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强迫自己N次,才勉强看完 我只想说 开篇的内容简介太缺德了 把整个故事的神秘性全部破坏了 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剧透死全家。。。。
自由,天下多少罪恶以汝之名以行!
读原版生词太多,看译本味同嚼蜡。哎,还是记单词去。
在上海的地铁车厢里读完了狄更斯的这本名著。小说为我们展现了大革命前后法英两国波澜起伏的历史进程和纷乱复杂的社会形态变迁,对人性的刻画和对人道主义的呼唤贯穿小说始终,批判法国贵族的横行霸道和倒行逆施时如是,刻画法国平民的暴虐、凶残和无秩序时亦如是。当然,小说最为打动人的,还是为了爱情献身的西德尼·卡登,和他那段无果、忠贞、热烈的爱恋之旅。开头那段“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堪称经典,而结尾处卡登的那段临终畅想也足以让心怀纯真和理想的读者们回味无穷。
狄更斯的故事营造太闷骚了,到了三分之二处才逐渐走向高潮,但之前的“调情”又没有形成多大的化学反应,小说中段力度稍弱。但其对社会群体的集体描写十分强悍,一段又一段地冲击读者的心灵。其实革命从来就是狂暴的,理性难以保持,在民主外衣的伪装下或者说在失去理智盲目激情的情况下产生的暴力更让人触目惊心。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某事件。
大我刚有了对某个角色喜爱的意识,下一秒就立刻顿悟他命不久矣的事实,于是从那时到结尾,我都是忍着泪看下去的。狄更斯真是太棒了QAQ众多伏笔埋得漂亮,看完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大家总引用开头作为金句,我却恰恰觉得结尾的独白才是最亮的闪光点。
为什么富有牺牲的爱情总能激发人的崇敬?
才发现dw第一季的死人复活就是在向狄更斯致敬
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小说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
一定看英文版,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有点看不下去
每个时代都能用上开头那段话,革命之后屠龙者变成了龙,最好和最坏的时间并存重复再重复,总有希望存在才不至于彻底走向毁灭,最后卡顿的死泪目,为了心爱的女人,可我觉得那是得到升华的大爱,我哭,最后受不了这种牺牲,可我也最爱这种牺牲
高中英文课本上有关于双城记的范文,当时某本辅导书认为作者和这部小说思想上有问题,可我觉得是辅导书有问题。狄更斯小说里最喜欢这个了。
Sydney Carton,我和她所追求的理想的人。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好看。
一直以来都没有拜读过狄更斯的大作,直到BBC无数次的撩拨终于产生了作用。神的爱和人的爱在故事中是何其感人,卡尔顿的死就是查尔斯的生,双城记的意义就在这里。怨民只是无脑地推翻一群既得利益者,单单靠着强烈偏见的仇恨,进行着更加残暴的屠杀,矫枉过正。人是如此可怜,又是如此可恨,愿主怜悯我们这些罪人,赦免我们所有的过犯,让我们在主里面不偏左右,阿门。
就像那段著名的开篇一样,每一个时代都是相似的。在一次次革命再革命的路途中,人类到底还要走多远。
> 双城记
557 有用 Napkin Folder 2014-05-29 21:23:34
强迫自己N次,才勉强看完 我只想说 开篇的内容简介太缺德了 把整个故事的神秘性全部破坏了 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剧透死全家。。。。
271 有用 阿烟 2010-09-03 19:56:01
自由,天下多少罪恶以汝之名以行!
231 有用 松崎海 2013-10-12 15:05:47
读原版生词太多,看译本味同嚼蜡。哎,还是记单词去。
179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2-01-03 21:42:47
在上海的地铁车厢里读完了狄更斯的这本名著。小说为我们展现了大革命前后法英两国波澜起伏的历史进程和纷乱复杂的社会形态变迁,对人性的刻画和对人道主义的呼唤贯穿小说始终,批判法国贵族的横行霸道和倒行逆施时如是,刻画法国平民的暴虐、凶残和无秩序时亦如是。当然,小说最为打动人的,还是为了爱情献身的西德尼·卡登,和他那段无果、忠贞、热烈的爱恋之旅。开头那段“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堪称经典,而结尾处卡登的那段临终畅想也足以让心怀纯真和理想的读者们回味无穷。
54 有用 Comel 2011-11-07 19:54:22
狄更斯的故事营造太闷骚了,到了三分之二处才逐渐走向高潮,但之前的“调情”又没有形成多大的化学反应,小说中段力度稍弱。但其对社会群体的集体描写十分强悍,一段又一段地冲击读者的心灵。其实革命从来就是狂暴的,理性难以保持,在民主外衣的伪装下或者说在失去理智盲目激情的情况下产生的暴力更让人触目惊心。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某事件。
38 有用 德米安。 2014-03-24 00:17:07
大我刚有了对某个角色喜爱的意识,下一秒就立刻顿悟他命不久矣的事实,于是从那时到结尾,我都是忍着泪看下去的。狄更斯真是太棒了QAQ众多伏笔埋得漂亮,看完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大家总引用开头作为金句,我却恰恰觉得结尾的独白才是最亮的闪光点。
37 有用 Vamei 2012-08-29 15:05:07
为什么富有牺牲的爱情总能激发人的崇敬?
36 有用 𓎩 2013-12-04 16:20:32
才发现dw第一季的死人复活就是在向狄更斯致敬
25 有用 浅 川 2012-01-28 16:17:45
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18 有用 末摘花 2018-05-29 19:04:01
小说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
22 有用 bendao 2009-04-26 01:23:23
一定看英文版,
13 有用 Sophie Z 2010-08-07 22:10:00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12 有用 浠墨 2007-12-26 14:20:18
有点看不下去
10 有用 Eukelade 2019-05-31 21:48:45
每个时代都能用上开头那段话,革命之后屠龙者变成了龙,最好和最坏的时间并存重复再重复,总有希望存在才不至于彻底走向毁灭,最后卡顿的死泪目,为了心爱的女人,可我觉得那是得到升华的大爱,我哭,最后受不了这种牺牲,可我也最爱这种牺牲
9 有用 咖喱娜 2010-02-23 12:43:50
高中英文课本上有关于双城记的范文,当时某本辅导书认为作者和这部小说思想上有问题,可我觉得是辅导书有问题。狄更斯小说里最喜欢这个了。
9 有用 小意达 2008-11-18 14:43:22
Sydney Carton,我和她所追求的理想的人。
21 有用 狐狸小白 2018-03-14 12:58:03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8 有用 未央 2012-10-05 17:41:43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好看。
7 有用 亚伯拉罕的撒拉 2016-03-17 23:26:38
一直以来都没有拜读过狄更斯的大作,直到BBC无数次的撩拨终于产生了作用。神的爱和人的爱在故事中是何其感人,卡尔顿的死就是查尔斯的生,双城记的意义就在这里。怨民只是无脑地推翻一群既得利益者,单单靠着强烈偏见的仇恨,进行着更加残暴的屠杀,矫枉过正。人是如此可怜,又是如此可恨,愿主怜悯我们这些罪人,赦免我们所有的过犯,让我们在主里面不偏左右,阿门。
7 有用 木已同学 2010-06-23 16:26:05
就像那段著名的开篇一样,每一个时代都是相似的。在一次次革命再革命的路途中,人类到底还要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