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罗曼·罗兰(1868—1944)生于一八六六年,二十岁时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从这著名的最高学府毕业后,又进一步深造,完成了博士论文,还当过中学教师,终于得以进入高等师范学校与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这一段学术道路尽管相当漫长,走下来颇为不易,但他却很早就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凭介《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你得对这新来的日子抱着虔诚的心。别去想什么一年十年以后的事。只去想今天。把你的理论统统丢开。所有的理论,甚至有关道德的理论都是不好的,愚蠢的,对人有害的。别用暴力去挤逼人生。先过了今天再说。 每一天都得抱着虔诚的态度。得爱它,尊敬它,尤其不能侮辱它,妨碍它的发荣滋长。便是像今天这样灰暗愁闷的日子,你也得爱它。你不用焦心。你先看着。现在是冬天,一切都睡着。将来大地会醒过来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样,像它那样有耐性就是了。你得虔诚,你得等待。如果你是好的,一切都会顺当的。如果你不行,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没成功,那还是应当快乐。因为那表示你不能再进一步了。干嘛你要抱更多希望呢?干嘛为你做不到的事而悲伤呢?一个人应当做他所能做地事……Als ich kann。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3页 -
圣者克利斯朵夫渡过了河。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一天。现在他结实的身体象一块岩石一般矗立在水面上,左肩上扛着一个娇弱而沉重的孩子。圣者克利斯朵夫倚在一株拔起的松树上,松树屈曲了,他的脊背也屈曲了。那些看着他出发的人都说他渡不过的。他们长时间的嘲弄他,笑他。随后,黑夜来了。他们厌倦了。此刻克利斯朵夫已经走得那么远,再也听不见留在岸上的人的叫喊。在激流澎湃中,他只听见孩子的平静的声音,-----他用小手抓着巨人额上的一缕头发,嘴里老喊着:"走罢!"---他便走着,伛着背,眼睛向着前面,老望着黑洞洞的对岸,峭壁慢慢地显出白色来了。 早晨的钟声突然响了,无数的钟声一下子都惊醒了。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后面,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7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53 条 )



-
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隐秘的灵魂,有些盲目的力,有些妖魔鬼怪,平时都是封锁起来的。自有人类以来,所有的努力都是用理性与宗教筑成一条堤岸,防御这个内心的海洋。但暴风雨来的时候,堤岸奔溃了,妖魔猖獗了,跟那些被同类的妖魔掀动起来的别的灵魂相击相撞......它们投入彼此的怀抱,紧紧搂着。我们也说不出那是恨是爱,还是互相毁灭的疯狂......——总而言之,所谓情欲就是灵魂做了俘虏。 我从远方走来 只是为你 胸中燃着...
2017-10-17 23:08:39
-
尔尔 (积毁成高卧 疏狂护散才)
-
他跟大多数人一样:没有一点意见,除非是不赞成一切过激的意见 假定信仰是火种,人类是燃料,那么这火种所能燃烧的火把,一向不过是寥寥几根,而往往还是摇晃不定的。 人们不能认识或者不愿认清自己,于是他们只能模仿跟随在别人后头,随波逐流,直至生命消逝在无声的波涛里。
2017-09-19 21:39:06
-
他因为是靠自修成功的,不免以自己的体力和意志骄人,把一切没有他那种力量的人看作贪吃懒做。他既是从穷苦与孤独中间挣扎出来的,别人为什么不照样做? 这个神秘的现象是从种族来的。 可是在现代社会里,艺术根本没法摆脱这些变态的人:他们有的是金钱和报纸;唯有他们才能使一个艺术家活下去。 他自以为只是一个旁观者,看着狂风吹过。殊不知狂风已经吹到他的身上,把他带着走了。 一个人在出生时被烙上的印痕即使经过长时间...
2017-09-19 21:58:41
他因为是靠自修成功的,不免以自己的体力和意志骄人,把一切没有他那种力量的人看作贪吃懒做。他既是从穷苦与孤独中间挣扎出来的,别人为什么不照样做? 这个神秘的现象是从种族来的。 可是在现代社会里,艺术根本没法摆脱这些变态的人:他们有的是金钱和报纸;唯有他们才能使一个艺术家活下去。 他自以为只是一个旁观者,看着狂风吹过。殊不知狂风已经吹到他的身上,把他带着走了。 引自 燃烧的荆棘 一个人在出生时被烙上的印痕即使经过长时间的淘洗,仍在人心里留着难以磨灭的痕迹,而人,往往还不自知,更多的时候是,人对自己的思想一无所知,他们迷失在自己构建的思想王国里,流连忘返。
回应 2017-09-19 21:58:41 -
殊不知在同一个种族里,语言的种类几乎跟社会的阶层一样的多。唯有为人数有限的上层阶级,语言才是几世纪的经验的结晶;为其余的人,它只代表他们自身的和他们的集团的经验。 这个聪明而一生想进修的男人被贫穷困住了,觉得心中有些潜伏的力量被生活的艰难窒息了,却又不甘屈服。 狐狸、狼、绵羊,天生吃人的野兽,和天生被人吃的野兽,因为阶级相同,利害相同而集合在一起,但大家伸着鼻子嗅着,彼此都认了出来,毛都竖起来了...
