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永嘉室杂文》为郑骞晚年自编的小品随笔合集,收录了作者赴台湾前手后杂文、序跋、演讲等60余篇。书中文章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形式也十分多样。既有纯粹学术性的研讨与论述,也有所谓“信笔所至”、记录一些“零星琐事”的随笔,既有对文史掌故、文学史料富于真知灼见的精辟分析,又有对往日旧事、个人经历坦太而又富于情趣的回忆。从中既可以看到作者广博而又精深的学识,不同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不同的收获,文史专家可以从中得到有关文学史、文化史有趣资料和精辟见解,初学者可以从中窥见前辈学者治学之甘苦与门径,一般读者亦可藉以增长知识引发兴趣。
老先生,忒较真儿。
好玩,其中关于吃的,关于诗的,最最有意思。
举重若轻,已臻化境
真是老文人散文,看着真舒服
某次外勤途中经过书店偶然买的这本小书,起因只是翻目录翻文章觉得很有爱,直到读到最后一篇林文月的记述,才猛然想起作者是谁的那种熟悉感。书与书之间奇妙的联系,“以为是新知,却原来是故人”,笑。
雅正。
“本书说明”说:“我们在这部文集中很难看到对他所经历的这半个世纪社会风云的反映。”这真是绝高的修养。谈吃、住、行的几篇最好,谈书、谈诗的次之。序跋多不免于捧场应酬,可以删去。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老先生的文筆老到~
老而弥辣,大多数话题极为有趣,后来翻其《从诗到曲》反觉枯燥。此书台版似乎也已绝版,曾在旧书店见过,价颇高
> 更多短评 20 条
> 更多书评1篇
Meredith
2011-02-09 10:45
谈到北平字音,我想到另一个字。北平旗人称贵族女孩子为“格格”,(有时不是贵族也可这样称呼)格字本是入声,现代国语念阳平(即第二声),在这里,却应当念阴平(即第一声),上边的格字要念重一点,下边的念轻一点。而电视剧演员都照普通念法念阳平,两个字又念得一样轻重,应当是“香哥哥”,他们念成了“香革革”,听起来真不是味儿。
2011-02-09 10:21
2011-02-09 10:05
> 20人在读
> 94人读过
> 166人想读
订阅关于永嘉室杂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素心人 2015-12-04
老先生,忒较真儿。
0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16-03-09
好玩,其中关于吃的,关于诗的,最最有意思。
0 有用 脉望 2007-08-20
举重若轻,已臻化境
0 有用 丁青屿 2012-05-12
真是老文人散文,看着真舒服
0 有用 诚然 2012-11-01
某次外勤途中经过书店偶然买的这本小书,起因只是翻目录翻文章觉得很有爱,直到读到最后一篇林文月的记述,才猛然想起作者是谁的那种熟悉感。书与书之间奇妙的联系,“以为是新知,却原来是故人”,笑。
0 有用 王䉄 2018-08-09
雅正。
0 有用 常州秦某 2018-02-27
“本书说明”说:“我们在这部文集中很难看到对他所经历的这半个世纪社会风云的反映。”这真是绝高的修养。谈吃、住、行的几篇最好,谈书、谈诗的次之。序跋多不免于捧场应酬,可以删去。
0 有用 不急倒 2017-12-25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0 有用 凌燕007 2017-10-20
老先生的文筆老到~
0 有用 小羊 2017-08-21
老而弥辣,大多数话题极为有趣,后来翻其《从诗到曲》反觉枯燥。此书台版似乎也已绝版,曾在旧书店见过,价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