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中国杂技艺术,无疑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和评价中国杂技史那是远远不够的。从历史上看杂技和它的前身角抵、百戏等,与历代(特别是封建社会前期)的礼乐制度、文学和中西交通、宗教、民俗等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今舞台上的杂技节目在昔日曾与显赫庄严的宫廷宴享、绚丽多彩的诗词歌赋、丝绸之路上的友谊篇章,香烟缭绕的梵刹道观、丰富多彩的民间节目联系在一起,于是有杂技与礼乐、汉赋、唐诗、宋词中的杂技,中西交通与杂技等等一系列专题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可惜的是迄今为止对于杂技史的研究者寥寥无几,遂使有关古老的杂技艺术的学术研究成果远远比不上后起之秀的兄弟艺术戏剧、曲艺等等。究其原因,无非是长期以来统治阶级对杂技艺术的歧视,很少有较高文化修养而又懂得杂技艺术本身的有志者来进行研究。
空竹……
乌龟叠塔、蛤蟆教书、嘉兴绳技现已无法窥得真的蛮遗憾的。。 古彩戏法里面的剑丹豆环估计再过几十年也只剩下豆和环了。。毕竟不是过去那种要搏命卖艺的穷苦年代了。。
推荐对中国风俗史感兴趣的读读这本书,实在是很精彩。作者傅起风和傅腾龙是民国魔术大师傅天正的子女,本身也是有名的幻术大师,到底是内行人,很多其他学者一再考证仍语焉不详的东西,他们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以前读一些古诗文里读不懂的术语、风俗,居然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答案,神奇~~这本书初稿其实是傅天正先生写的,可惜很多材料文革时被毁了。“杂技”一词所包括的东西,实在比我们想得到的要多得多。我最遗憾的是... 推荐对中国风俗史感兴趣的读读这本书,实在是很精彩。作者傅起风和傅腾龙是民国魔术大师傅天正的子女,本身也是有名的幻术大师,到底是内行人,很多其他学者一再考证仍语焉不详的东西,他们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以前读一些古诗文里读不懂的术语、风俗,居然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答案,神奇~~这本书初稿其实是傅天正先生写的,可惜很多材料文革时被毁了。“杂技”一词所包括的东西,实在比我们想得到的要多得多。我最遗憾的是“隔壁戏”(其实是暗房口技)的失传,书里说是因为清末西洋留声机传入而被渐渐淘汰。实在太可惜。记得小学课本里有《虞初新志》里写口技的,就是一把扇一块惊堂木,加上艺人一张嘴,就把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声色展现在人前。那个艺人躲在屏风后表演,就是“隔壁戏”了 (展开)
早期应该是与舞蹈一脉相通的 巫觋 秦代系统出现 角抵 马戏 力技 手技 驯兽 流浪艺人 三国 推测民间卖艺出现时间 西域幻术 应是魔术前身 南北朝百戏 唐朝全盛 安史之乱后宫廷百戏转入民间 北宋 瓦舍勾栏 社火 齐云社 沿习二百年 夜叉棚 梵语 小型动物戏兴起,手艺活收入不高养不起大动物 元代杂技受打压衰落 明 迎神赛会 抬阁 杂技之乡 河北吴桥 孙富友 陈玉宝 潘德林 西洋马戏 清 口技兴盛
中国杂技编年史
挺细致的
看的傅起凤的,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的,超级 有趣!
