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作名: The Aims of Education
译者: 徐汝舟
出版年: 2002-01
页数: 153
定价: 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化生活译丛(新版)
ISBN: 9787108016232
内容简介 · · · · · ·
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久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创立了庞大的形面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他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广泛承认。
本书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活与活力,反对学生灌输知识,面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路教育便无从谈起。”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参考与指导价值。
丛书信息
喜欢读"教育的目的"的人也喜欢 · · · · · ·
教育的目的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教育的目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阅读笔记

目的正确,才有教育成功的可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经历了去年给娃选择幼儿园的艰难后,就很自然地想到了以后幼升小、小升初这些事。原来觉得为时尚早,可是身边处在这些阶段的朋友的各种经历告诉你务必要早做打算。有时候觉得很没意思,现在教育的全部似乎就是升学的打拼以及赶场一样的课外班。妈妈群里每天都有人抛出各种课... (展开)
不能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教育的目的》

guid of being a teacher from Whitehead
> 更多书评12篇
-
贝小戎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
青年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罗马文化,其优点是它的具体性、它赋予行动的灵感,以及各种历史人物一贯的伟大崇高。这种伟大崇高体现于他们的品德和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中。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如果我们不伟大,我们做什么或结果怎么样便无关紧要。 天国的语言将是中文、希腊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和英文,天国的圣人们将愉快地注视着这些金色的语言对永恒生活进行的表述。 在对待每一件...2011-09-28 09:50 13人喜欢
青年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罗马文化,其优点是它的具体性、它赋予行动的灵感,以及各种历史人物一贯的伟大崇高。这种伟大崇高体现于他们的品德和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中。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如果我们不伟大,我们做什么或结果怎么样便无关紧要。天国的语言将是中文、希腊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和英文,天国的圣人们将愉快地注视着这些金色的语言对永恒生活进行的表述。在对待每一件涉及艺术的工作时,我们必须恰当地处理好以下两个因素:规模和速度。如果你用显微镜去检查罗马的圣彼得教堂,那对建筑师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你一天只读五行《奥德赛》,这部伟大的史诗也会变得枯燥无味。一句适合所有哲学著作的评论:哲学试图用有限的语言表述无穷的宇宙。古代的作品精美绝伦,现在的作品则丑陋不堪。其原因在于,现代作品按精确的尺寸设计制作,而古代的作品则随工匠的风格而变化。现代是拥挤,古代是舒展。风格是受教育的文化人最后学到的东西,它也是最有用的东西。风格无处不在。欣赏风格的管理人员讨厌浪费,欣赏风格的工程师会充分利用他的材料,欣赏风格的工匠喜欢精美的作品。风格是智者的最高德性。在风格之上还存在一种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力。风格是力的塑造,是力的约束。人类的悲剧在于,那些富有想象力的人缺少经验,而那些有经验的人则想象力贫乏。愚人没有知识却凭想象办事;书呆子缺乏想象力仅凭知识行事。Fools act on imagination without knowledge;pedants act on knowledge without imagination.回应 2011-09-28 09:50 -
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普通文化旨在培养大脑的智力活动,而专业课程则是利用这种活动。但不应过分强调两者之间这种简单的对立。 对整体与关系的辨别力。只有通过专门学习,人们才能领会一般思想的准确阐述,领会这些思想被阐述时它们相互间的关系,领会这些思想对理解...
