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寅恪 著
/
陈美延 编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1-6
页数: 412
定价: 4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陳寅恪集(三联2001版)
ISBN: 9787108009395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1-6
页数: 412
定价: 4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陳寅恪集(三联2001版)
ISBN: 9787108009395
内容简介 · · · · · ·
主要内容包括: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述东晋王导之功业;桃花源记旁证;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等。
金明馆丛稿初编的创作者
· · · · · ·
-
陈寅恪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丛书信息
· · · · · ·
陳寅恪集(三联2001版)(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金明馆丛稿二编》《读书札记二集》《元白诗笺证稿》《讲义及杂稿》《读书札记三集》
等
。
喜欢读"金明馆丛稿初编"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讲义及杂稿 9.4
-
- 寒柳堂集 9.4
-
- 元白诗笺证稿 9.3
-
- 书信集 8.9
-
- 读书札记二集 9.2
-
-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 9.1
-
-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9.1
-
-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9.1
-
- 诗集 9.2
金明馆丛稿初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转】范子烨:陈寅恪“陶渊明为天师道教信徒说”旁证
【作者简介】范子烨, 1994年6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专业二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尤其偏重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主要著...
(展开)

條列已讀各篇目論述之內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陳寅恪的學問以考據見長,其著述往往由某個材料某段問題為起點,又不局限於此,多有發散。《金明館叢稿初編》所收論文多是讀書筆記性質,單就題目看往往難得要旨,今就條列已讀篇目中主旨以外之別論,以便後日徵引再讀。依年次條列如下: 1.《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論及天... (展开)
两晋至唐末人物制度思想语音的选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天师道是东汉时创立,在海滨传播,汉末至南北朝间在贵族间广泛传播,造成黄巾之乱、赵王伦之变、孙恩之乱、刘劭弑逆的幕后推手,并深刻影响了我国的书法艺术。 (2)从钟会著《四本论》引出了汉末内廷之阉宦与外庭之士大夫两大集团的斗争,证明了前期的清谈不同于后期抽象... (展开)>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有点意思,不过没骂到点子上 | 来自睿武端毅弘文 | 2009-01-05 16:44:5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9.8分 357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9.8分 61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9.6分 3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9.2分 3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台北大学历史系隋唐五代史的授课计划表 (汤圆圆)
- 1000+ 豆瓣9.0+的書 (Python)
- 陈寅恪 (老应)
- 私人藏书(从三世纪到九世纪) (Chimpden)
- dogtoralife (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金明馆丛稿初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ren 2014-05-12 16:23:52
又被治愈了。
4 有用 晓木曰兮历史系 2019-09-30 18:15:01
不见识深刻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肤浅,现在读书氛围浓厚了,也常听人谈读书、谈历史、谈文学,对不起,绝大多数都是肤浅浅薄至极的,疗治这种肤浅病的良药,就是陈寅恪先生这样的真学者了,先生偏又极谦虚,著作多名以“稿”,其意是仅以筚路蓝缕之草稿自认,而不敢以传之后世之著作自居。
3 有用 沧海一声笑 2014-01-22 20:17:02
因作业而读《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竟有读福尔摩斯之感!诸多结论虽嫌武断,但立意极高视野极广。
1 有用 李囧月 2013-05-10 15:36:27
缜密的辨析和优美的想象力,最广博和最有才气的学人。
8 有用 有必要 2017-06-28 13:59:22
为了天师道和陶渊明的几篇读的,实在是很有趣于是欲罢不能地吞完整本。读完《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觉得和汤用彤先生对汉魏之际的大感觉一样,但就像汤先生说的那样,陈重魏晋清谈内容之演变与实际政治之关系,而汤更重视政治问题在玄学中的讨论。外部与思想的互缘,真是很有见地的两个人。
0 有用 第五元先 2023-07-06 00:26:57 湖南
有些大的判断,会令人莫名其妙,甚至觉得粗疏随意,大概类似于压轴的选填,有人能一眼给出答案。绝
0 有用 Marganis 2023-04-29 21:53:12 湖北
经典不必多说,暑期入手
0 有用 🧡勞小姐🧡 2023-04-28 13:37:02 广东
-_- 《桃花源记旁证》、《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和《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
0 有用 郴江 2023-04-19 16:22:55 河南
翻阅不知句句苦,下笔方知史才真
0 有用 多恼丸 2023-03-13 23:25:27 福建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对于爬梳原始道教人物的出身地域,至关重要,考据详细,甚得完备。或可厘清道教之起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