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书评 (84)

《米》----性本善的颠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学时的文学课,那位山东来的极为害羞的博士老师给我们讲过苏童的《米》。我们了解他害羞是因为他给我们讲《沉沦》的时候,自慰两个字怎么也说不出口,后来绞尽脑汁在网上下了个梁文道的讲解放给我们看。而后面的这堂课差点把他逼疯了,“我... (展开)
从女性视角感受这本小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用了两天读完了这本小说,整个过程是压抑和惊讶的,但从没有过放弃读的念头。压抑的是我同情他们的命运,特别是绮云,一开始我是十分讨厌她的,没有同情心、说话恶毒。但后来,她的命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她那么讨厌五龙,但又摆脱不掉,不得不接下这个烂摊子,小说里她的那种... (展开)
人是怎样被逼上绝路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这本小说讲的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 故事的脉络是这样: 一、一个农村青年五龙偷乘运煤车来到城市,刚到码头的时候,因为饿乞求码头的帮会“码头兄弟会”给点吃。 以阿保为首的众人脚踩五龙的手,让五龙分别叫他们一声爹才给吃,五龙被迫无奈叫了爹。 之后,阿保还灌了五龙很... (展开)
一个文化寓言——中国民间的所多玛生态
苏童的《米》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与老庄孔孟等传统精英文化迥异的民间文化群像。以大鸿米店为中心展开的社会图景,恐怕比二十四代为尊者讳的帝王家史,更接近中国底层的现实。这是一个信仰缺失、伦理不存的世界,社会靠最原始的血缘和宗法关系维系,除此之外便再无公理可言。于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