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本出色的学术著作是对1945-1949年中国内战期间国共两党政
治冲突的权威记录。作者将此书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国民党之所以在大陆崩溃的种种弱点,第二部分论述导致共产党最终夺取政权的优势所在……这本书是对我们有关中国现代史知识的最重要的补充,是这一领域的必读著作。
――美国《亚洲研究》
那些对内战时期的中国,对中国的政治组织,对剖析政治权力的
基础感兴趣的读者,不可不读此书。
――美国《亚洲事务》
本书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胡素珊公允地、充满智地分析了国民
党失败和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她并不满足于以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而是在中国内战的各个层面上对两党进行比较:它们与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措施,对工业的管理,财政措施等等。她的论述基于对政策文件的认真剖析和对政策实际实施及其影响的综合考察,因此产生了这样一本对中国的内战首次作全面...
这本出色的学术著作是对1945-1949年中国内战期间国共两党政
治冲突的权威记录。作者将此书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国民党之所以在大陆崩溃的种种弱点,第二部分论述导致共产党最终夺取政权的优势所在……这本书是对我们有关中国现代史知识的最重要的补充,是这一领域的必读著作。
――美国《亚洲研究》
那些对内战时期的中国,对中国的政治组织,对剖析政治权力的
基础感兴趣的读者,不可不读此书。
――美国《亚洲事务》
本书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胡素珊公允地、充满智地分析了国民
党失败和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她并不满足于以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而是在中国内战的各个层面上对两党进行比较:它们与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措施,对工业的管理,财政措施等等。她的论述基于对政策文件的认真剖析和对政策实际实施及其影响的综合考察,因此产生了这样一本对中国的内战首次作全面的令人信服的记叙的著作。
――美国《选择》
胡素珊引人入胜地叙述了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如何在不到四年的
时内间完全输给共产党的过程。这主要不是一段军事斗争的历史,这是一段政治斗争的历史。国民党的腐败与无能最终使各阶层的民众起来反对它,在论述这一历史黑白点的政治斗争方面,可能不会再有比这本更好的著作了。
――《美国政治科学评论》
中国的内战的创作者
· · · · · ·
-
胡素珊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胡素珊(SuzannePepper),美国学者。1972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学位。现长期居住香港,从事中国问题特别是中国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写作。除本书外,著有:《中国的大学》(1984),《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1990),《激进主义与20世纪
的中国教育改革》(1996)。
《剑桥中国史》第13卷(中华民国部分)有关中国内战的篇章
便出于她的手笔,她还为《剑桥中国史》第14、15卷(中华
人民共和国部分)撰写了有关教育问题的三章。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结局的起点:接受日本投降
第三章 反战学潮
第四章 经济弊政的政治代价
第五章 怨声载道:知识分子对国民党的评判
第二部:共产党取而代之
第六章 知识阶层对中共的评判
第七章 重新土改
第八章 重返城市
第九章 新的开端:共产党取代国民党
第十章 内战的政治
附录一.文献注释
附录二.参考文献举要
译校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司徒雷登在给美国国务卿的简报中,共产党肯定对于利用混乱很感兴趣,但从每一个实例来看,混乱来源于民众对于政府的不满。假如有CCP党员参加的话,他们只是在追随学生,而不是在领导学生。 所以我们能够非常容易地将此结论推广到知识界对于KMT和CCP的态度。CCP的胜利,绝不是出自知识分子的真心支持,而只是知识界对于KMT的反对。 政府应该首先搞清楚它们的性质,而不是将一切错误归咎于CCP人。对青年动武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心理,亦不知教育为何物。视一切青年学生为匪无异于将其逼向敌营。政府的强硬姿态正中CCP人的下怀,这是他们扩大队伍的最好时机。政府不分青红皂白将一切积极分子说成是CCP,这本身就加剧了学生的不满。学生嘲笑政府的虚张声势,不论黑名单中的人是不是CCP成员,一概保护他们。而政府却仍一厢情愿地认为(或者是他们选择这样认为),消灭了学生中间的CCP成员,反对活动就会平息。 学生和CCP并无实质性的联系,他们只是对这个“敌对”的政党感到好奇,想要了解。而知识的匮乏加剧了这种好奇心。KMT领袖坚称CCP领导了示威无疑是安慰自己的说辞,他们从不认真设法解释为何有如此多的学生会参与示威,以及为何自己的青年组织没能成功地拉拢到如此多的青年干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工人的身上,难题和困苦无需制造:它们业已产生,客观存在,任何人只要有意,都可以随时加以利用。 政府的困难来自于三个方面:1. 日本的占领切断了工会和政府之间的联系;2. 人民普遍认为光复之后会带来好结果,但是事与愿违,而这个责任当然会被推到当时的合法政府身上,CCP得以撇清关系,无需承担责任;3. 战后工商业和经济秩序混乱的现实状况。 一部分民众在1947年想起日本人的好处,而你根本无法与之争论。 尽管知识界认为CCP也应该承担内战的责任,大多数民众还是将内战的原因归咎于KMT。针对CCP的批评集中在利用武力夺权和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1页 -
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曾两次和王芸生等大公报人见面。胡政之以个人名义在报社宴请毛泽东及中共代表团时,口无遮拦的王芸生直言“不要另起炉灶”,领袖含笑答以“不是我们要另起炉灶,而是国民党炉灶里不许我们做饭”。不久,他在读了《沁园春·雪》之后写信给傅斯年,吐露出“以见此人满脑子什么思想也”的感慨(见台湾版《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 因此,他从1945年12月16日起,连续四天同时在《大公报》重庆版和上海版连载《我对中国历史的一点看法》长文: “中国历史上打天下,争正统,严格讲来,皆是争统治人民,杀人流血,根本与人民的意思不相干。胜利了的,为秦皇汉高,为唐宗宋祖;失败了的,为项羽、为王世充窦建德。若使失败者反为胜利者,他们也一样高据高位,凌驾万民,发号施令,作威作福,或者更甚。更不肖的,如石敬唐、刘豫、张邦昌之辈,勾结外援,盗卖祖国,做儿皇帝,建树汉奸政府,劫夺权柄,以鱼肉人民。这一部兴衰治乱史,正如中国历史的写法,只看见英雄争天下的人物,而看不见人民,至少是看不见人民意志的表现。事实也恰恰如此,中国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乱多治少甚至竟无清明之治,就因为只见英雄争,不见百姓起,人民永远做被宰制者。今天我们应该明白这道理了,非人民自己起来管事不足以为治,也非人民自己起来管事不足以实现民主。” 他在“补识”中说: “这篇文章,早已写好。旋以抗战胜利到来,国内外大事纷纷,遂将此文置于箱底。……近见今人述怀之作,还看见’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比量。因此觉得我这篇斥复古破迷信并反帝王思想的文章还值得拿出来与人见面。” 文章一发表就遭到郭沫若、蔡尚思、周振甫等左翼学者的猛烈批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世变沧桑之后,我们重读此文,不得不感叹历史的无情,一切不幸被一个只读过八年私塾的一位报人言中了。这样的言论一发表,他未知的命运自然就已注定,哪怕他怎样往自己脸上抹黑,怎样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的内战"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的内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国民党败就败在让人民丧失了对政府的信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时候不喜欢读史,但是这段1949年前后的故事,是我祖父辈完完全全经历过的现实啊。小时候和外公看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外公总是会讲他参加过的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时那种由衷的兴奋与喜悦。 当时实力强胜的国民党到底为什么失败?可能这个问题一直围绕在很多人脑海里,可能有... (展开)
李放春:“华北难题”与土改“阶级斗争”——评胡素珊的“统治阶级论”

