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前夕,在中国北方长城脚下的一个附近有日军驻守的村子里,一天晚上,有人把两个俘虏押送到了一个村民的家里,其中一个是日本兵,另一个是翻译官。本来答应好了八天以后来取人,结果此后再也没有音讯,这两个俘虏在村子里一关就是半年……
在关押他们的过程中,村民们的生活也变得极不平静,围绕着这两个俘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此同时,两个俘虏的命运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
中国村民,日本军人,翻译官,三方都处在特殊的境地中,出于各自的利益,在此事件中都充分地展示了备自的精神与个性。在想尽了各种办法如何处理掉这两个俘虏而最终却没有结果的时候,在村民们感到最无奈,而俘虏们也感到最绝望的时候,双方达成了一个意向,导致整个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从而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尤凤伟
尤凤伟,男,1943年生,山东牟平县人。现为青岛市专业作家。已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月亮知道我的心》、《爱情从这里开始》、《尤凤伟中短篇小说选》等。
姜文《鬼子来了》,原版小说。
只看了生存 末尾运粮队全冻死了
为数不多花大笔墨描写战时翻译官的作品
鬼子来了的故事的来源,正如后来的天鹅绒
就像各自的题目一样,尤凤伟的小说《生存》扣题在生存上,描述的是大时代下小人物面对生存问题所作出的无力挣扎,所有人面对生存困境时做出的反应,生存是机体的本能,绝少附带政治意义;姜文的《鬼子来了》,拍的则是一群村民因为鬼子的“到来”而手足无措,最后出现偶然也必然的失控,细节不胜枚举,刻画了一群人,并深入到他们的骨髓挖掘出最心底的状态。两者都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一个讲述本能反应,一个反思劣根人性,立意不同... 就像各自的题目一样,尤凤伟的小说《生存》扣题在生存上,描述的是大时代下小人物面对生存问题所作出的无力挣扎,所有人面对生存困境时做出的反应,生存是机体的本能,绝少附带政治意义;姜文的《鬼子来了》,拍的则是一群村民因为鬼子的“到来”而手足无措,最后出现偶然也必然的失控,细节不胜枚举,刻画了一群人,并深入到他们的骨髓挖掘出最心底的状态。两者都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一个讲述本能反应,一个反思劣根人性,立意不同,自然最终的呈现也迥异。 (展开)
小说其实没啥亮点,电影却精彩纷呈,姜文有两把刷子
来自辽宁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图书馆
要不是要写论文我绝对不会硬着头皮把这本小说看完。也是服了姜文,能借助各种视觉的隐喻、把这么……的一本小说改成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 应该说,小说文本真的不太行,能看出尤作为一个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对于革命的反思,但是他对于前革命故事文本的改写实在是不太行,无论是故事性还是其讽刺意义都很弱。 但是电影却很好,应该说确实很有力地完成了对于50-70年代抗战电影的多重改写,完成了小说文本没能完成的任务... 要不是要写论文我绝对不会硬着头皮把这本小说看完。也是服了姜文,能借助各种视觉的隐喻、把这么……的一本小说改成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 应该说,小说文本真的不太行,能看出尤作为一个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对于革命的反思,但是他对于前革命故事文本的改写实在是不太行,无论是故事性还是其讽刺意义都很弱。 但是电影却很好,应该说确实很有力地完成了对于50-70年代抗战电影的多重改写,完成了小说文本没能完成的任务。 (展开)
唉……看完鬼子来了再看原著,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 更多短评 30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12人在读
> 118人读过
> 963人想读
订阅关于生存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林花谢了春红、 2012-11-30 14:33:36
姜文《鬼子来了》,原版小说。
0 有用 nullspace 2013-05-18 23:01:39
只看了生存 末尾运粮队全冻死了
0 有用 打转转的大宁 2020-02-28 16:13:32
为数不多花大笔墨描写战时翻译官的作品
1 有用 Yinan 2010-01-09 02:34:16
鬼子来了的故事的来源,正如后来的天鹅绒
28 有用 董小长 2016-02-02 15:17:53
就像各自的题目一样,尤凤伟的小说《生存》扣题在生存上,描述的是大时代下小人物面对生存问题所作出的无力挣扎,所有人面对生存困境时做出的反应,生存是机体的本能,绝少附带政治意义;姜文的《鬼子来了》,拍的则是一群村民因为鬼子的“到来”而手足无措,最后出现偶然也必然的失控,细节不胜枚举,刻画了一群人,并深入到他们的骨髓挖掘出最心底的状态。两者都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一个讲述本能反应,一个反思劣根人性,立意不同... 就像各自的题目一样,尤凤伟的小说《生存》扣题在生存上,描述的是大时代下小人物面对生存问题所作出的无力挣扎,所有人面对生存困境时做出的反应,生存是机体的本能,绝少附带政治意义;姜文的《鬼子来了》,拍的则是一群村民因为鬼子的“到来”而手足无措,最后出现偶然也必然的失控,细节不胜枚举,刻画了一群人,并深入到他们的骨髓挖掘出最心底的状态。两者都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一个讲述本能反应,一个反思劣根人性,立意不同,自然最终的呈现也迥异。 (展开)
0 有用 李厂长📖 2021-09-25 14:59:39
小说其实没啥亮点,电影却精彩纷呈,姜文有两把刷子
0 有用 ゆいひらさわ 2020-11-13 21:22:19
来自辽宁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图书馆
0 有用 打转转的大宁 2020-02-28 16:13:32
为数不多花大笔墨描写战时翻译官的作品
0 有用 春山 2019-11-11 18:49:40
要不是要写论文我绝对不会硬着头皮把这本小说看完。也是服了姜文,能借助各种视觉的隐喻、把这么……的一本小说改成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 应该说,小说文本真的不太行,能看出尤作为一个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对于革命的反思,但是他对于前革命故事文本的改写实在是不太行,无论是故事性还是其讽刺意义都很弱。 但是电影却很好,应该说确实很有力地完成了对于50-70年代抗战电影的多重改写,完成了小说文本没能完成的任务... 要不是要写论文我绝对不会硬着头皮把这本小说看完。也是服了姜文,能借助各种视觉的隐喻、把这么……的一本小说改成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 应该说,小说文本真的不太行,能看出尤作为一个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对于革命的反思,但是他对于前革命故事文本的改写实在是不太行,无论是故事性还是其讽刺意义都很弱。 但是电影却很好,应该说确实很有力地完成了对于50-70年代抗战电影的多重改写,完成了小说文本没能完成的任务。 (展开)
0 有用 酱烧桃子 2019-10-13 21:05:20
唉……看完鬼子来了再看原著,就觉得索然无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