2015-11-25 03:13 6人喜欢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节奏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普通文化旨在培养大脑的智力活动,而专业课程则是利用这种活动。但不应过分强调两者之间这种简单的对立。 对整体与关系的辨别力。只有通过专门学习,人们才能领会一般思想的准确阐述,领会这些思想被阐述时它们相互间的关系,领会这些思想对理解生活的作用。经过这样训练的大脑应具有更抽象和更具体的思维能力。它一直在受这样的训练:理解抽象的思维,分析具体的事实。 应该培养所有精神活动特质中最朴素简约的特质,我指的是对风格的鉴赏。这是一种审美的能力,它建立在欣赏通过简约的方式直接达到预见的目标。艺术中的风格,文学中的风格,科学中的风格,逻辑中的风格,实际做某件事的风格,从根本上说,都具有相同的审美性质,即实现和约束。爱一个科目本身以及为一个科目本身而热爱它,这种爱是体现于学习中的对风格的热爱,它不是在精神世界徜徉所带来的催人欲睡的快乐。 这样,我们便又回到我们开始讨论的地方,即教育的功用。按风格最完美的意义,它是受教育的文化人最后学到的东西;它也是最有用的东西。 我们所说的业余爱好着基本上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有鉴赏力,在掌握某种固定的程序化的工作时具有多种才艺。但他们缺乏专业知识赋予一个人的预见能力。 宗教性的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他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责任来自于我们对事物发展过程鱼油的潜在控制。当可习得的知识能够改变结局时,愚昧无知便成为罪恶。而崇敬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现在本身就包含着全部的存在,那漫长完整的时间,它属于永恒。
智力的培养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人将会忘记你较他们的那些特殊的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知道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而背熟的细节,这时,你学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知识将会像明亮的日月一样长久保留在你的记忆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种参考书中查到。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当我提到原理时,我甚至没有想到用文字阐述的原理。完全渗透你身心的原理与其说是一种正式规范的陈述,不如说是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这种智力习惯成了大脑对适当刺激的反应方式,刺激表现为具体的情况和事实。没有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他掌握的知识会清晰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智力培养不过是人在行动时大脑以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进行运转。学习常常被说成是这样一种事情:就好像我们在注意看着我们读过的所有书籍的翻开的书页,然后,当机会出现时,我们选取正确的那一页,大声地向世人朗读。 我们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阐述我的论点,即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目标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
智力发展的节奏特点 各阶段的侧重不同,主要特质不同-浪漫,精确,综合运用,自始至终存在着。但是占主导地位的阶段交替出现,正是这种交替构成了各个循环周期。
回应 2015-11-25 03:13 -
教育当然应该有用,不管你的生活目的是什么。教育对圣奥古斯丁有用,对拿破仑有用。教育有用,因为理解生活是有用的。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做出展望。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点之间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展现这种关系,你就不能将生活融入任何普通教... (2回应)
2018-08-31 06:25 1人喜欢
教育当然应该有用,不管你的生活目的是什么。教育对圣奥古斯丁有用,对拿破仑有用。教育有用,因为理解生活是有用的。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做出展望。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点之间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展现这种关系,你就不能将生活融入任何普通教育的计划之中。
宗教性的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它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责任来自于我们对事物发展过程具有的潜在控制。当可习得的知识能够改变结局时,愚昧无知便成为罪恶。而崇敬则基于这样的认识:现在本身就包含着全部的存在,那漫长完整的时间,它属于永恒。
2回应 2018-08-31 06:25
-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原文开始></原文结束>
2013-10-13 16:37
-
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 三联出版社 徐汝舟译 2002 一、 教育的目的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P1 培养一个儿童如何思维,最重要的是必须注意我是所说的那种“呆滞的思想”——这种思想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 (1回应)
2015-04-25 18:07
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 三联出版社 徐汝舟译 2002一、 教育的目的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P1培养一个儿童如何思维,最重要的是必须注意我是所说的那种“呆滞的思想”——这种思想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P2 在儿童教育中引进的主要思想概念要少而精,这些思想概念能形成各种可能的组合,儿童应该使这些思想概念变成自己的概念,应该理解如何将它们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儿童从一开始接受教育起,就应该体验发现的乐趣。他必须发现,一般的概念能使他理解他一生中遇到的、构成他生活的种种事件。……若教育无用,它又何成为教育?难道教育是一种不加以利用的才智?教育当然有用,不管你的生活目的是什么。……教育有用,因为理解生活是有用的。P3~p4我只想说,我们需要的理解是一种对现在的理解。过去的知识唯有其价值,就在于它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面对现在。P4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P8各种理论概念在学生的课程中应该永远具有重要的应用性。