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债的市场化问题(1984年10月)
对改进国库券发行的探讨(1985年初)
日本政府债券自由流通的理论意义(198年3月22日)
寻找基建规模的自我控制机制
――谈“七五”期间投资决策模式的逐步改善(1985年4月)
关于形成我国资金市场的研究(1985年5月6日)
日本国家信用与中央银行的关系(1985年6月)
中国金融市场展望(1985年7月)
日本金融业开发资金的特点(1985年10月5日)
关于“七五”期间逐步形成我国资金市场的
研究提纲(1985年12月11日)
成立短期资金融通公司搞活资金的横向融通(1986年初)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如何加强对直接金融
活动的控制(1986年3月)
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其方向(1986年5月)
矛盾・陷阱・选择
――中国金融市场形成道路的探索(1986年7月)
关于明后两年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若干意见(1986年10月)
近时期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战略与策略的选择(1986年12月)
资金市场概念的纠误及其他(1987年初)
我国同业拆放市场现状分析(1987年4月)
请有关领导消除一个顾虑
――开放国库券流通市场,其价格不会猛跌(1987年6月7日)
中国金融市场近阶段发展原则与展望(1987年7月)
中国科技贷款管理体制研究(1987年12月)
关于设立金融市场中介机构的意见(1988年2月22日)
艰难的开拓――中国金融市场十年总结(1988年末)
关于拓展我国证券市场的思考
――答《深圳金融》杂志记者问(1989年3月)
如何看待1988年金融市场发展中的“萎缩”现象(1989年5月)
1979――1988年全国工业企业资金运用效益简析(1989年12月初)
中国:货币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1990年初)
有关财政信用的若干问题(1990年4月)
国外的共同基金(1990年底)
通货膨胀与“三角债”是同一机体的两个病象
――论“三角债”的成因及表本兼治(1991年5月)
关于协调“八五”期间银行与财政政策支持重点
建设的研究(1991年8月30日)
“八五”期间深化金融改革的若于设想(1991年10月)
建立稳定的长期资金积累机制的思考(1991年11月)
建设银行的经营困境及其解决策略(1991年底)
中央银行三种调控模式的分析(1992年初)
中国金融市场:艰难开拓的现状与未来(1992年6月)
中国:叨年代的货币政策(1992年)
实事求是地加快改革步伐(1992年底)
走市场取向的资金配置模式(1993年初)
正确认识我国的外汇储备问题(1997年7月)
中国社会游资变动分析(1997年10月)
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制度(1997年底)
机遇与挑战:对ZI世纪中国金融的制衡(1999年7月)
信托业:最后一次整顿(2000年2月底)
关于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对话(2000年3月)
当前应重视对金融控股公司问题的研究(2000年6月)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