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丁东,1951年生于上海,
后迁居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
第一实验小学、北京师大一附
中。1968年底到山西沁县插
队,1972年以后从事政策研究
工作。1978年考入山西大学历
史系,1982年毕业,1985年
以来供职于山西社会科学院,
现居北京,主要从事文化批评
和当代民间思想史的研究。著
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
话》、《尊严无价》等书。
目录 · · · · · ·
目录
书里书外
反思历史不宜迟
反思之书
呼唤黄钟大吕
好书无人识与好书出不来
乌纱帽二题
两本回忆录 两代报人魂
1996年读书记
于无声处聚惊雷
徐晓和口述实录
南国有强音
天平与抉择
瞧这一家子
刮目相看张竞生
“文革”作品怎么选
精神化石的意义
反思红卫兵
一则日记与一段痛史
周一良与陈旭麓
表达的代价
《洗澡》与洗澡
对照新凤霞
让她安息
秘史荟萃《百年潮》
绿色文化的自觉
多嘴多舌的知识分子
当今中国的思想走势
批评《苦恋》的往事
世情小说里的性文化
我观顾城
官员的智慧与学者的智慧
回到平常心
怀念王小波
王小波的人生选择
和王小波相处的日子
告别舆论一律
文学批评的萎缩和文化批评的兴旺
书前书后
《冬夜长考》后记
《野菊文丛》搭车记
《和友人对话》序
我和《老插话当年》
《竞争与谋略》丛书序
《遇罗克遗作与回忆》编后记
遇罗克是谁?
王申酉是谁?
《逝去的年代》序
《思想备忘录》跋
《越生文存》编后记
《反思郭沫若》编后记
《报馆旧踪》序
《书局旧踪》序
《世纪学人自述》序
《顾准日记》编后记
《顾准日记》出版的经过与意义
《顾准寻思录》编后记
顾准之谜我见
顾准生前友好访谈录
人间百态
首选国货
老一代人的消费心理障碍
再就业的心理磨擦
羡慕
培养弱者
借鸡下蛋害处多
信用从哪里走失
大旗不是护身符
文化不是包装纸
儒商难觅
扶贫与扶官
漫谈纳税人
的哥不敢想将来
祸与福
让孩子折腾
面对影视
内心的魔鬼
大山里的编外师生
寻找火把节
迷人的降扎
两个戏台
后记
· · · · · · (收起)
书里书外
反思历史不宜迟
反思之书
呼唤黄钟大吕
好书无人识与好书出不来
乌纱帽二题
两本回忆录 两代报人魂
1996年读书记
于无声处聚惊雷
徐晓和口述实录
南国有强音
天平与抉择
瞧这一家子
刮目相看张竞生
“文革”作品怎么选
精神化石的意义
反思红卫兵
一则日记与一段痛史
周一良与陈旭麓
表达的代价
《洗澡》与洗澡
对照新凤霞
让她安息
秘史荟萃《百年潮》
绿色文化的自觉
多嘴多舌的知识分子
当今中国的思想走势
批评《苦恋》的往事
世情小说里的性文化
我观顾城
官员的智慧与学者的智慧
回到平常心
怀念王小波
王小波的人生选择
和王小波相处的日子
告别舆论一律
文学批评的萎缩和文化批评的兴旺
书前书后
《冬夜长考》后记
《野菊文丛》搭车记
《和友人对话》序
我和《老插话当年》
《竞争与谋略》丛书序
《遇罗克遗作与回忆》编后记
遇罗克是谁?
王申酉是谁?
