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小说的主人公名叫凯斯,属于生活极不稳定的下层阶级,今年二十四岁,他二十二岁时,曾是斯普罗尔最棒的牛仔之一,一个强悍活跃的人,他受训于名师麦科伊·波利和博比·奎因,他们都是行当里的传奇人物。他依赖于一种永久性的高水平肾上腺素——年轻和技艺熟练的一种副产品,插迸用户电脑赛伯空间的控制板,把自己脱离肉体的意识切人交感幻觉世界,这交感幻觉世界就是矩阵,他是个贼,又为别的更加富有的贼工作。雇主们向他提供特殊软件,用于穿过联合系统明亮的隔墙,打开通往数据库丰富的信息窗。 他犯下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却又矢口否认。他偷了雇主们的东西,试图在阿姆斯特丹找个买卖赃物的人转手,但被识破,于是四处躲避追杀,在最危难之时,受雇于某跨国企业,奉命潜入泰西埃一阿什普尔家族企业的信息中心一迷魂光,窃取机密情报......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吉布森 (William Ford Gibson) 1948年生于美国,年轻时因反越战情绪强烈,被美国征兵局除名,故在1968年北上移居加拿大,1972年在加拿大西南部的温哥华安身,成为加拿大公民,在这个太平洋沿岸城市里,吉布森不时感到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势力对北美的渗透日益加剧。跨国资本主义和后现代科技文化不断增强的态势,引起他的关注,渐渐也成为他科幻创作的社会背景。
吉布森的科幻写作生涯始于1977年。那一年,他在《发掘》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处女作《全息玫瑰图的碎片》,吉布森虽然不是电脑朋克科幻小说的创始人,但是他在80年代推出的电脑朋克三部曲却为推动电脑朋克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神经浪游者》、《读数为零》(1986) 和《蒙娜丽莎加速器》(1988) 都是反乌托邦小说,描写了电脑控制的跨国企业集团和高科技文化构成的后现代未来世界...
威廉·吉布森 (William Ford Gibson) 1948年生于美国,年轻时因反越战情绪强烈,被美国征兵局除名,故在1968年北上移居加拿大,1972年在加拿大西南部的温哥华安身,成为加拿大公民,在这个太平洋沿岸城市里,吉布森不时感到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势力对北美的渗透日益加剧。跨国资本主义和后现代科技文化不断增强的态势,引起他的关注,渐渐也成为他科幻创作的社会背景。
吉布森的科幻写作生涯始于1977年。那一年,他在《发掘》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处女作《全息玫瑰图的碎片》,吉布森虽然不是电脑朋克科幻小说的创始人,但是他在80年代推出的电脑朋克三部曲却为推动电脑朋克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神经浪游者》、《读数为零》(1986) 和《蒙娜丽莎加速器》(1988) 都是反乌托邦小说,描写了电脑控制的跨国企业集团和高科技文化构成的后现代未来世界的可怕图景。不管吉布森本人愿不愿意,他的名字也许将永远与电脑朋克紧密相连。
吉布森用生动、惊险的故事告诉我们,电脑“屏幕之中另有一个真实的空间,这一空间人们看不到,但知道它就在那儿。它是一种真实的活动的领域,几乎像一幅风景画!”他幻想的这个空间,不仅可以包含人的思想,而且也包括人类制造的各种系统,如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系统等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药力迅猛得如同高速列车,一股白热的光芒从前列腺周边攀上他的脊椎,短路的性快感照亮了他头骨间全部缝隙。每一颗牙齿都像一枚音叉,在他的牙槽里歌唱,音调精准无比,歌声清楚得犹如乙醇。在朦胧的血肉包裹之下,他的骨架被打磨得锃亮,关节也变得滑溜。沙暴从头颅底部席卷而过,一波一波的高强度静电在眼镜后面戛然而止,变作最纯净的晶体,不断生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3页 -
“试试这个。”凯斯说。 他接过头带戴上,凯斯帮他放好电极。他闭上眼睛,凯斯按下电源钮。爱洛尔战栗了一下。凯斯断开连接。“你看见了什么,老兄?” “巴比伦。”爱洛尔悲伤地说,然后将电极递给他,一脚蹬出,又向走廊下面去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部 儒勒・凡尔纳大道的午夜 /117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神经浪游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神经浪游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6 条 )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永夏之人 (太初有为)
夜城就像个疯狂的社会进化论实验室,那些永远把指头按在快进键上的无聊研究者把 它设计出来。这地方如果不去想办法弄钱,你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动得稍微 快点,你又会扯断黑市表面绷紧的那根脆弱的弦。反正走哪条路都会完蛋,除了在像 拉兹这样的家伙脑子中留下一点模糊的印象,你什么也不会留下。当然,你的心脏、 肺或肾脏也许会被人用新日元买下来,存在诊所的池子里,将来继续为某个陌生人服 务。2012-03-27 12:16:02 1人喜欢
-
永夏之人 (太初有为)
