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日本的金融战败是讳胜为败(转)

Bolocoche 2009-08-11 10:21:55

日本的金融战败是讳胜为败

谁是谁非任评说


在这里我们还要再问一个大家可能以为早有定论的问题,就是80年代末开始的日本金融战争中是真的战败了吗?
主流看法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冲这日本而来的,美国胁迫日本让日元升值,通过牺牲日本,从而解决美国的双赤问题。《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而日本在此后近20年,经济一蹶不振,似乎更证明了美国的“阴谋”和日本的“愚蠢”。而时至今日,很多学者依然以此作为人民币不能升值的理由。但是,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广场协议》前后(1985.1-1987.12)各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
美元/日元:255——〉121(贬52.5%)
美元/马克:3.16——〉1.57(贬50.3%)
美元/瑞郎:2.68——〉1.27(贬52.6%)
美元/英镑:0.885——〉0.530(贬40.1%)
从数据看,美元的贬值,并不只针对日元,而是对大多货币都贬值了,而且,贬值幅度相当。所以,让日本为美元贬值单独买单的说法值得相榷。而且,把日本之后 20年经济萧条的原因,归咎到日元升值的判断,也过于武断。因为,大幅升值的除了日元,还有马克、瑞郎,为何德国和瑞士在之后的20年,没有出现象日本的经济倒退?或许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将近20年的经济倒退,其根源并不在《广场协议》本身(或者说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另有因由。这里日元没有真正的升值,最多只是没有像当初绑定美元那样,追随着美元一同贬值,没有得到美元贬值过程中美国的额外利益,没有在美国的金融泡沫利润中分到一杯羹。
所以仔细的想一下,发现问题不是我们众所周知的那样简单,我们发现日元的升值后,日本大量的收购了海外的资源,如果没有日元的升值,日本的资本不会那样的充足,而且日本大量在拉美和澳洲收购资源,要知道美国一直把太平洋和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有一句我们熟悉的美国话叫做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日本在美国人的后院挖掘资源,没有美国的默许是不可能的,这应当就是日元升值的交换,结果就是日本取得了超过3.5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控制大量的海外资源,其结果之一就是在铁矿石和海运费的暴涨中日本左右逢源,日本取得这些资源是依靠日本的央行的货币投放来实现的,日元升值让他们购买的成本极大的降低。与此同时,我们不要仅仅看着日本对于美元的价值的升高和降低,要相对的对比其他国家,我们一对比其他国家,就知道问题的所在了,这期间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从3到5再到 8,而俄罗斯的卢布就更是贬值得一塌糊涂,而拉美的金融危机也使拉美各国货币贬值巨大,最后到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货币博弈发展到后期日元再度贬值回来的时候,最后的日元的贬值只是对于美元的贬值,而当时的强势美元也是挤垮俄罗斯的需要,因为俄罗斯要出售资源购买民生必需品维持国家的生存,与现在美国要缩水其超额债务的弱势美元的经济政治环境根本不同。此时的日元贬值对于出口加工与日本竞争的中国和亚洲小龙们,实际上是一个更加难受得过程,这样日本需要进口的资源成本压力并没有因为货币的贬值而受到压力,国内的经济的影响在于投资海外换取资源而资本外流,这是舍弃短线谋求长期发展的举措。
