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知识的统合
原作名: Consilience : The Unity of Knowledge
译者: 田洺
出版年: 2002-04
页数: 434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科学人文
ISBN: 9787108016263
内容简介 · · · · · ·
尽管威尔逊因社会生物学之争而被搞得非常疲惫,但是他的步子并没有停下来,反而是越走越远,直至写成这部《论契合》。在《论契合》中,威尔逊放下任何遮掩,没有丝毫的羞涩,不做任何生物学中的铺垫,直面问题的核心。他明确而大胆地提出,不仅人类一些简单的社会行为,甚至人类的一些所谓“高等”的社会行为,都有其生物特型的基础。威尔逊延续他在《社会生物学》中的思路,只不过从生物学的角度更加全面地解释了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神学、文化人类等社会人文学科所面对的问题,并且给出了全新的解释。为了申明自己的立论,威尔逊不惜为许多自然科学家都不齿的还原论大唱赞歌,他的《论契合》一书的所有推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还原论的理念之上,这样毫无顾忌地倡导还原论在今天的科学界实在不多见。其实,威尔逊这样做并不令人费解,因为生物决定论与还原论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为了抵抗...
尽管威尔逊因社会生物学之争而被搞得非常疲惫,但是他的步子并没有停下来,反而是越走越远,直至写成这部《论契合》。在《论契合》中,威尔逊放下任何遮掩,没有丝毫的羞涩,不做任何生物学中的铺垫,直面问题的核心。他明确而大胆地提出,不仅人类一些简单的社会行为,甚至人类的一些所谓“高等”的社会行为,都有其生物特型的基础。威尔逊延续他在《社会生物学》中的思路,只不过从生物学的角度更加全面地解释了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神学、文化人类等社会人文学科所面对的问题,并且给出了全新的解释。为了申明自己的立论,威尔逊不惜为许多自然科学家都不齿的还原论大唱赞歌,他的《论契合》一书的所有推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还原论的理念之上,这样毫无顾忌地倡导还原论在今天的科学界实在不多见。其实,威尔逊这样做并不令人费解,因为生物决定论与还原论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为了抵抗来自社会科学和人文学者的攻击,威尔逊对于当今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如福柯的观点,几近攻击,甚至大加鞭挞,从而试图动摇批评者的知识基础。威尔逊的这种举动搏得了一些生命科学家的赞扬,却招致了很多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威尔逊的做法是将自然科学简单的外延,缺乏坚实的依据和推理,因此,威尔逊的还原论做法被一些人视为粗鄙甚至粗暴,有人将威尔逊称为“不可救药的还原论者和生物决定论者。”
论契合的创作者
· · · · · ·
-
爱德华·奥斯本·威尔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生于1929年,当今国际生物学界翘楚,演化生物学先驱,蚂蚁研究权威,殿堂级科学大师。《自然》杂志评价他为“既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写作者”。《时代》杂志评选他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 25人之一” “世纪人物”。目前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的荣誉馆长。
他以杰出的科学成就,引发了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提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创建“社会生物学”这一全新学科,引发整个知识阶层与社会大众的广泛讨论;倡导“生物多样性”概念,使其成为影响全球的环保理念。进入21世纪,他提出“知识大融通”,致力于搭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并对人类的历史演化、当下处境和未来前景等终极问题做出深邃思考……获有100多项大奖,包括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克拉福德奖、泰勒环境成就奖、世...