夜城就像个疯狂的社会进化论实验室,那些永远把指头按在快进键上的无聊研究者把 它设计出来。这地方如果不去想办法弄钱,你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动得稍微 快点,你又会扯断黑市表面绷紧的那根脆弱的弦。反正走哪条路都会完蛋,除了在像 拉兹这样的家伙脑子中留下一点模糊的印象,你什么也不会留下。当然,你的心脏、 肺或肾脏也许会被人用新日元买下来,存在诊所的池子里,将来继续为某个陌生人服 务。2012-03-27 12:16:02 1人喜欢
-
永夏之人 (太初有为)
夜城就像个疯狂的社会进化论实验室,那些永远把指头按在快进键上的无聊研究者把 它设计出来。这地方如果不去想办法弄钱,你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动得稍微 快点,你又会扯断黑市表面绷紧的那根脆弱的弦。反正走哪条路都会完蛋,除了在像 拉兹这样的家伙脑子中留下一点模糊的印象,你什么也不会留下。当然,你的心脏、 肺或肾脏也许会被人用新日元买下来,存在诊所的池子里,将来继续为某个陌生人服 务。2012-03-27 12:16:02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翻译的像屎一样。。。 | 来自药师 | 6 回应 | 2015-05-13 18:43:04 |
看不下去了 | 来自芻狗 | 5 回应 | 2015-05-11 20:13:35 |
評 William Gibson 神經浪遊者中譯本 | 来自labradford | 8 回应 | 2013-08-04 13:46:31 |
看过此篇强文后,没看懂《神经浪游者》的我略感欣慰! | 来自Philharmania | 2 回应 | 2010-09-20 22:10:31 |
看了一半,进来膜拜一下威廉·吉布森 | 来自J.Wen | 2009-05-27 16:23:1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6 )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3)8.1分 10109人读过
-
Aleph (2003)8.4分 187人读过
-
開元書印 (2012)8.7分 107人读过
-
Ace (1986)8.9分 1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雨果奖-最佳长篇 (自在)
- Psycho-Pass (少年A)
- 全新的百篇科幻佳作 (无机客)
- 科幻小说基本书目(根据作者姓氏排序) (自在)
- 星云奖 - 最佳长篇(Nebula Award for Best Novel ) (盼盼)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神经浪游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Vash 2013-05-05 01:31:27
在1984年这篇真的应该算是神作吧...98年才接触到网络的自己是没办法想象那个时候就有人创造出这样神奇世界的想象的.不过从文章本身来说,由于通篇都在一个有些飘渺,跳跃,不实际的世界中,反倒很难感觉出有相当的高潮. 在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被读者分析的差不多了....不过即便如此, 整篇文章带来的神奇的"浪游"感觉是丝毫没有减退的~膜拜~
0 有用 sapt 2010-01-27 23:49:16
可惜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0 有用 milanren 2013-01-29 21:03:22
说实话,想象力是很丰富,但靠谱性还是比文奇差多了
0 有用 gris-gris 2012-12-26 21:38:39
这么没文化的翻译也敢出来混啊。。。
1 有用 georgexsh 2011-01-26 07:26:16
翻译减一星
0 有用 雷欧 2022-04-28 22:17:41
@2012-07-11 22:42:10
0 有用 丑小鸭+ 2022-04-21 23:59:19
赛博朋克
0 有用 谁啊 2022-03-08 22:28:30
狗屁翻译的杰作!
0 有用 Jimmy47 2022-02-18 07:07:10
得到听书 赛博朋克的描写对象多处于社会底层,他们严重依赖科技,却生活在阳光无法照耀的黑暗里。 《神经漫游者》这部小说描绘了技术革命即将带来的巨变,这种巨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身体的延伸,二是人机融合,三是机器的终极革命。 在今天看来,《神经漫游者》的最大价值,不是预言了互联网和虚拟现实,而是放大了在资本的全球化体系中,科技革命即将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影响。小说的未来预言,在三十年前只是一种让人... 得到听书 赛博朋克的描写对象多处于社会底层,他们严重依赖科技,却生活在阳光无法照耀的黑暗里。 《神经漫游者》这部小说描绘了技术革命即将带来的巨变,这种巨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身体的延伸,二是人机融合,三是机器的终极革命。 在今天看来,《神经漫游者》的最大价值,不是预言了互联网和虚拟现实,而是放大了在资本的全球化体系中,科技革命即将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影响。小说的未来预言,在三十年前只是一种让人惊艳的新美学体系,在今天却越来越像是一种正在逼近的现实。 (展开)
0 有用 鹰王云天 2022-01-01 13:17:40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开创了一个领域,除此之外别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