《逝去的年代》序
《思想备忘录》跋
《越生文存》编后记
《反思郭沫若》编后记
《报馆旧踪》序
《书局旧踪》序
《世纪学人自述》序
《顾准日记》编后记
《顾准日记》出版的经过与意义
《顾准寻思录》编后记
顾准之谜我见
顾准生前友好访谈录
人间百态
首选国货
老一代人的消费心理障碍
再就业的心理磨擦
羡慕
培养弱者
借鸡下蛋害处多
信用从哪里走失
大旗不是护身符
文化不是包装纸
儒商难觅
扶贫与扶官
漫谈纳税人
的哥不敢想将来
祸与福
让孩子折腾
面对影视
内心的魔鬼
大山里的编外师生
寻找火把节
迷人的降扎
两个戏台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寅恪、顾准、韦君宜、遇罗克、王小波,虽然经历、学识、气质各有千秋,但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坐标和参照。严肃的图书评论,不但应当有助于读者关注这样的坐标与参照,而且应当善于发现新的坐标和参照。这是公共领域图书评论的一项职责。我自己的水平、能力和视野都很有限,但我愿意为此而努力。 早在前年,湖南《书屋》杂志的王平先生就开始策划《叩门者文丛》,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后来得到上海三联书店陈达凯等先生的支持,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张大伟先生为这本书也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丁东 1999年11月6日于北京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后记 -
自我改造。顾著记载,1958年,“自参加民进整风后,无日不开会,既须检讨自己,又须批评别人,又须写大字报,无寸晷之暇,父亲精神紧张,失眠之疾又发,且腰痛大作,‘然社会主义关又不能不过,则只有拼命做去耳';由于当时整风小组同人徐伯昕、许广平、杨东尊、赵朴初、徐楚波、谢冰心、严景耀等人均是这般真诚的态度,因而父亲也‘只有勉强挣扎,只要不致跌倒,总当竭蹶以赴'。”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执政党只是破了题,最后却是由民主党派内部完成的。 葛剑雄这样评论思想改造的直接后果:“当学校的每一 ……… 冯亦代:“李辉要我写一本书,我恐怕写不出来了。”话虽说得断断续续,但意思是很明白的。说话时的表情看似平静,却让我感到内含着深深的遗憾。他还说,韦君宜的回忆录我看了,我也要写。我觉得他心里早就想好了,文章的腹稿早就打好了,甚至可以说打了几十年的腹稿。可惜动笔太迟了。现在,一同遭殃的人里已经出了总理,重新说说这一段该没有什么顾虑。可是,要握笔,手却不听使唤了;录音吧,舌头又不听使唤了。 我想,冯老的遗憾,对经历了历史现场的老人,对作家、学者和出版家,都是一个提醒,那就是:反思历史不宜迟! 一帕赋出瓣牛单0Q1数顺帆提闲,思又联笔) (1998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反思历史不宜迟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叩门者文丛 (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永远的风花雪月 永远的附庸风雅》,《黄昏的缤纷》,《当代眉批》,《本世纪的未定稿》,
喜欢读"反思历史不宜迟"的人也喜欢 · · · · · ·
反思历史不宜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
如果说,他1956年写的《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还是在原有的意识形态框架内寻求创新(虽然这种创新十分重要,被吴敬琏评价为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那么1959年的商城日记则表明他已经跳出了那个框架,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反思自己曾经参与建立的整个体制。从他1971年的息县日记我们可以读到他决定告别会计学,重新研究法国革命的记载;从他1974年的北京日记可以读到开始写希...
2022-06-23 16:07:26
-
韦君宜的《思痛录》、戴煌的《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从维熙的(走向混沌》入、《徐铸成回忆录》,杨炳章的(y北大到哈佛》、老鬼的《血与铁》和多人合集《我所亲历的政治运动》,徐友渔编的《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等;人物传记,如葛剑雄的《悠悠长水—一 谭其骧前传》、顾潮的《历劫终教志不灰 我的父亲顾颉刚》、蒋丽萍、林件平的《民间的回声 陈铭德邓季惺伉俪合传》等...
2022-06-23 14:54:39
韦君宜的《思痛录》、戴煌的《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从维熙的(走向混沌》入、《徐铸成回忆录》,杨炳章的(y北大到哈佛》、老鬼的《血与铁》和多人合集《我所亲历的政治运动》,徐友渔编的《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等;人物传记,如葛剑雄的《悠悠长水—一 谭其骧前传》、顾潮的《历劫终教志不灰 我的父亲顾颉刚》、蒋丽萍、林件平的《民间的回声 陈铭德邓季惺伉俪合传》等;采访录、口述史,如李辉的《摇荡的秋千一 是是非非话周杨》、贺黎、杨健的《无罪流放一66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等;氏 史料整理,如邵燕祥的《人生败笔》、牛汉、邓九平编的《原上草》、《六月雪》等。 引自 反思历史不宜迟 回应 2022-06-23 14:54:39 -
自我改造。顾著记载,1958年,“自参加民进整风后,无日不开会,既须检讨自己,又须批评别人,又须写大字报,无寸晷之暇,父亲精神紧张,失眠之疾又发,且腰痛大作,‘然社会主义关又不能不过,则只有拼命做去耳';由于当时整风小组同人徐伯昕、许广平、杨东尊、赵朴初、徐楚波、谢冰心、严景耀等人均是这般真诚的态度,因而父亲也‘只有勉强挣扎,只要不致跌倒,总当竭蹶以赴'。”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执政党只是破了...