> 更多短评 7 条
> 4人在读
> 26人读过
> 94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杂技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叁舞 2008-05-10 16:58:32
空竹……
0 有用 迦夏御靈 2017-02-05 22:01:00
乌龟叠塔、蛤蟆教书、嘉兴绳技现已无法窥得真的蛮遗憾的。。 古彩戏法里面的剑丹豆环估计再过几十年也只剩下豆和环了。。毕竟不是过去那种要搏命卖艺的穷苦年代了。。
0 有用 旭衣煦 2019-05-15 15:15:46
推荐对中国风俗史感兴趣的读读这本书,实在是很精彩。作者傅起风和傅腾龙是民国魔术大师傅天正的子女,本身也是有名的幻术大师,到底是内行人,很多其他学者一再考证仍语焉不详的东西,他们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以前读一些古诗文里读不懂的术语、风俗,居然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答案,神奇~~这本书初稿其实是傅天正先生写的,可惜很多材料文革时被毁了。“杂技”一词所包括的东西,实在比我们想得到的要多得多。我最遗憾的是... 推荐对中国风俗史感兴趣的读读这本书,实在是很精彩。作者傅起风和傅腾龙是民国魔术大师傅天正的子女,本身也是有名的幻术大师,到底是内行人,很多其他学者一再考证仍语焉不详的东西,他们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以前读一些古诗文里读不懂的术语、风俗,居然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答案,神奇~~这本书初稿其实是傅天正先生写的,可惜很多材料文革时被毁了。“杂技”一词所包括的东西,实在比我们想得到的要多得多。我最遗憾的是“隔壁戏”(其实是暗房口技)的失传,书里说是因为清末西洋留声机传入而被渐渐淘汰。实在太可惜。记得小学课本里有《虞初新志》里写口技的,就是一把扇一块惊堂木,加上艺人一张嘴,就把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声色展现在人前。那个艺人躲在屏风后表演,就是“隔壁戏”了 (展开)
0 有用 绿牧场小霸王 2021-05-26 16:59:57
早期应该是与舞蹈一脉相通的 巫觋 秦代系统出现 角抵 马戏 力技 手技 驯兽 流浪艺人 三国 推测民间卖艺出现时间 西域幻术 应是魔术前身 南北朝百戏 唐朝全盛 安史之乱后宫廷百戏转入民间 北宋 瓦舍勾栏 社火 齐云社 沿习二百年 夜叉棚 梵语 小型动物戏兴起,手艺活收入不高养不起大动物 元代杂技受打压衰落 明 迎神赛会 抬阁 杂技之乡 河北吴桥 孙富友 陈玉宝 潘德林 西洋马戏 清 口技兴盛
0 有用 就是我 2020-09-15 13:34:47
中国杂技编年史
0 有用 绿牧场小霸王 2021-05-26 16:59:57
早期应该是与舞蹈一脉相通的 巫觋 秦代系统出现 角抵 马戏 力技 手技 驯兽 流浪艺人 三国 推测民间卖艺出现时间 西域幻术 应是魔术前身 南北朝百戏 唐朝全盛 安史之乱后宫廷百戏转入民间 北宋 瓦舍勾栏 社火 齐云社 沿习二百年 夜叉棚 梵语 小型动物戏兴起,手艺活收入不高养不起大动物 元代杂技受打压衰落 明 迎神赛会 抬阁 杂技之乡 河北吴桥 孙富友 陈玉宝 潘德林 西洋马戏 清 口技兴盛
0 有用 就是我 2020-09-15 13:34:47
中国杂技编年史
0 有用 旭衣煦 2019-05-15 15:15:46
推荐对中国风俗史感兴趣的读读这本书,实在是很精彩。作者傅起风和傅腾龙是民国魔术大师傅天正的子女,本身也是有名的幻术大师,到底是内行人,很多其他学者一再考证仍语焉不详的东西,他们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以前读一些古诗文里读不懂的术语、风俗,居然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答案,神奇~~这本书初稿其实是傅天正先生写的,可惜很多材料文革时被毁了。“杂技”一词所包括的东西,实在比我们想得到的要多得多。我最遗憾的是... 推荐对中国风俗史感兴趣的读读这本书,实在是很精彩。作者傅起风和傅腾龙是民国魔术大师傅天正的子女,本身也是有名的幻术大师,到底是内行人,很多其他学者一再考证仍语焉不详的东西,他们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以前读一些古诗文里读不懂的术语、风俗,居然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答案,神奇~~这本书初稿其实是傅天正先生写的,可惜很多材料文革时被毁了。“杂技”一词所包括的东西,实在比我们想得到的要多得多。我最遗憾的是“隔壁戏”(其实是暗房口技)的失传,书里说是因为清末西洋留声机传入而被渐渐淘汰。实在太可惜。记得小学课本里有《虞初新志》里写口技的,就是一把扇一块惊堂木,加上艺人一张嘴,就把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声色展现在人前。那个艺人躲在屏风后表演,就是“隔壁戏”了 (展开)
0 有用 林佳松鹤 2019-03-20 17:24:04
挺细致的
0 有用 超级捡漏王 2018-06-21 19:28:41
看的傅起凤的,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的,超级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