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书中牵涉众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也叙述了很多小人物和小事情。内容浩繁,巨细混杂,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叙述流畅从容,见解独到精深,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变化的创作者
· · · · · ·
-
凌志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凌志军
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主任记者
法学硕士
最近五年连续出版五部著作,全
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
近年新作有:
《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与马立诚合著)
《呼喊――当代中国的五种声音》(与马立诚合著)
《沉浮――1989年-1997年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
《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
《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部谷底(1990―1991)
第一章活着的祖宗
第二章大灾年
第三章死灰复燃
第二部风云际会(1992―1994)
第四章转折
第五章盛世无英雄
第六章新人治国
第三部潜流激荡(1995―1998)
第七章软着陆
第八章伟人逝去的日子里
第九章朱�基与民心向背
第四部新的梦想在召唤(1999―2002)
第十章殊途同归
第十一章忏悔的年代
第十二章新人类,新生活
尾声后继者
· · · · · · (收起)
第一部谷底(1990―1991)
第一章活着的祖宗
第二章大灾年
第三章死灰复燃
第二部风云际会(1992―1994)
第四章转折
第五章盛世无英雄
第六章新人治国
第三部潜流激荡(1995―1998)
第七章软着陆
第八章伟人逝去的日子里
第九章朱�基与民心向背
第四部新的梦想在召唤(1999―2002)
第十章殊途同归
第十一章忏悔的年代
第十二章新人类,新生活
尾声后继者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和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女人比起来,有地位的女人的最大不同就是:年轻的时候显得更成熟,年老的时候显得更年轻。 这也表明仅仅依靠官员集团的道德戒律和良心发现,根本无法解决制度的弊端。 小平小道。 经过无数悲伤与欢乐,重温父亲一生,逐渐明白做人须比做事付出更多,生命的质量比生活的质量更值得求索。2:10 3/13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all -
俄国人杰柳辛说邓小平“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兼有改革家和保守主义者的特点。既大胆又清醒。不怕被人指责。”英国人迈克尔·亚胡达说他“不停顿地跟上历史的步伐”。美国人卢西恩・帕依说他“不被任何激情干扰。像一个中国魔术师,态度谦逊,衣着简朴,与他的观众毫无区别。他那质朴的语言表明,当奇迹出现的时候,他和他的观众一样感到吃惊。”邓是有这些品质的。可是,如果有人以为这是他们的可乘之机,那可就错了。如果他的眼光不敏锐,胸襟不坦荡,看不出形势的要点所在,他是不可能身处今天这个位置的。这个春天,他就正好需要这种眼光和胸襟。“我一个人说话还不够,我们党要说话”。他对一群上海人这样说,“会有不同意见”。他猜对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死灰复燃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变化"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变化"的人也喜欢 · · · · · ·
变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这能写得好看,不容易
并不同于一般书,将信史旁征博引,而胜在细节详实,引人入胜,写成这样好看,不容易。 开篇的三年整顿时期社会图景在我的记忆里面几乎空白,我能记起同时代影像仅限于海湾战争空袭下的巴格达夜空。跑题了,书中写到92年邓公南巡一节还是很精彩的,原来我先前所看的《九二南方谈...