2022-06-23 14:51:05
自我改造。顾著记载,1958年,“自参加民进整风后,无日不开会,既须检讨自己,又须批评别人,又须写大字报,无寸晷之暇,父亲精神紧张,失眠之疾又发,且腰痛大作,‘然社会主义关又不能不过,则只有拼命做去耳';由于当时整风小组同人徐伯昕、许广平、杨东尊、赵朴初、徐楚波、谢冰心、严景耀等人均是这般真诚的态度,因而父亲也‘只有勉强挣扎,只要不致跌倒,总当竭蹶以赴'。”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执政党只是破了题,最后却是由民主党派内部完成的。 葛剑雄这样评论思想改造的直接后果:“当学校的每一 ……… 冯亦代:“李辉要我写一本书,我恐怕写不出来了。”话虽说得断断续续,但意思是很明白的。说话时的表情看似平静,却让我感到内含着深深的遗憾。他还说,韦君宜的回忆录我看了,我也要写。我觉得他心里早就想好了,文章的腹稿早就打好了,甚至可以说打了几十年的腹稿。可惜动笔太迟了。现在,一同遭殃的人里已经出了总理,重新说说这一段该没有什么顾虑。可是,要握笔,手却不听使唤了;录音吧,舌头又不听使唤了。 我想,冯老的遗憾,对经历了历史现场的老人,对作家、学者和出版家,都是一个提醒,那就是:反思历史不宜迟! 一帕赋出瓣牛单0Q1数顺帆提闲,思又联笔) (1998年) 引自 反思历史不宜迟 回应 2022-06-23 14:51:05
-
如果说,他1956年写的《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还是在原有的意识形态框架内寻求创新(虽然这种创新十分重要,被吴敬琏评价为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那么1959年的商城日记则表明他已经跳出了那个框架,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反思自己曾经参与建立的整个体制。从他1971年的息县日记我们可以读到他决定告别会计学,重新研究法国革命的记载;从他1974年的北京日记可以读到开始写希...
2022-06-23 16:07:26
-
韦君宜的《思痛录》、戴煌的《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从维熙的(走向混沌》入、《徐铸成回忆录》,杨炳章的(y北大到哈佛》、老鬼的《血与铁》和多人合集《我所亲历的政治运动》,徐友渔编的《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等;人物传记,如葛剑雄的《悠悠长水—一 谭其骧前传》、顾潮的《历劫终教志不灰 我的父亲顾颉刚》、蒋丽萍、林件平的《民间的回声 陈铭德邓季惺伉俪合传》等...
2022-06-23 14:54:39
韦君宜的《思痛录》、戴煌的《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从维熙的(走向混沌》入、《徐铸成回忆录》,杨炳章的(y北大到哈佛》、老鬼的《血与铁》和多人合集《我所亲历的政治运动》,徐友渔编的《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等;人物传记,如葛剑雄的《悠悠长水—一 谭其骧前传》、顾潮的《历劫终教志不灰 我的父亲顾颉刚》、蒋丽萍、林件平的《民间的回声 陈铭德邓季惺伉俪合传》等;采访录、口述史,如李辉的《摇荡的秋千一 是是非非话周杨》、贺黎、杨健的《无罪流放一66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等;氏 史料整理,如邵燕祥的《人生败笔》、牛汉、邓九平编的《原上草》、《六月雪》等。 引自 反思历史不宜迟 回应 2022-06-23 14:54:39 -
自我改造。顾著记载,1958年,“自参加民进整风后,无日不开会,既须检讨自己,又须批评别人,又须写大字报,无寸晷之暇,父亲精神紧张,失眠之疾又发,且腰痛大作,‘然社会主义关又不能不过,则只有拼命做去耳';由于当时整风小组同人徐伯昕、许广平、杨东尊、赵朴初、徐楚波、谢冰心、严景耀等人均是这般真诚的态度,因而父亲也‘只有勉强挣扎,只要不致跌倒,总当竭蹶以赴'。”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执政党只是破了...
