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大家小书是一套非常大气的小书,大家一指作者为大家手笔;一指为写给大家阅读。小书是指开本小巧,篇幅短小,《西游记漫话》则是本很好的小书。
作者简介 · · · · · ·
林庚,字静希,当代著名诗人、学者。原籍福建闽侯,1910年2月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文联理事。出版有新诗集《夜》、《春野与窗》等,古典文学专著有《诗人李白》、《论笺》、《唐诗综论》、《中国文学简史》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历史上错过的阶段毕竟无法追补,神话时代既已成为过去,写作神话便不免沦为拟古的赝品,所以《封神演义》从整体上说是一部不算成功的作品。其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涉及到神魔间的斗法宝,可是法宝的渲染不免流于神秘,一物降一物的情节演进模式则又显得贫乏单调。因此千篇一律,落于窠臼,缺少神话中那种生动的想象和活泼的生命,这边是一切伪神话的共同命运。而《西游记》之所以成功,正是因其在神话的古老躯壳上诞生了童话的艺术生命,这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全新的开始。它凭藉着神话,又没有成为神话的复制和模仿,正如它凭藉历史传说,却也不曾被历史传说所局限。《西游记》的成功便在于从一切有形的和现成的安排中超越出来的力量,这也正是它童话般的活泼自由的精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2页 -
因为这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孙悟空所面对的妖魔多数并非来自天神所豢养的,真正来自天神豢养的妖魔不过十几个而已。如通天河的鱼原是菩萨莲花池里的金鱼,黄袍怪本是天上的奎星。犼为菩萨的坐骑,独角兕来自太上老君的牛。此外狮驼洞的三个魔王,有两个分别是文殊骑的青狮和普贤骑的白象。九头狮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寿星的脚力白鹿变作比丘国的国丈,广寒宫的玉兔下凡到天竺国假冒成公主,龙王第九个儿子鼍龙在黑水河变成妖精。加上太上老君的金银二童子和弥勒佛的黄眉童,也不过十三四个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动物王国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小书(共36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水泊梁山英雄谱》《中国绘画史纲》《《红楼梦》人物论》《词曲概论》《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等
。
喜欢读"西游记漫话"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西游记漫话"的人也喜欢 · · · · · ·
西游记漫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陈平原:诗心与童心 ——读《西游记漫话》
作为现代中国有数的著名诗人,林庚先生四十年代起转治中国文学史。不难想象,一般读者对其著述的期待,大都集中在诗论部分。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并非毫无来由。从最初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学史》,到日后逐渐学院化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唐诗综论》,其...
(展开)

林庚《唐诗综论》《<西游记>漫话》读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李北源 初识林庚先生,是高中课本的《说“木叶”》。林先生引经据典,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以“袅袅系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入题,谈“木叶”、“落木”“树叶”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诗歌中艺术形象的表达却各有擅场。甫读此文,大开眼界,不由感慨古代诗歌的一字难易,... (展开)
《西游记漫话》读书笔记
1.反驳反映农民起义说 1.农民安于一隅,而孙悟空则远渡重洋,与农民性格不一致。 2.农民起义多出于灾荒或重役,而孙悟空大闹天空则不是。反驳反映怀柔政策说:被怀柔不一定是农民,比如韩信。 3.孙悟空战斗是一人。而农民起义则是一呼百应。 4.举各种“反”例说明不能因为反就...