在此过程中到底是胜是败,实际有一个非常容易识别的方法,就是看这一个阶段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是在流入资源还是在流出资源,而日本这一个阶段明显是在流入资源,控制了大量海外资产,流出资源的是俄罗斯、拉美和中国,这样的资源流出把俄国从世界一流国家,第二号的强国变成了国际乞丐,而拉美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结果也毁于一旦,中国也是在廉价的卖石油、稀土等,按照当时我们与日本稀土的长期协议,价格极其低廉,彻底的交出了我们的资源控制权。而整个过程中日本和美国是资源流入的国家,是得利者,但是日本会哭,哭得很好很可怜,避免了世界的抵触情绪,就如一个成功的富豪,反而非常低调的说自己没有多少钱,反倒是暴发户到处的炫耀。中国就是这样的爱炫耀,经济发展刚刚好一点,就有了要当世界第一的豪言壮语,结果被人家搞了一个中国威胁论,在世界上各处遏制中国,给中国的发展制肘,在国际政治上非常的弱智。
美日所谓的这个金融战争,就是美国和日本配合默契的演着双簧,最后最大的输家是前苏联,捎带着拉美和亚洲小龙、中国,成功地转移了世界各国的视线,对于日本且不说得到了多少海外的资源,就算是搞垮俄国一项,就是利益巨大,对于日本最大的危险是俄国,在这里我们不说会让愤青们争议的中日的实力和竞争问题,日本的军事实力不如俄国是大家没有争议的事实,而且俄国占有日本的北方四岛,就如抓住了日本的小辫子,对于日本本土威胁极大,对于日本国家来说,能够搞垮俄国,经济上付出再多的代价都是值得的,而后来这样的让美元再度升值是需要当时第二大的经济体日本的帮助的,而日本得到的就是买入资源,美日是利益分享得非常愉快。所以当时让美元再度暴涨的背后,是挤兑出卖资源谋求维持国家生存的俄罗斯最好的手段,也是挤兑中国经济发展的手段,当时中国外汇黑市对于汇率已经有100%的差距,导致中国被迫廉价出口石油等资源,那时石油售价才十几美元一桶,几乎全部卖给了日本,并且导致中国经济93-94年的衰退。在此过程中日本的资本在角逐海外市场,国内市场资本不足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日本国内利用这样的背景进行调整,日本已经从劳动密集的出口加工的世界工厂变成了高附加值的产品的世界中心之一,从工业社会到了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社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社会的观点看,这些年日本的社会进步非常的大,不要简单的看经济数据,更要看国家的竞争力的加强,日本国内的老百姓是有一定的苦日子,但是换来了长久的利益,这样的苦日子中国的老百姓想明白了,也是会乐意接受的。因此日本在其所谓的金融战败的背后,是大大的在底下赚了一笔,在背后偷着乐呢!
在分析这样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看资源的流向,而过于微观的看每一步的得失,就容易丢失战略全局,日本的所谓的金融战败,在微观的尺度上看是吃亏了,但是站到宏观的尺度上看,日本流入了大量资源,与最大地缘政治竞争对手俄罗斯相比相对的国家竞争力发生了根本的翻转,这是日本战略的决定性胜利,日本损失国内的经济短期利益,让老百姓忍受暂时的痛苦,换取了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是非常有高智慧的政治远见的,它的得失要今后几十年才能够被一般的老百姓所理解,历史会评价的,但是要是我们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够认识到整个问题,我们就永远与对手输在庙算上,永远成为被渔利的对象。同样对于我们过度依赖的外贸经济,如果站在沿海和行业的微观尺度,损失是很大,但是在国家资源和环境、社会代价均考虑的宏观尺度,这样的吸血式的资源外流经济的存在,在国家整体上的经济考虑一定是吃亏的。所以对于人民币的汇率和最后的升值问题,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在一段历史时期看人民币与世界的经济和金融格局的大局观是至关重要的。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被迫改名
2009-08-11 10:32:10 被迫改名