2022-06-23 14:51:05
自我改造。顾著记载,1958年,“自参加民进整风后,无日不开会,既须检讨自己,又须批评别人,又须写大字报,无寸晷之暇,父亲精神紧张,失眠之疾又发,且腰痛大作,‘然社会主义关又不能不过,则只有拼命做去耳';由于当时整风小组同人徐伯昕、许广平、杨东尊、赵朴初、徐楚波、谢冰心、严景耀等人均是这般真诚的态度,因而父亲也‘只有勉强挣扎,只要不致跌倒,总当竭蹶以赴'。”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执政党只是破了题,最后却是由民主党派内部完成的。 葛剑雄这样评论思想改造的直接后果:“当学校的每一 ……… 冯亦代:“李辉要我写一本书,我恐怕写不出来了。”话虽说得断断续续,但意思是很明白的。说话时的表情看似平静,却让我感到内含着深深的遗憾。他还说,韦君宜的回忆录我看了,我也要写。我觉得他心里早就想好了,文章的腹稿早就打好了,甚至可以说打了几十年的腹稿。可惜动笔太迟了。现在,一同遭殃的人里已经出了总理,重新说说这一段该没有什么顾虑。可是,要握笔,手却不听使唤了;录音吧,舌头又不听使唤了。 我想,冯老的遗憾,对经历了历史现场的老人,对作家、学者和出版家,都是一个提醒,那就是:反思历史不宜迟! 一帕赋出瓣牛单0Q1数顺帆提闲,思又联笔) (1998年) 引自 反思历史不宜迟 回应 2022-06-23 14:51:05
-
如果说,他1956年写的《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还是在原有的意识形态框架内寻求创新(虽然这种创新十分重要,被吴敬琏评价为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那么1959年的商城日记则表明他已经跳出了那个框架,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反思自己曾经参与建立的整个体制。从他1971年的息县日记我们可以读到他决定告别会计学,重新研究法国革命的记载;从他1974年的北京日记可以读到开始写希...
2022-06-23 16:07:26
-
韦君宜的《思痛录》、戴煌的《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从维熙的(走向混沌》入、《徐铸成回忆录》,杨炳章的(y北大到哈佛》、老鬼的《血与铁》和多人合集《我所亲历的政治运动》,徐友渔编的《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等;人物传记,如葛剑雄的《悠悠长水—一 谭其骧前传》、顾潮的《历劫终教志不灰 我的父亲顾颉刚》、蒋丽萍、林件平的《民间的回声 陈铭德邓季惺伉俪合传》等...
2022-06-23 14:54:39
韦君宜的《思痛录》、戴煌的《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从维熙的(走向混沌》入、《徐铸成回忆录》,杨炳章的(y北大到哈佛》、老鬼的《血与铁》和多人合集《我所亲历的政治运动》,徐友渔编的《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等;人物传记,如葛剑雄的《悠悠长水—一 谭其骧前传》、顾潮的《历劫终教志不灰 我的父亲顾颉刚》、蒋丽萍、林件平的《民间的回声 陈铭德邓季惺伉俪合传》等;采访录、口述史,如李辉的《摇荡的秋千一 是是非非话周杨》、贺黎、杨健的《无罪流放一66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等;氏 史料整理,如邵燕祥的《人生败笔》、牛汉、邓九平编的《原上草》、《六月雪》等。 引自 反思历史不宜迟 回应 2022-06-23 14:54:39 -
自我改造。顾著记载,1958年,“自参加民进整风后,无日不开会,既须检讨自己,又须批评别人,又须写大字报,无寸晷之暇,父亲精神紧张,失眠之疾又发,且腰痛大作,‘然社会主义关又不能不过,则只有拼命做去耳';由于当时整风小组同人徐伯昕、许广平、杨东尊、赵朴初、徐楚波、谢冰心、严景耀等人均是这般真诚的态度,因而父亲也‘只有勉强挣扎,只要不致跌倒,总当竭蹶以赴'。”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执政党只是破了...
