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哲学修养十五讲》是“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五讲,主要内容包括哲学与爱智、人与世界、感性与理性、标准与选择、思维与存在、存在与表征、理念与境界等。《哲学修养十五讲》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
在线试读
:
作者简介 · · · · · ·
孙正聿,1946年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哲学通论》《哲学导论》。
目录 · · · · ·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第一讲 哲学与爱智
一 追问哲学
二 爱智的大智慧
三 爱智的激情
第二讲 熟知与真知
一 把简单变复杂
二 由名称到概念
三 反思的智慧
四 创新的智慧
第三讲 人与世界
一 世界观与观世界
二 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
三 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四 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世界图景
第四讲 生存与生活
一 生命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 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
三 人的生活活动与人的生活世界
四 人的生活活动与人类存在矛盾性
第五讲 主体与客体
一 “我”与主客体关系
二 “中介”与主客体关系
三 “主体际”与主客体关系
四 主体的自我意识
第六讲 感性与理性
一 感性的存在与理性的存在
二 表象的存在与概念的存在
三 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
四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五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派别冲突
第七讲 小我与大我
第八讲 理想与现实
第九讲 标准与选择
第十讲 历史与文化
第十一讲 思维与存在
第十二讲 思想与反思
第十三讲 存在与本体
第十四讲 存在与表征
第十五讲 理念与境界
· · · · · · (收起)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第一讲 哲学与爱智
一 追问哲学
二 爱智的大智慧
三 爱智的激情
第二讲 熟知与真知
一 把简单变复杂
二 由名称到概念
三 反思的智慧
四 创新的智慧
第三讲 人与世界
一 世界观与观世界
二 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
三 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四 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世界图景
第四讲 生存与生活
一 生命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 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
三 人的生活活动与人的生活世界
四 人的生活活动与人类存在矛盾性
第五讲 主体与客体
一 “我”与主客体关系
二 “中介”与主客体关系
三 “主体际”与主客体关系
四 主体的自我意识
第六讲 感性与理性
一 感性的存在与理性的存在
二 表象的存在与概念的存在
三 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
四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五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派别冲突
第七讲 小我与大我
第八讲 理想与现实
第九讲 标准与选择
第十讲 历史与文化
第十一讲 思维与存在
第十二讲 思想与反思
第十三讲 存在与本体
第十四讲 存在与表征
第十五讲 理念与境界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共8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第二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道德哲学原理十五讲》,《文科物理十五讲》,《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等。
喜欢读"哲学修养十五讲"的人也喜欢 · · · · · ·
哲学修养十五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以授课视频的形式或作为马列研究补充读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全书内容很浅,并且有较多重复的话,时间如果特别充裕可以读一读。 另外行文方面偏口语化,看到最后一章说到第一学期,更让我确定这可能就是大学老师讲课的口述,因此换一种表现形式,比如变成一个老师讲课的视频反而效果会更好,但作为学术类书籍来说不太容易集中。 作者们对... (展开)> 更多书评 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所以,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我们既要超越习以为常的“经验”立场,又要挣脱唯理论者的“天赋观念论”,这就需要我们唯物地、辩证地理解认识的来源问题。 张志伟在西方哲学史的授课中说:“他们之所以各执一端并不是没有意识到需要结合,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能力。” “人们尽可以怀疑哲学家的理论错误,但是最好不要怀疑他的智商。摆脱这个困境,真正使两种认识相互结合,是康德才开始的。”
2022-05-27 19:31:44
-
所以,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我们既要超越习以为常的“经验”立场,又要挣脱唯理论者的“天赋观念论”,这就需要我们唯物地、辩证地理解认识的来源问题。 张志伟在西方哲学史的授课中说:“他们之所以各执一端并不是没有意识到需要结合,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能力。” “人们尽可以怀疑哲学家的理论错误,但是最好不要怀疑他的智商。摆脱这个困境,真正使两种认识相互结合,是康德才开始的。”
2022-05-27 19:31:44
-
所以,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我们既要超越习以为常的“经验”立场,又要挣脱唯理论者的“天赋观念论”,这就需要我们唯物地、辩证地理解认识的来源问题。 张志伟在西方哲学史的授课中说:“他们之所以各执一端并不是没有意识到需要结合,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能力。” “人们尽可以怀疑哲学家的理论错误,但是最好不要怀疑他的智商。摆脱这个困境,真正使两种认识相互结合,是康德才开始的。”
2022-05-27 19:31:44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浙江大学新生推荐书 (Oscar)
- 名家通识讲座“十五讲”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彼岸)
- 我的电子书文库 (Todd)
- 自我通识教育 (欲罢不能)
- 常备书 (网络与书)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哲学修养十五讲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橘子醬餡餅 2019-10-27 14:23:04
书店偶遇,目录看到本体和本体论部分。翻开一看,嗯,以马哲著书……
0 有用 Sam 2022-03-31 14:59:17
课堂录音的文字版😲
5 有用 七哥 2011-11-19 18:47:54
说实话,这书写的真是不错。和邓晓芒有一拼,似乎在哲学界,作者比邓晓芒牛。。
5 有用 败走恶犬 2013-07-20 18:31:55
马列修养十五讲
4 有用 见晴 2015-06-17 10:58:19
挺一般,作为一本读物太过口语话,而且语言毫无美感,读者很容易被打断思路,而且车轱辘话来回说,内容稍微有点水,只适合菜鸟阅读,有点哲学常识的就很容易觉得这本有点无趣
0 有用 to ebb 2022-06-22 13:51:04
好像高中课本😅
0 有用 南天十字星🏵️ 2022-06-07 15:21:08
突然想起来自己已经好久没有续读豆瓣读书周历的书目了 因为图书馆借书室迟迟不开 那就先把手头这十五本读完一部分 下次还书的时候看图书馆的情况再借吧~
0 有用 舞铲者 2022-05-30 07:43:39
从人的实践的两大尺度和感性理性矛盾出发,阐述人把握世界的三种方式,表明哲学是追问自明性→对思想的前提批判。入门较为友好,虽然一话多说、口语气息太重,瑕不掩瑜。
0 有用 Sam 2022-03-31 14:59:17
课堂录音的文字版😲
0 有用 AHOOO 2022-02-27 21:01:13
后面的部分目前对我来说还是太深奥了,看得云里雾里,但总的来说也算是略有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