共产党和国民党内战的另一套视角


政治的战争而非单纯的军事内战

结合电影《触不可及》看才有意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电影里有不能说的在这本书里都说了,电影里是这么说的,书里却有不一样的说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得用常识去判断。 电影里有不能说的在这本书里都说了,电影里是这么说的,书里却有不一样的说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得用常识去判断。 (展开)>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今天看到这本书被豆瓣首页推荐给我了。可是怎么才... | 来自睡觉与水饺 | 4 回应 | 2012-05-04 10:16: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8.1分 811人读过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9)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7)8.4分 130人读过
-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22)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雪夜闭门 (山右一仁)
- 杨奎松的新生推荐书目 (范同学)
- 杨奎松现代史硕士生推荐阅读书目 (魔术师)
- 杨奎松推荐现代史硕士生推荐阅读书目 (纸遁)
-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的内战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睡觉与水饺 2012-06-01 20:50:22
并不是很有趣,也并不是不有趣。反正历史老师没给我说这些。更主要的是我读的是电子扫描版~~~~~~~看的我很痛苦啊!有几页是看不到字!
0 有用 萍凡 2011-12-16 15:26:45
有些失望
2 有用 shumi2 2010-10-28 16:48:34
不愿意通读全书的人,可以只读最后一章
0 有用 沓石 2009-03-19 23:27:31
Radicalism and Education Reform in 20th-Century China的作者
1 有用 TAO 2013-10-05 14:28:13
翻译得不错
0 有用 robinhou 2022-06-04 19:49:45
我觉得这里很多书评的误导性很强。我在读这本书(喜马拉雅还有特别好的有声版)的时候,特别感概当时共产党作群众工作的细致性、因地制宜、执行效率和反馈效率,这些特性在现在的一些大公司都未必能见到。诚然国民党的腐败带来了机会,话说回来,机会给任何人都能抓住吗,为什么最终是共产党抓住了机会,看清这一点更重要吧?有些人总感叹自己没机会,别人成功就是机会好,但马云马化腾的机会摆在面前,他就真能成事吗?
0 有用 狡兔三窟 2021-12-05 22:13:25
@2010-11-14 14:01:55
0 有用 空空 2021-11-23 23:01:44
补标,本科读的这一版
0 有用 蕭 2021-01-17 11:52:55
0 有用 芳远 2020-12-30 00:23:17
中正平和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