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用新觀點批評中國古典文學之風大開,一派新氣象,看樣子好像研究水準已超過了錢鍾書寫的《談藝錄》的時代。但這種外表的蓬勃,在我看來,藏著兩大隱憂。第一,文學批評愈來愈科學化了,系統化了,差不多脫離文學而獨立了。在我看來『文學』是主,『批評』是賓,現在的趨向是喧賓奪主,造成本末倒置的現象。對Northrop Frye這類的理論家來說,文學作品不論優劣,皆可歸納成幾種類型,文學不再是研究的主題(subject of study),而是研究的物件(object of study)。批評家剖析一部作品,正像生物學家在實驗室解剖一隻青蛙一樣,把它的五臟六腑拿出來看一看。
近年來,用新觀點批評中國古典文學之風大開,一派新氣象,看樣子好像研究水準已超過了錢鍾書寫的《談藝錄》的時代。但這種外表的蓬勃,在我看來,藏著兩大隱憂。第一,文學批評愈來愈科學化了,系統化了,差不多脫離文學而獨立了。在我看來『文學』是主,『批評』是賓,現在的趨向是喧賓奪主,造成本末倒置的現象。對Northrop Frye這類的理論家來說,文學作品不論優劣,皆可歸納成幾種類型,文學不再是研究的主題(subject of study),而是研究的物件(object of study)。批評家剖析一部作品,正像生物學家在實驗室解剖一隻青蛙一樣,把它的五臟六腑拿出來看一看。
近年來,用新觀點批評中國古典文學之風大開,一派新氣象,看樣子好像研究水準已超過了錢鍾書寫的《談藝錄》的時代。但這種外表的蓬勃,在我看來,藏著兩大隱憂。第一,文學批評愈來愈科學化了,系統化了,差不多脫離文學而獨立了。在我看來『文學』是主,『批評』是賓,現在的趨向是喧賓奪主,造成本末倒置的現象。對Northrop Frye這類的理論家來說,文學作品不論優劣,皆可歸納成幾種類型,文學不再是研究的主題(subject of study),而是研究的物件(object of study)。批評家剖析一部作品,正像生物學家在實驗室解剖一隻青蛙一樣,把它的五臟六腑拿出來看一看。
0 有用 万一 2020-07-12 21:40:46
最末三篇《追念钱锺书先生》《劝学篇》《人的文学》最有意思。夏述己无隐,伐人无遮,虽然少了蕴藉之韵与远大之度,倒也不乏诚实的可爱。盖才性本不弱,又能刻苦,故勇于自信,颇有目无余子之概;然出身不高,无家学,遇世家子、通旧学者便易俯首,亦不足怪也。
0 有用 碎叶吹又绿 2015-10-16 16:51:20
海淀图书城买的小书之一,都是些小文章,内容比较繁杂
0 有用 defunct 2014-03-24 00:20:22
其实还是挺喜欢他的路数,虽然诸君褒贬不一
0 有用 Juri泥屋 2020-12-17 20:33:52
今年的坏习惯,同时读好几本,每本又剩几篇,年终才来清“库存”,这下好,已经记不清讲什么了。
0 有用 小朋友 2011-02-20 16:51:58
三点五星
0 有用 鲁智深 2021-11-03 15:04:10
豆瓣目录里精史遗文?哈哈。。隋史遗文。。书写的不错,作者对古代小说,不仅看重艺术造诣,更看重人道精神。或者说,作者对中国文化的人道精神的匮乏与迟钝,是十分不满的。所以不喜欢水浒和金瓶梅。作者的阅读感受非常真诚、坦率。劝学篇犀利露骨的讽刺,非常过瘾。对台湾作品的几篇评价,从引文片段看,言过其实了,写的不够好。。。。
0 有用 Juri泥屋 2020-12-17 20:33:52
今年的坏习惯,同时读好几本,每本又剩几篇,年终才来清“库存”,这下好,已经记不清讲什么了。
0 有用 万一 2020-07-12 21:40:46
最末三篇《追念钱锺书先生》《劝学篇》《人的文学》最有意思。夏述己无隐,伐人无遮,虽然少了蕴藉之韵与远大之度,倒也不乏诚实的可爱。盖才性本不弱,又能刻苦,故勇于自信,颇有目无余子之概;然出身不高,无家学,遇世家子、通旧学者便易俯首,亦不足怪也。
0 有用 猹猹er 2019-05-14 12:58:09
夏教授观点独到,悼念钱钟书时钱在大陆并未离世倒也够乌龙,反共观点时而渗透到笔下,这点不好。
0 有用 Justin 2019-01-17 11:47:18
以人道主义为线,回归五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