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书评 (200)

叔本华《论视觉与色彩》第一章“论视觉”(江雪晴译)
译者的话 《论视觉与色彩》是叔本华同歌德在色彩理论方面的合作结出的果实,首次出版于1816年,经过进一步增补和完善的第二版于1854年12月出版。关于此书在叔本华所有著作里的地位,“剑桥叔本华系列”英译者序言里对它做出了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学术性评价: 『叔本华对《论视觉...
(展开)

大纲(及一些名词的解释)
本书核心思想(推论部分):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充满欲望,人因无法满足而痛苦。即使满足了也只是暂时的,终究归于空虚。所以人生充满痛苦,要寻找解脱之道。 解脱方法:一是用艺术短暂摆脱;二是否定意志,修成圣者。 活着就像一场大梦,死亡让我们醒过来。按照叔本华的观点,自...
(展开)

『随缘更新』叔本华哲学术语参考指南
写在前面 自从喜欢上叔本华的哲学以来,我花了好多年去找寻专门介绍叔本华哲学术语的工具书,可惜一直无果。只在书店买到过一本《完全解读哲学用语事典》,但那本书里叔本华术语太少了。直到去年(2021年)我才偶然间找到这本《叔本华传》的作者——戴维·卡特赖特编写的《叔本...
(展开)

【转】叶秀山:东西哲学的交汇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再读
【作者简介】叶秀山(1935—2016) 出生于江苏镇江,成长于上海。1952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56年毕业后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去世时,在哲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60载。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所研究员。主攻西方哲学,兼及中国哲学和美学,爱好...
(展开)

斯坦福哲学百科之阿图尔·叔本华(莫悲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是罗伯特·威克斯(Robert Wicks)。 最初发表于2003年5月12日星期一;经实质修订后发表于2021年9月9日星期四。 阿图尔·叔本华是十九世纪最先主张宇宙就其核心而言并非理性场所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和康德认为世界更合乎理性,叔本华则受此二人启发,将此二人的哲学发展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