2022-06-23 14:51:05
自我改造。顾著记载,1958年,“自参加民进整风后,无日不开会,既须检讨自己,又须批评别人,又须写大字报,无寸晷之暇,父亲精神紧张,失眠之疾又发,且腰痛大作,‘然社会主义关又不能不过,则只有拼命做去耳';由于当时整风小组同人徐伯昕、许广平、杨东尊、赵朴初、徐楚波、谢冰心、严景耀等人均是这般真诚的态度,因而父亲也‘只有勉强挣扎,只要不致跌倒,总当竭蹶以赴'。”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执政党只是破了题,最后却是由民主党派内部完成的。 葛剑雄这样评论思想改造的直接后果:“当学校的每一 ……… 冯亦代:“李辉要我写一本书,我恐怕写不出来了。”话虽说得断断续续,但意思是很明白的。说话时的表情看似平静,却让我感到内含着深深的遗憾。他还说,韦君宜的回忆录我看了,我也要写。我觉得他心里早就想好了,文章的腹稿早就打好了,甚至可以说打了几十年的腹稿。可惜动笔太迟了。现在,一同遭殃的人里已经出了总理,重新说说这一段该没有什么顾虑。可是,要握笔,手却不听使唤了;录音吧,舌头又不听使唤了。 我想,冯老的遗憾,对经历了历史现场的老人,对作家、学者和出版家,都是一个提醒,那就是:反思历史不宜迟! 一帕赋出瓣牛单0Q1数顺帆提闲,思又联笔) (1998年) 引自 反思历史不宜迟 回应 2022-06-23 14:51:05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雪夜闭门 (山右一仁)
- 我的藏书 (刘洒洒)
- 立人核心书目——在场的思想者(续) (Felista)
- 叩门者文丛 (行走的笔尖)
- 学人文丛-丁东 (白露@思勉)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反思历史不宜迟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第五原宿 2006-07-13 22:37:22
这样的书现在出不来了。
4 有用 老马~兔子归来 2010-02-21 17:28:05
推荐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主编《顾准日记》等等竟都是他干的,家中只有他一本《尊严无价》(“野菊文丛”青岛出版社),上次要处理书,这本被老爸留了下来,记得还留下一本朱健国《钢铁是怎样没炼成的》,名字倒有趣。《乌纱帽二题》一文提到:韦君宜的书(《思痛录》)既删且添,《三松堂全集》少出一卷,《顾准日记》被删五处、《现代化的陷阱》改了原标题,撤了两篇序……
3 有用 想做小孩子 2008-10-28 13:45:48
反思历史,谈何容易。我敬佩丁先生的才识,感念其过人胆略,然而对其事业的前景,仍不抱任何希望。
1 有用 阿谬 2008-03-06 19:16:47
一个保持着警醒的人。从他文字中了解了不少新时代文人的事
1 有用 沥青的路 2022-05-05 09:31:12
打开了关于历史的新世界的大门
1 有用 沥青的路 2022-05-05 09:31:12
打开了关于历史的新世界的大门
1 有用 philos 2021-01-21 16:54:29
@2016-08-15 18:17:13
0 有用 蒋茜 2020-08-02 19:55:19
之于“反思”“警醒”之类,还应慎重
1 有用 一种态度 2020-01-08 12:32:51
标记遇罗克遗作与回忆的
4 有用 老马~兔子归来 2010-02-21 17:28:05
推荐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主编《顾准日记》等等竟都是他干的,家中只有他一本《尊严无价》(“野菊文丛”青岛出版社),上次要处理书,这本被老爸留了下来,记得还留下一本朱健国《钢铁是怎样没炼成的》,名字倒有趣。《乌纱帽二题》一文提到:韦君宜的书(《思痛录》)既删且添,《三松堂全集》少出一卷,《顾准日记》被删五处、《现代化的陷阱》改了原标题,撤了两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