这并不是一个容易付诸实践的 原理,相反,很难实行。它本身便涉及这样的问题: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P9人的大脑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处于一种永恒的活动中,精细而敏锐,接受外界的刺激,对刺激作出反应。P11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P12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点之间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展现这种关系,你就无法将生活融入任何普通教育的计划中。P14最优秀的教育在于能够用最简单的工具获得最多的知识。P19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当你全面考虑教育国家的年轻一代这样重要的问题,考虑轻率的惰性导致绝望的生活、破灭的希望和全国性的失败时,你是很难抑制心中的怒火。现代生活环境的法则是绝对的。一个不重视培养智力的民族注定将被淘汰。P26第二章 教育的节奏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达到适当的阶段采用。P28第三章 自由与纪律的节奏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到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着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教授各种科目。P52当理想降低到实践的水平时,其结果便是停止不前。P53我希望你们铭记于心的是,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比较模糊却更伟大,因而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智慧。P54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时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这种对知识的掌握便是智慧,是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P54智力发展离不开兴趣。P56空泛无益的知识使微不足道的,实际上是有害的。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应用,在于人们对它的积极的掌握。即存在于智慧之中。……知识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谁掌握知识,以及他用知识做什么。P57人的大脑在一个新环境里发展的第一步程序,是在众多杂乱的概念和经验中进行某种推论活动。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个逐渐习惯于奇特想法的过程,想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的过程,设计新的体验的过程,注意新的探险活动会引起什么结果的过程。P58唯有自我约束才是纪律,唯有通过享有广泛的自由才能得到这种纪律。P62我肯定,成功的老师有一个秘诀:他在自己的脑子里青春地确定了学生必须以精确的方式掌握的东西。因此,他不用勉强让学生为熟记许多次要的不相关的知识而全力以赴。但是,就精确的知识而言,秘诀是速度,速度,速度。快速获取知识,然后应用它。如果你能应用知识,你便能牢牢地掌握它。P65在生活的每一种业余爱好中,你可以临时学到那些重要的知识细节;但养成习惯去积极地利用透彻理解的原理才算最终拥有了智慧。P66教育必须超越以被动的方式接受他人的思想,必须加强首创精神。遗憾的是,首创精神并不意味着仅仅获得一种首创精神:有思想上的首创精神,行动中的首创精神,还有艺术中的首创精神。这三个方面还需要许多分支。P83从本质上说,文化应该是为了行动,其作用应该使劳动从漫无目的的辛劳中解脱出来。P84我们的目标是 把生活中直接事件看作我们一般思想的实例。P90万物为师。贡献以思想价值不是数字来衡量。P1481回应 2015-04-25 18:07 -
ilgrey (浅薄如我)
只是部分: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遗书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我们必须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有价值的智力发展。 至于说到人的培养,人们所受到的最重要的培养是他们12岁以前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养。 培养...2017-04-30 02:19
只是部分: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遗书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我们必须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有价值的智力发展。
至于说到人的培养,人们所受到的最重要的培养是他们12岁以前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养。
培养一个儿童如何思维,最重要的是必须主意我所说的那种“呆滞的思想”——这种思想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
我们先来说明教育上的两条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次,“所教科目务须透彻”。……在众多的科目中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教授,其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不连贯地思想概念,没有任何生命地火花闪烁。在儿童教育中引进的主要思想概念要少而精,这些思想概念能形成各种可能地组合,儿童应该使这些思想概念变成自己地概念,应该理解任何将它们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儿童从一开始接受教育起,就应该体验发现的乐趣。他必须发现,一般的概念能使他“理解”他一生中遇到的、构成他生活的种种事件。……教育当然应该有用,不管你的生活目的是什么。教育对圣奥古斯丁有用,对拿破仑有用。教育有用,因为理解生活是有用的。
在科学训练中,对一个概念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证明它。但请允许我先扩展“证明”这个词的含义:我的意思是——证明其价值。……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我们并不试图证明或反驳任何事物,除非其重要性值得我们这样做。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即各种理论概念在学生的课程中应该永远具有重要的应用性。这并不是一个容易付诸实践的原理,相反,很难实行。它本身便设计这样的问题: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