为什么没有推荐按钮?

记得《漫长的20世纪》里也谈到当前的资本主义累积中心是美国与日本的联合体系,这也体现了历史上资本主义累积中心的特点:国家威权+世界资本中心。

赞
>
被迫改名
2009-08-11 10:38:46 被迫改名

前面讲的还是挺有见地,最后一段,尤其最后的和谐观点,是为了和谐吧?

赞
>
被迫改名
2009-08-11 11:37:28 被迫改名

“让老百姓忍受暂时的痛苦,换取了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
  这种说法太可笑了
——————————————————————————
这说法是可笑。苏联垮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当然不会只是外因。不过美日的联合体系也算是外因之一。从作为读者角度来说,我们当然不会陷入非此即彼的简单看法中。

日元升值以及日本从中得到的哪些好处,这个是有道理的。问题是得到好处的是哪些人,这个文中隐藏了没说。我相信“阴谋”论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着的。

赞
>
Grant.Q
2009-08-11 21:01:45 Grant.Q (故事很无聊,但写得不错)

嘿嘿是不是网络上刚开始流行这本书
我昨天刚下 还没开始看

赞
>
中华小快板
2009-08-11 23:37:59 中华小快板 (道路以目)

1. 基本同意,日元升值是国力的上升,资源的注入,对于日本没有什么不好的。至于经济到了高位发展缓慢,主要是人口结构(人口增长率极低或负增长)和一些产业结构(就是有些高端产业不能做:像航空、航天...)所导致的。
2. 其实二战后日本是(重新)清醒了:要想混得好还是得跟着英美系(资本主义/霸权的中心)混,以前日俄战争(有英国背后支持)等是成功案例,后来头脑发热想推下英美自己做老大(二战)结果被暴打(战后被美国占领事实上成为被保护国,当然美国相对比较仁慈),重新认清形势辩明方向后,1945年后作为战败国其实也混得相当不错。
3. 人民币那时坚持不升值本来就是错的--为了多一些出口(短期利益)靠成了长期的对内通胀等长期不良因素。就是现在(2009.8)也应该升值,升值后少得是2万亿美元储备的价值(数额虽大但是有限,并是一次性的),多出来的是将来人民币的购买力(也就是中华民族/中国的购买力)也就是我们对占有国外资源(包括矿产、或雇佣的人力、可购买的技术和服务等)的购买力/支付能力(尽管在这个占有国外资源的过程中,货币的购买力不是唯一要件,但显然是要件之一)。

赞
>
棒棒熊
2009-09-04 18:01:23 棒棒熊 (特殊能力开发中)

中国和日本不一样不能简单比较,更不能机械地把日本的经历反映在中国身上。

日本在80年代初期就意识到了制造业的衰退是早晚的事情,于是将很多制造业项目开始转移到国外,国内以科技化技术服务和第三产业为主,日元的升值反倒对日本有利。日本所出现的经济倒退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的经济结构本身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转型的阵痛。

中国目前根本不存在模仿日本进行转变的基础,而还是处在农业向工业化转变的末期。所以人民币必须保持相对的低位状态。制造业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基础,也是保证工作岗位的唯一方法。日本80年代就开始逐步进入老龄化。中国的劳动力在绝对数量上十分巨大,如果保证不了就业,自然会社会不稳定。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当年日本天差地别,经不起这么折腾。

国内的科技研究的发展这几年投入不少,产出寥寥,什么原因我就不在这探讨了这个问题不解决,什么产业结构调整如痴人说梦

赞
>
Livingston
2009-09-21 14:37:01 Livingston (作为决定人格,意志决定世界!)

值得研究啊!

赞
>
S1
2010-02-26 01:15:10 S1

普通日本人没有获益,失去的十年是指对普通日本人来说的,而不是日本上层。日本没有维护自己海外利益的能力,890年代的海外投资很多都是失败的,洛克菲勒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的投资也不知道到底会如何,现在的丰田事件就是一个测试。

赞
>
asa
2010-03-03 15:41:15 asa

你个垃圾就是想说日本经济泡沫是件好事,让中国也跟进,你以为人家是傻的你这点智商也来忽悠,我不是看不起你,我是鄙视你。

赞
>
asa
2010-03-03 15:43:04 asa

现在一直有很多在中台湾人,或是在外资那里得了好处的,在为西方爷爷说话呢

赞
>
自然数
2010-05-13 18:25:54 自然数

写的不错!

赞
>
zci
2010-07-20 15:58:53 zci (讽刺,温暖,创造。)

我们需要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至于对错还需要读者自己思考得出结论。

赞
>
zztt168
2010-08-11 12:04:52 zztt168

lz所说有一定的道理,资源流入的问题,我以前没有关注过。日本的衰退在对外策略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是衰退给日本企业造成的痛苦也是显然的,我觉得日本购买海外资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见得就是其高瞻远瞩的战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模仿,这完全是两回事情。简单的对比,只会带来灾难。

赞
>
MappleHouse
2011-06-11 11:07:35 MappleHouse (惟贤惟德,仁服于人)

能问下这本书你哪里买的吗?一直想看可是当当卓越一直缺货

赞
>
Regina
2013-01-02 21:45:01 Regina (E大我的爱)

货币升值自然会到处买东西,哪个国家都会这么做,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美日同盟。现在中国人民币升值不也到处买矿吗?只是外面的东西不好买,经常花钱买教训罢了。

赞
>

> 我来回应

> 去金融战败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求购二手,有的朋友豆邮我,谢谢(云淡风轻)

吉川元忠的诤言----重读《金融战败》(milanz)

跪求二手原版(LLLLLLLLLL)

杨军洛提到过此书,准备去买本来看看!(十翼)

一本记录日本"战败"的书(疯狂的钞票)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