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古代,“散文”是指非韵文的一种体裁,但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地明确显示了它的内在特征:那就是叙事性,情节性或议论性。逐渐地一切记事的、议论的、理论的文体,就越来越和散文这一概念发生了联系。当然,也有一些才华的作家,就像中国的刘勰 ② 和司空图 ③ 用诗体来写文论和诗评,外国的拜伦和普希金用诗体来写叙事作品那样,但这种情况并不能体现一种文体的本质情形。而且一般来说,它多半是发生在文学发展的前期,随着文论日益与科学和逻辑相结合,越来越少模糊性,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散文化,叙事结构日臻完美细致,文体的界线也更加明晰,难于混同了。但“散文”的概念,既然只是相对于韵文而言,它的包容也就大得近乎无限,成了一个“种”的概念,所以小说是散文,理论著作是散文,历史记载是散文。在中国,所有的本事列传、表章奏本、铭题碑志、书信札记、随笔小品,一并都归入散文之列。然而在欧洲,散文文体中产生“随笔”(ESSAY)这一特定的品种,已经是文艺复兴时期了。16世纪末法国作家米歇尔·蒙田出版了他的《随笔集》(ESSAIS 1580-1595),这在当时实是一部形式上很新颖的散文作品,集中各章长短不一,也没有一定的结构,似乎是随手写来,并无内在的联系。但往往逮住一个题目,就此生发开去,分析讨论,旁征博引,时而描绘,时而设论,时而雄辩,时而抒情,在一个集子里汇合了各种风格和趣味。凡社会、政治、宗教、伦理、思想、哲理、科学、教育、生活、见闻,无一不可成为议论的对象。16世纪的各种思潮和知识领域在《随笔集》里都有反映。这在当时的文学文体上的确有它的开拓性。一种形象鲜明、比喻丰富、偏重主观印象,以明白畅晓的口语娓娓道来的风格,就这样确立了起来。在法语中ESSAI ④ 一词有尝试、试笔、随札的意思,它来源于拉丁文EXAGIUM,本有“斟酌”“掂量”的含义。因此也可以说ESSAY就像一个人在那里细细推究、徐徐思索、信手拈来、随意挥洒。这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文体,是一种趣味隽永的风格,也可以说是从法国的蒙田开始,终于在后来欧洲很多国家里发展成一个很独特的文学体裁,而在法、英两国,这种文体更得到了特别的滋养。英国的散文当然并不是从1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而起,但是在培根之前那种以深受拉丁文体影响的矫饰铺陈的散文文体,并未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直到弗兰西斯·培根的手里,后来意义上的散文才算形成。尤其是他在1596年写成的《随笔集》⑥里,英国散文的特色得到了充分的表露。与其说这是一种与“诗”相比较而区别于诗的无韵无律的文体,还不如说它是一种显示了独特风格和节奏的新体裁。培根随笔文体简洁而寓意深刻,意象丰富而形式优美。格言警句式的文字,别具一种神韵,可以说是造就了一种新的文体,尽管他自己并不太看重自己在文体上的这一业绩。在文艺复兴时期普遍的重视思想的气氛里,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文章思想方面的。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文体绝非是从他开始的,所以他说散文(ESSAY)“这个词儿虽说是新的,但这一现象却是古已有之”的。这样的看法在当时也很普遍,从表面来看,像古代希腊柏拉图的“对话录”不就是散文的滥觞 ⑤ 么?