(展开)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我来总结作者的观点吧 | 来自万卷未读书 | 1 回应 | 2017-04-20 18:03:55 |
改错 | 来自溪堂 | 2009-02-15 10:24:2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北京出版社 (2011)7.9分 233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6)8.2分 16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8.9分 14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7)7.8分 9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家小书 (张遂州)
-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 (随云)
- 豆瓣五星图书【古典文学】 (爱玛·包法利)
- 寂齋藏書 · 天 (大熊)
- 西政小书屋2 (唐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西游记漫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边城不浪 2013-07-16 20:10:06
解读朴实到位,大家小书系列我一直挺喜欢,可惜不出了。《西游记》是四大名著里我比较有感情的一部,吴承恩证明了五百年前后中国人的幽默感依然相通。
3 有用 🌈袁无涯 2013-01-15 08:11:10
有点浅…
4 有用 希夷子 2016-04-16 20:25:42
取经故事和市民职业经常需要跑江湖的不安定生活进行比较,很有启发。
1 有用 樱桃青衣 2019-12-20 20:44:00
几乎是满心感动地读完后记,林庚先生说他因为手颤不便书写,这本书的面世有赖他的助理商伟老师整理。全书娓娓道来、浑成自然,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论证引人入胜,极具魅力。从反对大闹天宫的农民起义说开始,指出孙悟空形象有市井神偷的色彩,西行路上的风波类似于商海浮沉。而孙悟空毕竟并不停留在市井小民的层次,又融入了英雄传奇故事中江湖好汉的崇高感。但他身上又较少英雄的悲剧性,更多的是喜剧色彩。这一... 几乎是满心感动地读完后记,林庚先生说他因为手颤不便书写,这本书的面世有赖他的助理商伟老师整理。全书娓娓道来、浑成自然,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论证引人入胜,极具魅力。从反对大闹天宫的农民起义说开始,指出孙悟空形象有市井神偷的色彩,西行路上的风波类似于商海浮沉。而孙悟空毕竟并不停留在市井小民的层次,又融入了英雄传奇故事中江湖好汉的崇高感。但他身上又较少英雄的悲剧性,更多的是喜剧色彩。这一方面来源于西游故事层叠累积过程中的点染,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关系类似于戏曲中插科打诨的一对喜剧人物。另一方面,孙悟空是真正的乐观主义者,这与明中后期思潮有关。《西游记》的成功在于它并非对神话的简单模仿,而体现了童话精神,全书洋溢着天真烂漫的气氛,想象活泼自由,使孙悟空形象如鱼得水。 (展开)
1 有用 樱桃青衣 2009-01-21 15:14:58
在四大名著里,《西游记》大概是最严重被低估的一本小说,所以,这本漫话也显得比较难得。
0 有用 東馬 2023-09-12 11:13:18 安徽
深入简出,写的真好。原来孙悟空是市民小说中的江湖人物形象,而非我以前一知半解认为的是猴王哈奴曼的化身。特别是孙悟空代表的市民与猪八戒代表的农民之间的关系分析真到位。
0 有用 思苇 2023-08-27 22:17:21 贵州
林庚先生抛开他那个时代的主流的“阶级斗争”学说的视角来解读《西游记》。他读出了“童话的天真世界”、“动物王国”。读出了“喜剧”和“童心”,充满温暖与诗意。并在与《喻世明言》、《二刻拍案惊奇》等作品对比中寻找孙悟空形象的生活原型,他认为孙悟空与市井神偷和江湖好汉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并且孙悟空这一形象高度反应了《西游记》的精神内涵,书中充斥着童话故事精神与明代中后期李贽的“童心说”联系起来。林庚先生高... 林庚先生抛开他那个时代的主流的“阶级斗争”学说的视角来解读《西游记》。他读出了“童话的天真世界”、“动物王国”。读出了“喜剧”和“童心”,充满温暖与诗意。并在与《喻世明言》、《二刻拍案惊奇》等作品对比中寻找孙悟空形象的生活原型,他认为孙悟空与市井神偷和江湖好汉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并且孙悟空这一形象高度反应了《西游记》的精神内涵,书中充斥着童话故事精神与明代中后期李贽的“童心说”联系起来。林庚先生高度概括:“作为一个理想人物,孙悟空所表现出来的无限活力与想象力,他的乐观性格与喜剧精神,他的无拘无束的自由解放的人生,都成为一颗‘童心’的真实写照。孙悟空的性格形象也正是因此而超越了他所依据的生活基础而获得了永恒的精神魅力。” (展开)
0 有用 Desert 2023-07-18 10:03:56 江苏
不愧是大家小书,写得很有意思。
0 有用 沉醉东风DF 2023-07-06 08:15:59 上海
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时代背景、地位影响等等方面均已兼顾,又兼言语流畅、中外例证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学术性与科普性并存,足见林庚先生功底,文约而义丰,不愧是“大家小书”。
0 有用 祝慕斯 2023-06-25 08:32:26 北京
当代诠释最好的西游分析之一,俄罗斯也有类似西游记的骑士故事圣伊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