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伯纳德・派里斯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译者: 王光林/吴宝康/衷颖
出版年: 2000-08
页数: 417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2120611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译者: 王光林/吴宝康/衷颖
出版年: 2000-08
页数: 417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2120611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A shortcut to Culture and Literature (Qgior)
- 外国文学史奇书 (伊瓜苏之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想像的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elody2222 2009-06-10 13:45:29
文学中的心理分析
0 有用 梧鸣室 2022-08-01 15:43:36
理论介绍清楚,文本分析丰富,但文本部分仅《威尼斯商人》《简爱》《包法利夫人》几篇分析得比较有新意。 卡伦认为健康人类发展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反之则是自我疏远过程,因心理需求受挫而通过设计种种战略防御基本焦虑,基本的解决办法有谦卑顺从、自我陶醉、追求完美、傲慢-报复(攻击)、孤高冷漠(无奈)五种类型,基本类型中充满与命运的交易,通过坚守自己的方法原则、尊重责任,试图达成一个理想形象,逃避遭鄙视的自我形... 理论介绍清楚,文本分析丰富,但文本部分仅《威尼斯商人》《简爱》《包法利夫人》几篇分析得比较有新意。 卡伦认为健康人类发展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反之则是自我疏远过程,因心理需求受挫而通过设计种种战略防御基本焦虑,基本的解决办法有谦卑顺从、自我陶醉、追求完美、傲慢-报复(攻击)、孤高冷漠(无奈)五种类型,基本类型中充满与命运的交易,通过坚守自己的方法原则、尊重责任,试图达成一个理想形象,逃避遭鄙视的自我形象,这里涉及到不同的具体期待,一旦现有方法和原则破灭,人物身上被压抑的反面其他倾向就会显露。大多数人的经历和防御是基本型的复合体,现有的防御模式作为心灵现行构造可以分析过往冲突等结果。西方文学教育型情节主人公常是自恋和报复型崩溃,取代为谦卑型,作者通过情节卫护自己赞成的策略,反讽自己遭压抑的解决办法 (展开)
0 有用 非虛構 2023-04-28 22:42:45 北京
在社会学概念上,判断一个社会阶级是否已经形成,重要的一个标准在于阶级意识的存在。这种语境中的阶级意识并非指向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关系意义上的阶级,而是对社会上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的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阶层的描述。社会群体意识指从属并认同于某领土,并在社会集体内取得一致性和凝聚力。例如前“九七” 香港电影成为创建想象中香港社会群体的手段,通过回归本士,以自我阶级认定的方式完成对... 在社会学概念上,判断一个社会阶级是否已经形成,重要的一个标准在于阶级意识的存在。这种语境中的阶级意识并非指向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关系意义上的阶级,而是对社会上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的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阶层的描述。社会群体意识指从属并认同于某领土,并在社会集体内取得一致性和凝聚力。例如前“九七” 香港电影成为创建想象中香港社会群体的手段,通过回归本士,以自我阶级认定的方式完成对身份的追寻。 根据霍尔奈的理论,人们通过靠拢,来克服自己不安全,没有价值的感觉。克服焦虑,需要感受到一部分比自己还要大还要有力的力量,需要一个团体或事的业等同。身份意识启动之后,需要以集体的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这一套特别的价值和信仰体系的塑造,来确定自我身份的定位。 (展开)
0 有用 呼啦啦啦树 2021-05-08 21:22:59
反对卡伦霍妮主义,《娜拉》分析地太拉夸,《简爱》分析地还是有深度。
0 有用 张九笙 2021-04-14 10:30:07
冷门的文学心理学分析著作,运用霍尔奈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文学作品,有益于给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和作家提供新的角度,和传统叙事学还构成内在的巧妙联系。
0 有用 非虛構 2023-04-28 22:42:45 北京
在社会学概念上,判断一个社会阶级是否已经形成,重要的一个标准在于阶级意识的存在。这种语境中的阶级意识并非指向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关系意义上的阶级,而是对社会上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的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阶层的描述。社会群体意识指从属并认同于某领土,并在社会集体内取得一致性和凝聚力。例如前“九七” 香港电影成为创建想象中香港社会群体的手段,通过回归本士,以自我阶级认定的方式完成对... 在社会学概念上,判断一个社会阶级是否已经形成,重要的一个标准在于阶级意识的存在。这种语境中的阶级意识并非指向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关系意义上的阶级,而是对社会上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的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阶层的描述。社会群体意识指从属并认同于某领土,并在社会集体内取得一致性和凝聚力。例如前“九七” 香港电影成为创建想象中香港社会群体的手段,通过回归本士,以自我阶级认定的方式完成对身份的追寻。 根据霍尔奈的理论,人们通过靠拢,来克服自己不安全,没有价值的感觉。克服焦虑,需要感受到一部分比自己还要大还要有力的力量,需要一个团体或事的业等同。身份意识启动之后,需要以集体的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这一套特别的价值和信仰体系的塑造,来确定自我身份的定位。 (展开)
0 有用 梧鸣室 2022-08-01 15:43:36
理论介绍清楚,文本分析丰富,但文本部分仅《威尼斯商人》《简爱》《包法利夫人》几篇分析得比较有新意。 卡伦认为健康人类发展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反之则是自我疏远过程,因心理需求受挫而通过设计种种战略防御基本焦虑,基本的解决办法有谦卑顺从、自我陶醉、追求完美、傲慢-报复(攻击)、孤高冷漠(无奈)五种类型,基本类型中充满与命运的交易,通过坚守自己的方法原则、尊重责任,试图达成一个理想形象,逃避遭鄙视的自我形... 理论介绍清楚,文本分析丰富,但文本部分仅《威尼斯商人》《简爱》《包法利夫人》几篇分析得比较有新意。 卡伦认为健康人类发展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反之则是自我疏远过程,因心理需求受挫而通过设计种种战略防御基本焦虑,基本的解决办法有谦卑顺从、自我陶醉、追求完美、傲慢-报复(攻击)、孤高冷漠(无奈)五种类型,基本类型中充满与命运的交易,通过坚守自己的方法原则、尊重责任,试图达成一个理想形象,逃避遭鄙视的自我形象,这里涉及到不同的具体期待,一旦现有方法和原则破灭,人物身上被压抑的反面其他倾向就会显露。大多数人的经历和防御是基本型的复合体,现有的防御模式作为心灵现行构造可以分析过往冲突等结果。西方文学教育型情节主人公常是自恋和报复型崩溃,取代为谦卑型,作者通过情节卫护自己赞成的策略,反讽自己遭压抑的解决办法 (展开)
0 有用 呼啦啦啦树 2021-05-08 21:22:59
反对卡伦霍妮主义,《娜拉》分析地太拉夸,《简爱》分析地还是有深度。
0 有用 张九笙 2021-04-14 10:30:07
冷门的文学心理学分析著作,运用霍尔奈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文学作品,有益于给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和作家提供新的角度,和传统叙事学还构成内在的巧妙联系。
1 有用 melody2222 2009-06-10 13:45:29
文学中的心理分析