②刘勰(读如谐,约465~520),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心雕龙》③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二十四诗品》(查到此书有争议1994年疑为伪书:《二十四诗品》伪书说再证 ----“ 在宋元类书和明万历前文集中并没有称引的例证 ”http://www.gdwx.fudan.edu.cn/b5/fe/c3811a112126/page.htm)④ What is essay? https://erasingdavid.com/essays/what-is-essay/⑤滥觞: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出自《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 ⑥培根《论说文集》(ESSAYS)初版1597年,水天同先生1939年译成,1950年获刊于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版......先生的“重版弁言”亦文亦白,文绉绉地让人温润莞尔。
在欧洲古代,“散文”是指非韵文的一种体裁,但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地明确显示了它的内在特征:那就是叙事性,情节性或议论性。逐渐地一切记事的、议论的、理论的文体,就越来越和散文这一概念发生了联系。当然,也有一些才华的作家,就像中国的刘勰 ② 和司空图 ③ 用诗体来写文论和诗评,外国的拜伦和普希金用诗体来写叙事作品那样,但这种情况并不能体现一种文体的本质情形。而且一般来说,它多半是发生在文学发展的前期,随着文论日益与科学和逻辑相结合,越来越少模糊性,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散文化,叙事结构日臻完美细致,文体的界线也更加明晰,难于混同了。但“散文”的概念,既然只是相对于韵文而言,它的包容也就大得近乎无限,成了一个“种”的概念,所以小说是散文,理论著作是散文,历史记载是散文。在中国,所有的本事列传、表章奏本、铭题碑志、书信札记、随笔小品,一并都归入散文之列。然而在欧洲,散文文体中产生“随笔”(ESSAY)这一特定的品种,已经是文艺复兴时期了。16世纪末法国作家米歇尔·蒙田出版了他的《随笔集》(ESSAIS 1580-1595),这在当时实是一部形式上很新颖的散文作品,集中各章长短不一,也没有一定的结构,似乎是随手写来,并无内在的联系。但往往逮住一个题目,就此生发开去,分析讨论,旁征博引,时而描绘,时而设论,时而雄辩,时而抒情,在一个集子里汇合了各种风格和趣味。凡社会、政治、宗教、伦理、思想、哲理、科学、教育、生活、见闻,无一不可成为议论的对象。16世纪的各种思潮和知识领域在《随笔集》里都有反映。这在当时的文学文体上的确有它的开拓性。一种形象鲜明、比喻丰富、偏重主观印象,以明白畅晓的口语娓娓道来的风格,就这样确立了起来。在法语中ESSAI ④ 一词有尝试、试笔、随札的意思,它来源于拉丁文EXAGIUM,本有“斟酌”“掂量”的含义。因此也可以说ESSAY就像一个人在那里细细推究、徐徐思索、信手拈来、随意挥洒。这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文体,是一种趣味隽永的风格,也可以说是从法国的蒙田开始,终于在后来欧洲很多国家里发展成一个很独特的文学体裁,而在法、英两国,这种文体更得到了特别的滋养。英国的散文当然并不是从1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而起,但是在培根之前那种以深受拉丁文体影响的矫饰铺陈的散文文体,并未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直到弗兰西斯·培根的手里,后来意义上的散文才算形成。尤其是他在1596年写成的《随笔集》⑥里,英国散文的特色得到了充分的表露。与其说这是一种与“诗”相比较而区别于诗的无韵无律的文体,还不如说它是一种显示了独特风格和节奏的新体裁。培根随笔文体简洁而寓意深刻,意象丰富而形式优美。格言警句式的文字,别具一种神韵,可以说是造就了一种新的文体,尽管他自己并不太看重自己在文体上的这一业绩。在文艺复兴时期普遍的重视思想的气氛里,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文章思想方面的。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文体绝非是从他开始的,所以他说散文(ESSAY)“这个词儿虽说是新的,但这一现象却是古已有之”的。这样的看法在当时也很普遍,从表面来看,像古代希腊柏拉图的“对话录”不就是散文的滥觞 ⑤ 么?
②刘勰(读如谐,约465~520),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心雕龙》③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二十四诗品》(查到此书有争议1994年疑为伪书:《二十四诗品》伪书说再证 ----“ 在宋元类书和明万历前文集中并没有称引的例证 ”http://www.gdwx.fudan.edu.cn/b5/fe/c3811a112126/page.htm)④ What is essay? https://erasingdavid.com/essays/what-is-essay/⑤滥觞: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出自《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 ⑥培根《论说文集》(ESSAYS)初版1597年,水天同先生1939年译成,1950年获刊于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版......先生的“重版弁言”亦文亦白,文绉绉地让人温润莞尔。
