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是最为全面且极其严谨地集中、编次了陈氏的生平资料。《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于1981年初版前,因种种原因,原稿有过二十多处删节,增订本恢复了手稿的原貌;另一方面,初版成书后,作者生前订正了书中的一些错误码率,并增加了若干新发现的材料,增订本亦依作者手迹一一予以补正。书末,附录内容还增加了作者生前撰写的陈寅恪传及有关专家披露的《陈寅恪文集》编集经过等文若干篇。
蒋天枢(1903-1988),男,字秉南,早字若才,江苏丰县人,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蒋天枢青年时代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师从唐文治先生;1927年考入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师从陈寅恪、梁启超学习文史。1929年北京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曾任东北大学教授。1943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后转任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早年在清华时期,蒋天枢专攻清代学术史,毕业时所写论文《全谢山先生年谱》,以扎实的考据而得梁启超的赞誉。抗战时期,蒋天枢转而致力于先秦两汉文学与《三国志》的研究;50年代起专攻《楚辞》,晚年出版了《楚辞论文集》、《楚辞校释》二书。
夜裡讀過一遍,感于先生學問品行。後來者不可不盡心。
体力严谨,极有法度。蒋先生归纳治学四端,一曰以淑世为怀,二曰探索自由之义谛,三曰珍惜传统历史文化,四曰“续命河汾”之向往,极精准。章培恒先生后记于此则不能尽明。蒋先生于乃师身后所作所为,不愧所托,可见陈先生识人之明;然其立身出世则宁取拙道。昨日偶翻架上诸书,竟有多文讨论陈先生是否有去台意向,其实只须以王静安先生“我不能走”四字解之可也,多说无益。又陈先生于战乱中书籍丧亡、著述未成,亦属偶然中之必然... 体力严谨,极有法度。蒋先生归纳治学四端,一曰以淑世为怀,二曰探索自由之义谛,三曰珍惜传统历史文化,四曰“续命河汾”之向往,极精准。章培恒先生后记于此则不能尽明。蒋先生于乃师身后所作所为,不愧所托,可见陈先生识人之明;然其立身出世则宁取拙道。昨日偶翻架上诸书,竟有多文讨论陈先生是否有去台意向,其实只须以王静安先生“我不能走”四字解之可也,多说无益。又陈先生于战乱中书籍丧亡、著述未成,亦属偶然中之必然,盖爱之所以丧之也。 (展开)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写行状本来是苦事,将逝者的一生细细咬嚼过,然后明确地感知到自己是被剩下的一个。录到五七年,起首有一句“以后数年事均不详,虽经多方访询,亦无所得”,多少苦恨,尽在其中。想来写是一番苦,删削是另一番苦,真是以血泪而书。(章培恒说有一首《读史记列子》不录,不知为何,也不知道他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 K825.8/7239-01
「以后数年事均不详」。按中华附会学的解法,不详同不祥,黑云压城矣。
补标:读过,读的电子版。
幸有蒋先生保存整理遗稿
前半生好精彩,小说男主都不敢写的经历。 后半生的颠沛流离真是不容易。乱世之中对学术认真的态度,一代大家的风范。
陈先生高山仰止;蒋先生嘉惠后学。 虽然是编年且多考证,但是读起来却比一般的传记更加生动,可惜其中大多考证和诗歌都读不太懂,只能跳过。
高山仰止。多少年来,只此一人而已。
> 更多短评 55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8篇
> 37人在读
> 408人读过
> 1742人想读
订阅关于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木南 2017-05-30 04:27:45
夜裡讀過一遍,感于先生學問品行。後來者不可不盡心。
19 有用 若存 2014-12-26 19:12:49
体力严谨,极有法度。蒋先生归纳治学四端,一曰以淑世为怀,二曰探索自由之义谛,三曰珍惜传统历史文化,四曰“续命河汾”之向往,极精准。章培恒先生后记于此则不能尽明。蒋先生于乃师身后所作所为,不愧所托,可见陈先生识人之明;然其立身出世则宁取拙道。昨日偶翻架上诸书,竟有多文讨论陈先生是否有去台意向,其实只须以王静安先生“我不能走”四字解之可也,多说无益。又陈先生于战乱中书籍丧亡、著述未成,亦属偶然中之必然... 体力严谨,极有法度。蒋先生归纳治学四端,一曰以淑世为怀,二曰探索自由之义谛,三曰珍惜传统历史文化,四曰“续命河汾”之向往,极精准。章培恒先生后记于此则不能尽明。蒋先生于乃师身后所作所为,不愧所托,可见陈先生识人之明;然其立身出世则宁取拙道。昨日偶翻架上诸书,竟有多文讨论陈先生是否有去台意向,其实只须以王静安先生“我不能走”四字解之可也,多说无益。又陈先生于战乱中书籍丧亡、著述未成,亦属偶然中之必然,盖爱之所以丧之也。 (展开)
3 有用 钟螺 2018-10-13 03:20:29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写行状本来是苦事,将逝者的一生细细咬嚼过,然后明确地感知到自己是被剩下的一个。录到五七年,起首有一句“以后数年事均不详,虽经多方访询,亦无所得”,多少苦恨,尽在其中。想来写是一番苦,删削是另一番苦,真是以血泪而书。(章培恒说有一首《读史记列子》不录,不知为何,也不知道他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0 有用 蝉 2014-04-03 14:52:04
: K825.8/7239-01
2 有用 Simonoth 2019-10-19 10:55:39
「以后数年事均不详」。按中华附会学的解法,不详同不祥,黑云压城矣。
0 有用 獃 2023-05-19 20:10:12 广西
补标:读过,读的电子版。
0 有用 momo 2023-04-24 02:15:23 天津
幸有蒋先生保存整理遗稿
0 有用 是啊云啊 2023-04-22 20:53:25 四川
前半生好精彩,小说男主都不敢写的经历。 后半生的颠沛流离真是不容易。乱世之中对学术认真的态度,一代大家的风范。
0 有用 穆范哲 2023-01-13 01:52:22 河南
陈先生高山仰止;蒋先生嘉惠后学。 虽然是编年且多考证,但是读起来却比一般的传记更加生动,可惜其中大多考证和诗歌都读不太懂,只能跳过。
0 有用 鉤深致遠 2022-12-13 21:18:44 陕西
高山仰止。多少年来,只此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