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丹麦] 克尔凯郭尔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译者: 刘继
出版年: 1994-04
页数: 102
定价: 5.80
装帧: 平装
丛书: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ISBN: 9787221033710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译者: 刘继
出版年: 1994-04
页数: 102
定价: 5.80
装帧: 平装
丛书: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ISBN: 9787221033710
恐惧与颤栗的创作者
· · · · · ·
-
索伦·克尔凯郭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克尔凯郭尔(1813―1855)、
19世纪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存在
主义的创始人。
本书借《圣经》中亚伯拉罕和
以撒的故事,论述了信仰和牺牲
的观念。作者认为,信仰从本质上
是一种悖论;畏惧并非来自某一
确定对象的威胁,而害怕则是来
自一个客观的威胁物。
目录 · · · · · ·
目录
序
绪
亚伯拉罕颂
问题
引
问题一:可以对合乎伦理的东西进行神
学的怀疑吗?
问题二:存在着一种对上帝的绝对的义
务吗?
问题三:亚伯拉罕对撒拉、以利以谢和
以撒隐瞒他的计划,这在伦
理学上是可以得到辩护的
吗?
跋
注释
· · · · · · (收起)
序
绪
亚伯拉罕颂
问题
引
问题一:可以对合乎伦理的东西进行神
学的怀疑吗?
问题二:存在着一种对上帝的绝对的义
务吗?
问题三:亚伯拉罕对撒拉、以利以谢和
以撒隐瞒他的计划,这在伦
理学上是可以得到辩护的
吗?
跋
注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某些情况下,很多人——也许是绝大部分人——能够在对自己的生活毫无真正意识与洞察的情况下生活。是该满怀期待地坚持那个可能性,还是该干脆放弃它?这样的决定从来不能引起他们热切的关注——而且他们觉得一切顺理成章。他们生活在暧昧不明的混沌中。 与之不同,个体们的本性就在于拥有自觉意识。他们亦可以放弃某些事物。甚至是放弃他们最珍视的心愿,但他们一定要清楚地知晓:自己该期待什么,不该期待什么。 那些直接性的、自发的、或者欠反思的心性不可能理解这一点。因此,他们甚至无法区分弃绝与信仰。 这也是静默者约翰尼斯不断叮嘱过的。他曾说:一切都取决于热忱的投入。 于是,当我们看到有人试图纠正约翰尼斯,试图将一切复归于普通心智所具有的暧昧不明中(不可否认,这种状态在世人中无比正常)——那么,是的,那么他当然就算成功地得到了大众的理解。 于是,如下情形总是一再地出现:一位值得信赖的思想者所推出的完全合理的结论,总是被一些人热心地纠正着,而这些人恰恰“是那位思想者从一开始就远远拒之门外的”。 1850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4页 -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若是热爱上帝,那实际上是在反映自己,而热爱上帝则者则反映上帝。亚伯拉罕就站在这个绝顶上,他唯一不能看见的阶段是无限的弃绝。他果真前进了,并且是向着信仰前进。有些人对信仰讽刺模仿,有些可怜的、毫无热忱的冷漠者想:‘这其实没有必要,也不值得事前忧虑,’有些失望者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也许就是这样的吧!’至于这些人,这些歪曲都属于生活的卑鄙,并已遭到无限弃绝的无限嘲讽。……止步于信仰,这难道不也是最好吗?人人都想前进,这岂不令人烦恼?当今的人们(正像他们的种种宣告实际表示的那样)并不愿止步于爱,他们正走向何处呢?走向世俗的学问,走向卑微的算计,走向猥琐和悭吝,走向一切能将人的神性本原置于怀疑之中的东西吗?依旧抱有信仰,去信仰一个站定脚跟、极力不使自己沉沦的人,这难道不是更好吗? ……人们到世界各地旅行,为的是去看河流、群山、新星、艳丽的小鸟、畸形的鱼以及各种怪异的人种。他们沦为麻木不仁,面对存在打哈欠。他们认为自己确实已经见识过一些东西。我并不关心这个。不过,倘若我知道这样的信仰义士住在何处的话,我就会徒步跋涉到他那里去,因为这个奇迹绝对与我自己有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共54册),
这套丛书还有
《生与死的对抗》《婚姻与道德》《反抗死亡》《人的未来》《存在与存在者》
等
。
喜欢读"恐惧与颤栗"的人也喜欢 · · · · · ·
恐惧与颤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4 条 )