如果一个班级的课堂纪律良好,那么就有可能向学生们灌输一定量的死板的知识。你采用一种教材,让他们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切顺利。学生们然后知道了如何解二次方程。但教会学生解二次方程的意义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有一种传统的回答,即人的大脑是一种工具,你首先要使它锋利,然后再使用它;掌握解二次方程的本领便是一种磨砺大脑的过程。这个回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因此几代教育家都接受了它。但尽管如此,它包含一种根本性的错误,可能扼杀我们这个世界的天才。……然而,不管这种说法多么权威,不管什么样的名人对此表示过赞同,我都毫不犹豫地抨击这种说法,视其为迄今存在于教育理论中的最致命、最错误因而也是最危险的一种观点。人的大脑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处于一种永恒的活动中,精细而敏锐,接受外界的刺激,对刺激做出反应。你不能延迟大脑的生命,像工具一样先把它磨好然后再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又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起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必须即刻就进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
回应 2017-04-30 02:19
-
教育当然应该有用,不管你的生活目的是什么。教育对圣奥古斯丁有用,对拿破仑有用。教育有用,因为理解生活是有用的。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做出展望。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点之间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展现这种关系,你就不能将生活融入任何普通教... (2回应)
2018-08-31 06:25 1人喜欢
教育当然应该有用,不管你的生活目的是什么。教育对圣奥古斯丁有用,对拿破仑有用。教育有用,因为理解生活是有用的。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做出展望。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点之间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展现这种关系,你就不能将生活融入任何普通教育的计划之中。
宗教性的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它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责任来自于我们对事物发展过程具有的潜在控制。当可习得的知识能够改变结局时,愚昧无知便成为罪恶。而崇敬则基于这样的认识:现在本身就包含着全部的存在,那漫长完整的时间,它属于永恒。
2回应 2018-08-31 06:25 -
ilgrey (浅薄如我)
只是部分: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遗书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我们必须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有价值的智力发展。 至于说到人的培养,人们所受到的最重要的培养是他们12岁以前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养。 培养...2017-04-30 02:19
只是部分: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遗书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我们必须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有价值的智力发展。
至于说到人的培养,人们所受到的最重要的培养是他们12岁以前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养。
培养一个儿童如何思维,最重要的是必须主意我所说的那种“呆滞的思想”——这种思想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
我们先来说明教育上的两条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次,“所教科目务须透彻”。……在众多的科目中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教授,其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不连贯地思想概念,没有任何生命地火花闪烁。在儿童教育中引进的主要思想概念要少而精,这些思想概念能形成各种可能地组合,儿童应该使这些思想概念变成自己地概念,应该理解任何将它们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儿童从一开始接受教育起,就应该体验发现的乐趣。他必须发现,一般的概念能使他“理解”他一生中遇到的、构成他生活的种种事件。……教育当然应该有用,不管你的生活目的是什么。教育对圣奥古斯丁有用,对拿破仑有用。教育有用,因为理解生活是有用的。
在科学训练中,对一个概念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证明它。但请允许我先扩展“证明”这个词的含义:我的意思是——证明其价值。……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我们并不试图证明或反驳任何事物,除非其重要性值得我们这样做。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即各种理论概念在学生的课程中应该永远具有重要的应用性。这并不是一个容易付诸实践的原理,相反,很难实行。它本身便设计这样的问题: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
如果一个班级的课堂纪律良好,那么就有可能向学生们灌输一定量的死板的知识。你采用一种教材,让他们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切顺利。学生们然后知道了如何解二次方程。但教会学生解二次方程的意义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有一种传统的回答,即人的大脑是一种工具,你首先要使它锋利,然后再使用它;掌握解二次方程的本领便是一种磨砺大脑的过程。这个回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因此几代教育家都接受了它。但尽管如此,它包含一种根本性的错误,可能扼杀我们这个世界的天才。……然而,不管这种说法多么权威,不管什么样的名人对此表示过赞同,我都毫不犹豫地抨击这种说法,视其为迄今存在于教育理论中的最致命、最错误因而也是最危险的一种观点。人的大脑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处于一种永恒的活动中,精细而敏锐,接受外界的刺激,对刺激做出反应。你不能延迟大脑的生命,像工具一样先把它磨好然后再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又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起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必须即刻就进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
回应 2017-04-30 02:19 -
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确实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 我知识想说,当欧洲文明曙光初露时,人类最初是怀着种种完美的理想,这些理想本该促进教育;但渐渐地,我们的理想为了与实践保持一致而变得淡漠了。 当理想降低到实践的水平时...