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生于1929年,当今国际生物学界翘楚,演化生物学先驱,蚂蚁研究权威,殿堂级科学大师。《自然》杂志评价他为“既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写作者”。《时代》杂志评选他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 25人之一” “世纪人物”。目前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的荣誉馆长。
他以杰出的科学成就,引发了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提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创建“社会生物学”这一全新学科,引发整个知识阶层与社会大众的广泛讨论;倡导“生物多样性”概念,使其成为影响全球的环保理念。进入21世纪,他提出“知识大融通”,致力于搭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并对人类的历史演化、当下处境和未来前景等终极问题做出深邃思考……获有100多项大奖,包括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克拉福德奖、泰勒环境成就奖、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等。
他同时非常擅长著述,可以说是极具文采的科学家。先后以《论人性》和《蚂蚁》两度荣获普利策奖。此外,代表作还有《社会生物学》《缤纷的生命》《生命的未来》《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等。
译者 梁锦鋆,台湾大学物理系毕业,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博士,旧金山艺术学院硕士许可。曾担任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专业人员。开过几次画展。译有《第三种文化》《科学并未终结》《艺术的意义》等书。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爱奥尼亚的魅力
第二章 知识的重要分支
第三章 启蒙运动
第四章 自然科学
第五章 阿里阿德涅线绳
第六章 思维
第七章 从基因到文化
第八章 人性的适应度
第九章 社会科学
第十章 艺术及其阐释
第十一章 伦理与宗教
第十二章 导致什么样的结局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只要能让人类在摧毁地球之前,快乐地安顿下来就够了。要度过眼前的数十年,仍需要进行许多严肃的思考。在不同的政治经济选择中,我们愈来愈能够确认出哪些可能具有摧毁性,我们也已经开始探讨人性的基础,并发掘出人类内在的最大的需求和需求的原因。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存在主义纪元,但不是克尔凯郭尔和萨特荒谬的旧存在主义。旧有的存在主义赋予个人完全的自主权,但新的存在主义则相信,只有通过全球分享的统一知识,才可能产生正确的远见和明智的选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 为的是什么? // 373 -
在剑桥聚会的逻辑实证主义者清楚,纯数学是通往圣杯的道路,而不是奖赏本身。数学虽然在架构理论上具有无可比拟的潜力,但却是逻辑上的同义反复。也就是说,数学上的结论完全是由它自定的前提推导出来的,而这些前提和真实世界不一定有关系。数学家首先发明引理和定理,并且加以证明,再由此推导出其他引理和定理,如此相循而生,永无止境。其中有些定理和物质世界吻合,有些则不然。最伟大的科学家,是那些具备令人眼花缭乱技巧的知识运动员,他们有时会发现一些观念,而开启抽象思维的新领域。结果证明,复数、线性变换以及调和函数是数学上最有趣也是科学上最有用的方法。 纯数学是描述所有可想象世界的科学,它是一个逻辑上封闭的系统,但是在初始前提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朝各个方向无限延伸。我们如果有无穷的时间和计算潜力,就可以用数学来描述任何想象得到的宇宙。但是我们无法只依赖数学来获得关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特殊世界的信息。只有通过观测,我们才能得知周期表、哈勃常数,以及关于人类存在的其他所有的明确事物。这些事物在其他宇宙中也许不同或不存在,因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都会受限于我们这个宇宙的参数——这个宇宙也就是我们由银河系向外观测到的宇宙;这些参数构成了科学,描绘我们可触及的所有现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自然科学 // 065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论契合"的人也喜欢 · · · · · ·
论契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书评人俱乐部】这本书,或可宣告文科&理科孰优孰劣争论该结束了



> 更多书评 46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翻译得不是一般地烂 | 来自Joker | 4 回应 | 2011-08-16 19:53:06 |
“属于它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 来自zhaoshiguer | 2008-12-13 01:13:49 | |
他辟新径理解人这种怪物 | 来自zhaoshiguer | 2008-12-13 01:07:0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中信出版社 (2016)7.6分 755人读过
-
Vintage (1999)8.0分 20人读过
-
Knopf (1998)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天下文化 (200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TEDster 的书架 (Tony Yet)
- Sociobiology·社会生物学 (shaochen)
- 【威尔逊】 (鸡枞)
- 阅读生物学 (小镇村夫)
- 自私 (乔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论契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蝉 2014-01-11 16:59:42
: G302/5223
0 有用 steven 2008-09-10 20:14:43
他的观点根本算不上激进。
0 有用 阿米可翡翠 2009-04-01 19:59:38
翻译得乱七八糟,前后矛盾,不敢相信是三联搞出来的,什么玩意儿。威尔逊讲这个说服力也不够。
0 有用 pubb 2010-03-07 04:02:03
估计看不下去了,不光是翻译极差,内容也没啥有意思的。看来不光古代中国人有“整体化”的嗜好
0 有用 milkgangster 2013-11-14 13:27:12
没看过译文。。。据说很烂。。。幸好我看的是原版
0 有用 椛染之庭好公民 2023-01-06 20:24:04 河北
读着感觉挺好啊。最后说自己“存在主义式的保守主义思想”,主要是提出问题,但没怎么好解决。被诟病就还是立场吧。白人新教徒
0 有用 amelie 2022-08-07 12:40:43
《知识大融通》的第一个译本,还是三联,就这翻译质量?!对读者负责吗?
0 有用 小岛 2020-08-27 20:40:21
@2012-11-26 17:04:08
0 有用 Dorothy 2014-01-13 05:11:46
其实我不是很懂....
0 有用 蝉 2014-01-11 16:59:42
: G302/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