the superiority of faith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Kierkegaard’s Fear and Trembling is a provocative study of the story of Abraham’s attempt to sacrifice Isaac. It highlights the most serious ethical-religious conflicts in human existence—what is condemned as murder in the ethical realm can be praised as... (展开)
齐克果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入《恐惧与战栗》,这本书就会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了。我以前误将齐克果看作是意志论者,实在是大错特错。齐克果说,信仰骑士是那极少数人;又说,成为信仰者首先要完成“跃迁”。但是这跃迁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齐克果并没有给我们清楚的答案,因为他自己也根...
(展开)

永恒与无望:当爱成为一种信仰
“爱你才是最重要的事,莱斯特小姐。有些人觉得爱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和一堆孩子,或许爱就是这样,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手。”(塞林格) ——题记 紫色的桔梗花有一个美妙的花语,永恒的爱与无望的爱。这样的花语具有无比...
(展开)

恐惧中信仰“不可确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基督徒的视角看,对基督教最敏锐的表达绝不仅仅停留在笔尖上——而是应该在生活中。——克尔恺郭尔 克尔恺郭尔沉醉于亚伯拉罕献子故事(见《旧约·创世记》),并为之惊愕惊骇。《恐惧与战栗》的《调音篇》里,他竟四次重述这一故事,仿佛四次跟随亚伯拉罕踏上前往摩利亚地的... (展开)
The Unspeakable Time of Fear and Trembling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The Unspeakable Time of Fear and Trembling Thank God. I’m glad that I took a second read of this book. Reading Fear and Trembling is more than an intellectual activity. Kierkegaard requires the readers to empathise with him as he did with Abraham to embody... (展开)> 更多书评 4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华夏出版社 (1999)8.7分 799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86)8.5分 90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13)9.5分 514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17)9.5分 16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社会与法治 (salio)
- 克尔凯戈尔作品 (行走的笔尖)
- 对人的理解、驾驭、操控 (秋雨梧桐)
- 清水 (李WERNERV)
-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LisaLeun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恐惧与颤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黑 2011-03-10 16:28:46
读英文的时候有一段一开始就是看不懂,就拿了中文本稍微参考了一下。翻译不给力啊!“造成信仰的运动”(p. 11),原文是“make the movement of faith”...我估计是从H. & E. Hong的英文译本转译的
2 有用 层归 2013-08-03 20:53:34
老译本反而好一点。
0 有用 辉城啊 2018-09-06 08:50:13
值得一读再读!
0 有用 大奇 2013-09-24 21:03:31
细。。。读
0 有用 ffffpq 2011-09-19 01:45:15
他信仰的归处只在无限的路上,弃绝了他爱的,献给一个无我的信仰,在那并不包容他的末路永远的排斥着他
0 有用 豆友fNI-z5M7VA 2023-09-27 07:10:52 江苏
糟糕的译本
0 有用 川 2023-05-29 23:01:36 广东
信仰之跃。美之沉默。悲剧英雄是以一种确定取代另一种确定,亚伯拉罕则在信仰中追求一种不确定。道德是普遍性的,信仰则是个人化的,不能被分享不能言说只能去体验。
0 有用 霹雳娇娃小王 2023-05-28 13:05:10 广东
体会到信仰者的激情
0 有用 reprieve 2023-05-27 16:53:10 河南
无人在意以撒的感受
0 有用 思乐冰 2023-05-10 16:49:42 湖北
围绕亚伯拉罕的故事,克尔凯郭尔论述了信仰的悖论(个体性高于普遍性),区分了悲剧英雄和信仰骑士。“悲剧英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在普遍性中寻求帮助,而信仰骑士则永远孑然一身。”从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谈论隐秘和开敞,给故事的阐释打开了新思路。无限弃绝的运动和信仰的运动,存在中的连续跳跃,都需要激情。不得不说此书的行文就充满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