2015-11-25 03:42 1人喜欢
纪律:指掌握知识的有序方式;以保证某种长远的利益为目的;不加区别的纪律使大脑变得麻木不仁;纪律应该满足一种对智慧的一种自然渴望。浪漫阶段-自由阶段精确阶段-纪律阶段综合运用阶段-自由阶段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确实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 我知识想说,当欧洲文明曙光初露时,人类最初是怀着种种完美的理想,这些理想本该促进教育;但渐渐地,我们的理想为了与实践保持一致而变得淡漠了。 当理想降低到实践的水平时,其结果便是停滞不前。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比较模糊却更加伟大,因而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古代人称之为“智慧”。 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它涉及只是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是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是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这种对知识的掌握便是智慧,是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 通往智慧的唯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得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自由和纪律是教育的两个要素。
人们习惯上认为,知识本身——而不是和智慧一起——会使知识的拥有者享有一种特殊的尊贵。我对这种知识却缺乏敬意。知识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谁掌握知识以及他用知识做什么。 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是自我约束,成果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 根本的动力是对价值的肩上,是对重要性的认识,这在科学、道德和宗教中都是一样的。使个性与超越自我的东西融合,需要各种形式的疑惑、好奇、尊敬或崇拜,以及各种形式的强烈欲望。这种对价值的鉴赏为生活增加了不可思议的劳作;若没有这种鉴赏,生活将回复到比较低级的消极状态中。这种力量的最深刻的表现是对美的鉴赏,对已实现的完美事物的审美能力。 我们的审美情感使我们对价值具有生动的理解。如果你伤害这种理解,你就会削弱整个精神领悟系统的力量。
回应 2015-11-25 03:42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文汇出版社版 2012-10-1 / 146人读过 / 有售
- Free Press版 1967-1-1 / 11人读过 / 有售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 2014-4 / 69人读过
- 桂冠出版公司版 1994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文化生活译丛 (feiyafei)
- 儿童教育 (飞行)
- 《如何阅读一本书》推荐书目 (glassheart)
- 高等教育学 (小飞侠)
- 教育论著 (ying)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教育的目的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jeynnecool 2013-10-11
第一章到第三章颇有收获。
0 有用 やまだ 2013-05-27
=。=讲得很有启发性,可惜木有早一点看到
4 有用 greatabel 2012-01-31
真正的学习绝对是对立的统一,文理并用,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尝试探索,而不是了解,乔大爷的stay foolish也是这个意思!
0 有用 大椿树下的小象 2012-05-20
怀特海讲得很清晰 读来很容易
0 有用 条那 2014-10-28
还蛮喜欢这个人呢。
0 有用 POOLSTONE 2018-12-12
人生的意義在於過程。
0 有用 🌵 2018-11-27
一二三章可以有点儿收获 读着还行不喜欢也不讨厌
0 有用 岑碧青 2018-10-09
无法接受这是一本书,因为6个演讲之间的联系也太差了,当你决定把单独的演讲做成书的时候还是应该有点工匠精神吧,最起码说明一下前后连接,这个东西还让人画概念地图真的是笑话
0 有用 巴拉丁 2018-05-24
称为永久的伟大的学术著作
1 有用 废人王亮 2018-05-09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