(展开)

比我想象的要好看一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难想象我出生的年代还是“左”“右”决定一切的,好像古代的事和我猛的搭了界。老是听说改革开放以来,仿佛从那时候考试就是康庄大道一路坦途其实满不是这样。从书上看邓九二南巡那么一小段谁知道那么险恶呢。 有变化的也有不变的,中央和整个官僚集团的矛盾是个人和制度的冲... (展开)>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看完这本后,有中国2002年之后的叙事书吗? | 来自铭羽 | 2023-07-24 21:41:23 | |
请问这版和新版有什么区别? | 来自Caulfield | 2022-05-26 19:38:09 | |
请问~~有电子版么~~~ | 来自lilimaria | 12 回应 | 2021-06-13 06:34:48 |
简直就是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 | 来自dormant | 9 回应 | 2012-10-17 08:43:33 |
痛楚与彷徨 | 来自知更 | 1 回应 | 2011-08-27 23:10:0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8.9分 123人读过
-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8.4分 94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03)暂无评分 1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推荐给你的大学读书单:那些值得关注的观念 (jiaon)
- 乱翻书的科技商业书单 (panluan)
- 幸运我读过 (jiaon)
- 浙江大学新生推荐书 (Oscar)
- 在这里读懂中国 (江仙*响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变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PooomBooom 2017-04-19 00:52:51
初中读物。
1 有用 傅踢踢 2008-03-29 16:28:40
有时候离中国很远,有时候离中国很近
1 有用 魏晓波 2016-03-28 22:16:39
这也是读书的时候买的,作者模仿《光荣与梦想》的语气和思维,写的很好,后来没有这样的书了。
1 有用 金刚大笑 2019-04-20 19:58:53
作者掌握了一种比较经典的“大历史”叙事手法,因此怎么说都得算写得好看。就我个人来说,对于自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这一段时间,却是读得越多越不敢认,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很像是乡愁。
0 有用 13平米宅 2012-12-21 20:50:42
本来用了当代史的标签,但是想了想不合适,是当代,却并不是史书。但此书确实值得一读。
0 有用 ᵕ᷄≀ ̠˘᷅ 2023-07-11 12:37:01 安徽
从九十年代走到新世纪,从陌生到熟悉,总有一些书籍来提醒我们走过的路,让我们翻开就能回到那个时代。
0 有用 FoungForYou 2023-06-30 23:58:17 陕西
绝版书,在网上买的二手书,很厚,但是读完感觉意犹未尽,作者梳理了十三年走过的路,以及一些重点事件人物,虽然那时候还小,但是有些人物事件也听过,还是很熟悉的。作者的一些观点也让人觉得一针见血,可是,仔细想想,那几年发生的一些荒诞事情,在当下依然以各种方式上演,甚至愈演愈烈,实在讽刺。最后,祝愿祖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吧。
0 有用 fyh 2023-06-12 23:19:13 江西
文笔很不错,不愧是记者写的书,当然里面内容也很丰富,92年到02年十年上到老百姓下到高层许多事情都提到了,当然也有没提的,不过已经很详细了,但是本书不足之处同样也是因为作者记者身份,职业身份会使人天然具有一些思想偏向,所以虽然明显看到作者尽管尽量客观,还是带有一些思想倾向的,另外就是记者毕竟不是学者,所以有些经济学社会学上面分析的东西感觉不准,看看就好。本书可以结合邓时代,李强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一... 文笔很不错,不愧是记者写的书,当然里面内容也很丰富,92年到02年十年上到老百姓下到高层许多事情都提到了,当然也有没提的,不过已经很详细了,但是本书不足之处同样也是因为作者记者身份,职业身份会使人天然具有一些思想偏向,所以虽然明显看到作者尽管尽量客观,还是带有一些思想倾向的,另外就是记者毕竟不是学者,所以有些经济学社会学上面分析的东西感觉不准,看看就好。本书可以结合邓时代,李强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一类书来看,而且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现在在看的小镇喧嚣,跟本书某些内容对比太有意思了,本书写的是九十年代农民的难做,小镇喧嚣前一百页看到的却是乡村干部的难做,太有意思了。 (展开)
0 有用 默沫 2023-05-29 21:02:07 北京
很好看啊。读它的目的是想知道在我还没有记忆的那个年代都发生了些什么,真的好精彩
0 有用 可听风吟 2023-05-12 08:52:20 四川
书友推荐,不然这本书不会是我优先阅读的类型。题材敏感,好些地方作者都语焉不详,不过也还是补上那十几年的一些波澜起伏、暗潮涌动。“在老一辈的领袖人物中,他(邓)几乎是唯一把经济问题置于意识形态纠纷之上的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邓公给的。/书友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