》中的万古洪荒、瞬间永恒……
他的不少小说中都写了“魔幻”和“神秘”现象,
如《爸爸爸》中的绿眼赤体的蜘蛛,好淫丧身的毒蛇;
《鞋癖》中惨遭横死而复现于闹市、显迹于墙壁的父亲;
三百年前失去双足的众冤魂与母亲无可救药的嗜鞋癖等等,
都深刻揭示了现实人生的真实存在,
给人以精神的启迪和奇异的审美享受。
0 有用 阿德 2010-12-21 13:06:55
喜欢这样的文字,想起一句话,大概是:我只嘲笑我自己来嘲笑整个世界。
0 有用 Bon 2021-01-04 19:30:20
很诡谲
0 有用 李斜陽 2022-06-22 21:50:26
在高铁上读的,短短一篇。韩少功果然够辣,在讽刺方面的功力直逼阎连科。《领袖之死》讲述的是一种虚伪的“集体记忆”如何将私语化的“个人记忆”取代的故事,而主人公通过“善哭”而戏剧性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人性的异化在文本中呈现出双向对立,一方面是生怕“反动”的自我约束和压抑,另一方面完全服从于主流话语的阉割和作秀。这种话语的虚伪性正在于它戕害了自然正常成长的人性。韩少功的风格并非阎连科那种大开大阖的畅快淋... 在高铁上读的,短短一篇。韩少功果然够辣,在讽刺方面的功力直逼阎连科。《领袖之死》讲述的是一种虚伪的“集体记忆”如何将私语化的“个人记忆”取代的故事,而主人公通过“善哭”而戏剧性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人性的异化在文本中呈现出双向对立,一方面是生怕“反动”的自我约束和压抑,另一方面完全服从于主流话语的阉割和作秀。这种话语的虚伪性正在于它戕害了自然正常成长的人性。韩少功的风格并非阎连科那种大开大阖的畅快淋漓,他那种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融合在杂文式的笔法中,辣中带刺,带着肃穆的滑稽和庄严的讽刺,恐怕这种风格在当代作家中还鲜有人可以驾驭,恐怕这与韩少功青年时期深受革命文学熏陶有关。 (展开)
0 有用 蒙马特手记 2022-07-28 10:47:01
很短 但很辛辣
0 有用 口腔溃疡 2005-12-09 10:40:02
归去来让我彻底喜欢上韩少功
0 有用 蒙马特手记 2022-07-28 10:47:01
很短 但很辛辣
0 有用 李斜陽 2022-06-22 21:50:26
在高铁上读的,短短一篇。韩少功果然够辣,在讽刺方面的功力直逼阎连科。《领袖之死》讲述的是一种虚伪的“集体记忆”如何将私语化的“个人记忆”取代的故事,而主人公通过“善哭”而戏剧性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人性的异化在文本中呈现出双向对立,一方面是生怕“反动”的自我约束和压抑,另一方面完全服从于主流话语的阉割和作秀。这种话语的虚伪性正在于它戕害了自然正常成长的人性。韩少功的风格并非阎连科那种大开大阖的畅快淋... 在高铁上读的,短短一篇。韩少功果然够辣,在讽刺方面的功力直逼阎连科。《领袖之死》讲述的是一种虚伪的“集体记忆”如何将私语化的“个人记忆”取代的故事,而主人公通过“善哭”而戏剧性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人性的异化在文本中呈现出双向对立,一方面是生怕“反动”的自我约束和压抑,另一方面完全服从于主流话语的阉割和作秀。这种话语的虚伪性正在于它戕害了自然正常成长的人性。韩少功的风格并非阎连科那种大开大阖的畅快淋漓,他那种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融合在杂文式的笔法中,辣中带刺,带着肃穆的滑稽和庄严的讽刺,恐怕这种风格在当代作家中还鲜有人可以驾驭,恐怕这与韩少功青年时期深受革命文学熏陶有关。 (展开)
0 有用 Bon 2021-01-04 19:30:20
很诡谲
1 有用 turpitudo 2019-08-30 16:57:44
哭如何成刘鹗眼中灵性的代表转化为戏剧化的表演,政党律令下,长科的哭丧失具体经验情绪的表露转化成一种政治标识。个人性与政治性的辛辣讽刺,自发的个人感觉被政治剧场上演的戏剧驱逐到地下。长科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情绪语法的代言人并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表演这声泪俱下的样板戏。“虽然私下的,个人的情绪不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但政治裁定的情绪,……缺是具有强制的义务性”
0 有用 RainyDay 2019-02-28 12:32:32
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