2017-09-20 22:00:38
殊不知在同一个种族里,语言的种类几乎跟社会的阶层一样的多。唯有为人数有限的上层阶级,语言才是几世纪的经验的结晶;为其余的人,它只代表他们自身的和他们的集团的经验。 这个聪明而一生想进修的男人被贫穷困住了,觉得心中有些潜伏的力量被生活的艰难窒息了,却又不甘屈服。 狐狸、狼、绵羊,天生吃人的野兽,和天生被人吃的野兽,因为阶级相同,利害相同而集合在一起,但大家伸着鼻子嗅着,彼此都认了出来,毛都竖起来了。 她有一种平民式的达观,可以使苦难不至于在心中多留痕迹......尽想下去是活不了的... 引自 燃烧的荆棘 身在革命浪潮中的各人,由于各自的秉性,抓住了风暴中不同的点。
回应 2017-09-20 22:00:38
-
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隐秘的灵魂,有些盲目的力,有些妖魔鬼怪,平时都是封锁起来的。自有人类以来,所有的努力都是用理性与宗教筑成一条堤岸,防御这个内心的海洋。但暴风雨来的时候,堤岸奔溃了,妖魔猖獗了,跟那些被同类的妖魔掀动起来的别的灵魂相击相撞......它们投入彼此的怀抱,紧紧搂着。我们也说不出那是恨是爱,还是互相毁灭的疯狂......——总而言之,所谓情欲就是灵魂做了俘虏。 我从远方走来 只是为你 胸中燃着...
2017-10-17 23:08:39
论坛 · · · · · ·
我的历史中有<约翰.克里思朵夫> | 来自洪桥 | 2005-11-30 22:59:2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5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8.8分 2126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9.1分 12180人读过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4)9.2分 191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9.3分 158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只是我的书而已矣——外国文学 (玉衡(月))
- 1996年前读书录 (parklu)
- 我的挚爱(百读不厌的书单) (佐酱__)
- 书非买不能读也——乱七八糟的私人藏书 其四 (离群客)
- 已有的杂项 (龙莎)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顽童 2011-02-01 14:13:38
旧的发黄的书,在图书馆的老地方,没人触碰的角落,让我发现了宝藏。
0 有用 pinkelephant 2011-05-06 16:23:13
震撼。激动。我还会再看的。
0 有用 山今 2016-03-06 15:07:44
读的后两本 有点无趣 也许是节奏拖沓太长
0 有用 Ye_leaf 2012-04-10 01:59:47
上大学看的,现在会经常翻的书
4 有用 阿丘 2014-01-31 11:44:32
感谢这部书在13年的年末陪伴我。觉得一般的形容词已经不能形容这本书。伟大才能与之匹配。这是二伯好多年前借我的,一直没看,但一拾起,便知其伟大。断断续续的阅读,当中也不乏痛苦的感受,但每每熬过短暂的苦痛,后面便又是大赞大美。赶在初二前要归还,还准备送二伯一些我买了重复的书。希望他能喜欢。哦!克里斯多夫!童年的内心的挣扎。哦,奥里维,贫弱的身体,博爱的思想。奥利维死的时候我正坐在去单位的班车上,难过得... 感谢这部书在13年的年末陪伴我。觉得一般的形容词已经不能形容这本书。伟大才能与之匹配。这是二伯好多年前借我的,一直没看,但一拾起,便知其伟大。断断续续的阅读,当中也不乏痛苦的感受,但每每熬过短暂的苦痛,后面便又是大赞大美。赶在初二前要归还,还准备送二伯一些我买了重复的书。希望他能喜欢。哦!克里斯多夫!童年的内心的挣扎。哦,奥里维,贫弱的身体,博爱的思想。奥利维死的时候我正坐在去单位的班车上,难过得话都说不出来。这才是文学,这才是包罗万象的文学和博大的世界。原谅我语无伦次,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展开)
0 有用 旧梦 2022-04-07 17:12:56
这本书真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国家民族文化的一段历史,是音乐、文学、政治学、哲学的个性化梳理,更是人类灵魂成长的深度解读,要与读者心心相印的交谈吧。 真真是那句“当你见到克里斯多夫之日,是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有太多心坎上的颤动,陪伴了这几个月的我。
0 有用 诚明精舍 2020-06-23 19:41:52
青春期时读的。
0 有用 垂杨君 2019-08-15 02:31:36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条奏响命运华彩乐章的莱茵巨流,是一部高尚人格同卑劣情操斗争的心灵成长史。当我们面临着生活的种种磨难,我们该想到:“一个人越是生活,越是创造,越是有所爱,越是失掉他的所爱,他便越是逃出了死神的掌握。我们每受一次打击,创造一件作品,我们都从自己身上脱出一点,躲到我们所创造的作品里去,躲到我们所爱的而离开了我们的灵魂中去。”,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条奏响命运华彩乐章的莱茵巨流,是一部高尚人格同卑劣情操斗争的心灵成长史。当我们面临着生活的种种磨难,我们该想到:“一个人越是生活,越是创造,越是有所爱,越是失掉他的所爱,他便越是逃出了死神的掌握。我们每受一次打击,创造一件作品,我们都从自己身上脱出一点,躲到我们所创造的作品里去,躲到我们所爱的而离开了我们的灵魂中去。”,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 (展开)
0 有用 ly 2019-07-15 20:37:07
多么伟大的作品啊,持续读了大半年,从小克里斯多夫降生到老克里斯多夫死去,多么昂扬、振奋的一生,不是几句话说的清楚的,还要在细细沉淀,走过克里斯多夫的这一生,放佛自己也经历了生命中所有期待的,所有厌弃的,所有爱与恨、对立与交融的一生。
0 有用 喝latte的早晨 2018-06-17 19:58:51
很神奇,居然能找到我读过的这个很早的版本。读的时候估计只有高中吧。现在还能记起主人公在海上的,双耳失聪后的文字叙述。很棒的一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