在欧洲古代,“散文”是指非韵文的一种体裁,但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地明确显示了它的内在特征:那就是叙事性,情节性或议论性。逐渐地一切记事的、议论的、理论的文体,就越来越和散文这一概念发生了联系。当然,也有一些才华的作家,就像中国的刘勰 ② 和司空图 ③ 用诗体来写文论和诗评,外国的拜伦和普希金用诗体来写叙事作品那样,但这种情况并不能体现一种文体的本质情形。而且一般来说,它多半是发生在文学发展的前期,随着文论日益与科学和逻辑相结合,越来越少模糊性,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散文化,叙事结构日臻完美细致,文体的界线也更加明晰,难于混同了。但“散文”的概念,既然只是相对于韵文而言,它的包容也就大得近乎无限,成了一个“种”的概念,所以小说是散文,理论著作是散文,历史记载是散文。在中国,所有的本事列传、表章奏本、铭题碑志、书信札记、随笔小品,一并都归入散文之列。然而在欧洲,散文文体中产生“随笔”(ESSAY)这一特定的品种,已经是文艺复兴时期了。16世纪末法国作家米歇尔·蒙田出版了他的《随笔集》(ESSAIS 1580-1595),这在当时实是一部形式上很新颖的散文作品,集中各章长短不一,也没有一定的结构,似乎是随手写来,并无内在的联系。但往往逮住一个题目,就此生发开去,分析讨论,旁征博引,时而描绘,时而设论,时而雄辩,时而抒情,在一个集子里汇合了各种风格和趣味。凡社会、政治、宗教、伦理、思想、哲理、科学、教育、生活、见闻,无一不可成为议论的对象。16世纪的各种思潮和知识领域在《随笔集》里都有反映。这在当时的文学文体上的确有它的开拓性。一种形象鲜明、比喻丰富、偏重主观印象,以明白畅晓的口语娓娓道来的风格,就这样确立了起来。在法语中ESSAI ④ 一词有尝试、试笔、随札的意思,它来源于拉丁文EXAGIUM,本有“斟酌”“掂量”的含义。因此也可以说ESSAY就像一个人在那里细细推究、徐徐思索、信手拈来、随意挥洒。这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文体,是一种趣味隽永的风格,也可以说是从法国的蒙田开始,终于在后来欧洲很多国家里发展成一个很独特的文学体裁,而在法、英两国,这种文体更得到了特别的滋养。英国的散文当然并不是从1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而起,但是在培根之前那种以深受拉丁文体影响的矫饰铺陈的散文文体,并未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直到弗兰西斯·培根的手里,后来意义上的散文才算形成。尤其是他在1596年写成的《随笔集》⑥里,英国散文的特色得到了充分的表露。与其说这是一种与“诗”相比较而区别于诗的无韵无律的文体,还不如说它是一种显示了独特风格和节奏的新体裁。培根随笔文体简洁而寓意深刻,意象丰富而形式优美。格言警句式的文字,别具一种神韵,可以说是造就了一种新的文体,尽管他自己并不太看重自己在文体上的这一业绩。在文艺复兴时期普遍的重视思想的气氛里,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文章思想方面的。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文体绝非是从他开始的,所以他说散文(ESSAY)“这个词儿虽说是新的,但这一现象却是古已有之”的。这样的看法在当时也很普遍,从表面来看,像古代希腊柏拉图的“对话录”不就是散文的滥觞 ⑤ 么?
②刘勰(读如谐,约465~520),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心雕龙》③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二十四诗品》(查到此书有争议1994年疑为伪书:《二十四诗品》伪书说再证 ----“ 在宋元类书和明万历前文集中并没有称引的例证 ”http://www.gdwx.fudan.edu.cn/b5/fe/c3811a112126/page.htm)④ What is essay? https://erasingdavid.com/essays/what-is-essay/⑤滥觞: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出自《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 ⑥培根《论说文集》(ESSAYS)初版1597年,水天同先生1939年译成,1950年获刊于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版......先生的“重版弁言”亦文亦白,文绉绉地让人温润莞尔。
1 有用 BlackWatson 2010-09-02
看这种书有特殊的感觉。尤其是如此冷门、却出自大家只手的书。 这其中有几个短篇非常巧妙。
0 有用 松子 2012-02-02
雨果的文字确实华丽。随笔的历史含量很足。此外雨果生活得真算春风得意呀,自己也很自恋。翻译得不够好。
0 有用 梧桐 2019-11-05
雨果的文笔、郑克鲁的译文,让我毫不犹豫揽入怀中,即使是95年3月3刷(印刷质量不咋地,一页上面字迹浓淡相间,也说明是铅版是吧),可没想到开篇的序,哪里是什么介绍性的序可有可无,是主编亲笔!且自身完全也是一篇随笔、一篇论文、一则essay,让俺迷上了主编夏仲翼先生,一位老编辑、老翻译家。
0 有用 梧桐 2019-11-05
雨果的文笔、郑克鲁的译文,让我毫不犹豫揽入怀中,即使是95年3月3刷(印刷质量不咋地,一页上面字迹浓淡相间,也说明是铅版是吧),可没想到开篇的序,哪里是什么介绍性的序可有可无,是主编亲笔!且自身完全也是一篇随笔、一篇论文、一则essay,让俺迷上了主编夏仲翼先生,一位老编辑、老翻译家。
0 有用 松子 2012-02-02
雨果的文字确实华丽。随笔的历史含量很足。此外雨果生活得真算春风得意呀,自己也很自恋。翻译得不够好。
1 有用 BlackWatson 2010-09-02
看这种书有特殊的感觉。尤其是如此冷门、却出自大家只手的书。 这其中有几个短篇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